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两句是“                        ”。

(2)李煜《虞美人》中写愁绪连绵不绝的两句是“                        ”。

(3)杜甫《阁夜》中描绘萧瑟冬景的两句是“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①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沉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注】①绠绁(gěng xiè):绳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B.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C.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D.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 如《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处士,又名“隐士”,唐代习惯称为“高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表示年份)。“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将军赏识,奏请朝廷任命,从而走上仕途。

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隐士谢谭。

D.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陈寿认为这是可悲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

(2)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现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12岁的一次“精神危机”使李泽厚对人生倍感困扰与悲观,但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这可以视为其思想之河的源头。

B.文章在介绍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和论著的同时,还借助易中天等人对其论著的高度评价,说明李泽厚远远超过了这些人。

C.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继出版了《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吸引了大量青年学子。

D.《华夏美学》一书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表达了李泽厚真正的美学抱负,《美学四讲》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观点。

E.2010年2月,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权威文论选收录了李泽厚的《美学四讲》的部分内容,这足以说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所达到的高度。

2.本文着重讲述了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请简要概括。

3.为什么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了巨大声望?请简要分析。

4.你对文中“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清(chǔ)    (bìng)     然(wǎnɡ)      笑大方(yí)

B.饿(piǎo)   巡(qūn)      兵(yè)        丢三四(luò)

C.步(kuǐ)    (biān)     (zhuàn)     长絜大(duó)

D.锦(sè)     (xiào)     (jiē)       良将弩(jìn)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跟(tiě)    (guàn)   葫芦(mēn)   若离(jí)

B.名(gēng)   勇(biāo)   根状(jīng)  方枘圆(záo)

C.然(mò)     浊(hún)    电饭(bāo)   不容发(jiān)

D.脸(běng)   (bèi)    生饭(jiā)   史子集(jīng)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河南《大河报》头版的导读起了一个能吸引眼球的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这个标题在全国的媒体中脱颖而出。能说“莫言绝后”吗?试分条阐释原因。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茶文化的鼎盛与否,①________________。中唐之前,②_______________,李白、杜甫等天才诗人的茶诗也仅有寥寥数首;唐中期,茶诗大增;唐后期,茶诗盛行。宋人茶诗则数以万计,宋人诗词反映茶事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胜唐人,这与中国茶文化莫胜于宋的状况完全吻合。茶艺、茶俗、茶礼、茶道以及文人和民众丰富多彩的茶事实践,③________________,成为传世杰作成批涌现的丰富源泉。

 

为下面这段话填上适当的连词,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中国独特    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    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    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    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和普世的价值观念。

A.               

B.      而且       

C.      而且       

D.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9253/35971) 首页 上一页 19248 19249 19250 19251 19252 19253 19254 19255 19256 19257 1925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