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典故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①花萼相辉    ②借书求学    ③闻鸡起舞   ④程门立雪

⑤亲尝汤药    ⑥四岁让梨    ⑦辞官奉母   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A. 潘岳     祖逖   李隆基   宋濂    李广     孔融   杨时    汉文帝

B. 李广     宋濂   祖逖     潘岳    汉文帝   孔融   杨时    李隆基

C. 李隆基   宋濂   祖逖     杨时    汉文帝   孔融   潘岳    李广

D. 李隆基   宋濂   杨时     潘岳    李广     孔融   祖逖    汉文帝

 

在课文里,作者写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一连发出许多问话,下面是摘选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发展,正确的顺序是(  )

①(忽然立起)你是谁?    ②(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③你——你贵姓?

④谁指使你来的?    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 ①③④②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③②①⑤④

 

下列各句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

①这是因为周大少爷  ,现在也是社会的好人物。

②你们这样  时间,不过是想花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

③你们自己假作的电报来  我们的。

A. 一帆风顺   拖延   离间    B. 平步青云   耽误   离间

C. 一帆风顺   耽误   蒙骗    D. 平步青云   拖延   蒙骗

 

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儿  ⑧倘秀才  ⑨叨叨令 ⑩正旦 ⑾正宫   ⑿滚绣球

A. 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⑿/⑾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

C. ①③④/②⑤/⑥⑦⑿/⑧⑨⑩⑾

D. ①④⑥/②③⑤⑿/⑦⑧⑨/⑩⑾

 

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 元杂剧中的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

C.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杂剧中的角色还有净、杂等。

D. 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用一个套曲,同一套曲下的各支曲子用不同宫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1980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像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妹妹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大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去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1.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2.作品为什么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请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③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___________”,这样的比喻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作者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④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西斋书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析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该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1.试分析上片在描写景物方面具有什么特点。

2.下片中的“浮生”一词,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请简要评价苏轼在诗里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注】①罍(léi)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B. 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C. 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D. 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君子,在古代有多重含义,如《硕鼠》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对统治者的称呼,在《采薇》一诗中指将帅,在本文中指才德出众的人。

B. 《楚辞》是指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创作的想象丰富,情感浓烈,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歌作品集。因为屈原是楚国人,所以取名为“楚辞”。

C.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D. 《孔雀东南飞》是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另一首叙事诗《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建议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功成名就后再辞官回到水北山居养老,过潇洒从容的生活。

B. 作者认为伯旼值得称道的地方是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从而超越众人成为名臣。

C. 作者认为伯旼的行为值得商榷,作为一名地方官,身负一方百姓的重望,不能耽于山水之乐。

D. 作者认为古之君子身在朝市,心在山林;今之君子身在山林,心慕朝市。作者和当时的人都认为伯旼就是古之君子。

4.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7239/35971) 首页 上一页 17234 17235 17236 17237 17238 17239 17240 17241 17242 17243 1724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