图(1)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一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板,图(2)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第二次仅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2匀速拉动木板,图(3)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T1和T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是( ) A.T1∶T2=2∶1 B.T1∶T2=1∶2 C.v1∶v2=1∶2 D.v1∶v2=2∶1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
|
很多公园的水池底部都装有彩灯,当一细束由红蓝两色组成的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关于光在水面可能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
如图是一条软绳,绳上选有18个质点,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首先向上振动,其余质点在相互作用力的带动下依次振动,从而形成简谐波。由波的形成及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点1带动质点2是利用绳上质点间的弹力实现的,因此每个质点均作受迫振动 B、每个质点开始运动后,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C、绳子上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时,方向都向上,振动周期都相同,质点1振动一个周期,波向前传递一个波长 D、绳子上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虽然每个质点均作等幅振动,但每个质点的机械能并不守恒。
|
|
图中给出某一时刻t的平面简谐波的图象和x=1.0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象,关于这列波的波速v、传播方向和时刻t可能是( ) A. v=1.0m/s,t=0 B. v=1.0m/s,t=6s C. t=3s,波向x正方向传播 D. t=5s,波向x正方向传播
|
|
对以下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人们手上带的电子表的液晶显示用到了偏振光 B、拍摄玻璃厨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C、无线电波、超声波、光波、x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D、在利用棱镜全反射中,如果在反射面涂上性能良好的反光物质,在全反射时其反射率会更高。
|
|
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啸。地震波可分为P波和S波,P波和S波都能被仪器监测到。假设P波的波速是5Km/s,S波的波速是3Km/s,海啸引起的水波的平均速度为150m/s。某次地震时,某海岸城市距震中150Km,则该城市在测得地震波到达后,最多有多长的时间组织人员撤离疏散( ) A、1000s B、970s C、950s D、925s
|
|
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这是太阳光通过空气发生干涉形成的一种现象 B.太阳照射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变小,发生全反射所致 C.太阳照射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变大,发生全反射所致 D.“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幻觉所致
|
|
如图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该图表示的是( ) A、干涉现象 B、衍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多普勒效应
|
|
如图,质量为m的人在质量为M的平板车上从左端走到右端,若不计平板车与地面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在车上行走时,车将向左运动 B.当人停止走动时,由于车的惯性大,车将继续后退 C.人以不同速度从车的左端走到右端,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不变 D.不管人在车上行走的速度多大,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都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