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题型:文学作品阅读
难度:简单

《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第三章“续优胜记略”)都写到了辛亥革命后哪一习俗改良事件?请分别概括相关情节。

 

题型:文学作品阅读
难度:简单

关羽为保全刘备的夫人降曹时,向曹操开出了哪三个条件?

 

题型:文学作品阅读
难度:简单

赤壁之战中“巧授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用连环计?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由于不认识字,阿Q在被砍头前只好请长衫人物替他画一个圆圈,他起初还遗憾画得不够圆,后以“孙子才能画的很圆的圆圈”的理由又原谅了长衫人物。

B. 鲁迅小说《明天》,写单四嫂子三岁的宝儿得病死了,单四嫂子希望现实是梦,明天醒来,宝儿睡在身边。这个“明天”是不可能有的,小说题目意味深长。

C. 鲁迅写小说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如《阿Q正传》中,用阿Q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D. 《端午节》中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他自命清高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

E. 《社戏》中,“我”的外祖母家在平桥村,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我”和小伙伴们坐着白篷航船到较大的邻村赵庄去看戏。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鲁迅善于用白描手法写人物,《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明天》中的何小仙都留着长指甲,前者可说是不事劳作的读书人的标志,后者是虚伪冷酷本性的外化。

B. 小说《明天》中作者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和命运勾勒出来。如: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等慢条斯理,趁机捞钱。

C. 《狂人日记》中发现“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来他狂病治愈而“赴某地候补”,这是作者对他寄予的希望。

D. 鲁迅先生在《药》中安排了华老栓一家和夏瑜一家一明一暗始终平行的两条线索。既突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揭示了革命者的悲哀。

E. 鲁迅先生在小说《端午节》中,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讽刺了一个表面进步、骨子里浅薄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诸葛亮死后,三国各自罢兵。魏主曹睿耽于声色,在许昌大兴土木,将长安汉武帝时修建的承露盘拆往许昌。众官进谏,曹睿不听。

B.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再次伐魏,把司马昭围困在铁笼山上。郭淮和陈泰挫败了羌兵,又闯入姜维的大寨,蜀军大败。

C. 周瑜和黄盖经过密谋,使用苦肉计,也让黄盖进行诈降。黄盖受刑后,让阚泽去向曹操献诈降书,阚泽凭着大智大勇,借助徐庶的帮助,从从容容地骗过了曹操。

D. 孙策临死时嘱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死后,孙权继位掌权。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又荐诸葛瑾。孙权拜诸葛瑾为上宾,依照他的建议,顺曹操,绝袁绍,君臣齐心治理江东。

E. 曹操见周瑜夜窥水寨,便召集部下商量对策。得知蒋干是周瑜的同窗,便逼他往江东当说客。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刘备字玄德,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B.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因杀了倚势凌人的势豪,逃难江湖五六年。

C. 曹操字孟德,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后用假中风之计,使其父不信其叔之言,遂得以恣意放荡。

D.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赚城斩车胄”。

E. 司马懿是曹魏集团后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秉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死后,司马昭依样画葫芦逼魏主禅位,国号大晋。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三国演义》具有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这不仅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备乃汉室之胄,代表了正统,更表现了作者对明君贤臣的渴盼,从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作品也因此带有了强烈的人民性。

B. 诸葛亮隆中对策,向刘备提出跨有荆、益、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立国之策,表明了他的政治家的远见,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后来的形势发展完全证明其谋划的正确可行。

C. 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彝陵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D. 《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E.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故事主要取材于“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与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联系。

 

题型:其他题
难度:简单

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三英战吕布”是指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披挂出马,无人能敌,关羽、张飞、赵云轮番夹攻吕布的故事。

(2)诸葛亮斩马谡后痛哭不已,原因一是痛惜马谡这一人才不得不斩,二是又一次失去了北伐的机会。于是上表后主自贬丞相之职。

(3)董卓废帝弄权,王允设宴与众官相谋,众官皆哭,独曹操一人抚掌大笑,笑满朝公卿还能哭死董卓,愿借七宝刀行刺董卓。

(4)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论的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

(5)诸葛亮命丧五丈原,临终前妥为安排,以事前制好的木像使得魏都督司马懿魂飞胆丧,留下“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谚语。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诗中所说的“的卢”是指吕布从董卓处所得,后又为曹操所得的骏马。

(7)祢衡、孔融、杨修三人均为才学之士,且最后均被曹操所杀。但其品性则有不同:杨修事操,孔融不事操犹与操周璇,唯祢衡最刚,裸衣骂贼,尽情畅快。

(8)《阿Q正传》写阿Q害怕假洋鬼子,挨假洋鬼子打的时候,他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可他又欺负小尼姑,这些都表现了阿Q畏强凌弱的个性。

(9)《呐喊》中,鲁迅塑造了华大妈、七斤嫂、祥林嫂等一系列可悲可怜、愚昧麻木的妇女形象,通过她们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黑暗。

(10)《阿Q正传》中,小D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静修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题型:其他题
难度:简单

填空题

(1)官渡之战袁绍军中重要谋士______投奔了曹操,献计曹操偷袭乌巢,致使袁军大败。

(2)诸葛亮死后把兵权交给了______

(3)曹操征张绣途中,恰逢稻麦成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没想禁令刚下不久,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踏入麦田,曹操最后_____以示众人,

(4)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地搭建以巨台,其名为_____

(5)刘备三顾茅庐,在隆中,诸葛亮让刘备先取______为家,后取益州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4951/35971) 首页 上一页 14946 14947 14948 14949 14950 14951 14952 14953 14954 14955 1495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