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代 儒 宗 马 一 浮 郭继民 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马一浮幼年时的“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的诗句似乎预示了其高人的走向。 马一浮幼年时即智慧过人。初始随母亲学文,母丧后他的父亲请名仕郑举人来教。后举人辞馆,理由是这孩子才智超老师。父亲从此不再延师,听任自学。马一浮一生阅书无数,且过目不忘,被喻为中国20世纪的“读书种子”。李叔同说:“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还不及马先生的多。” 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后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据资料显示,马一浮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中国当时的世界地位及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促其写下了“沦海飘零国恨多”“国命真如秋后草”的诗句并最终东归。回国后,马一浮依旧热衷西学,翻译了《堂吉诃德》《政治罪恶论》等著作。自1906年起,他正式转向国学,并在广化寺潜心读书。三年内,他读完了36400余册的“四库全书”,并做了大量笔记,为其日后的国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马一浮的诗歌造诣极高,从11岁的神童诗到临终的绝笔诗,皆融入其性情与学问。他11岁即能依题限韵作出好诗。临终作《拟告别亲友》诗虽短短四十言,但集儒、释、道为一体,诗歌情感真挚,非有真性情者不能作出。熊十力早年曾评价说:“马一浮的学问,能百家之奥。其特别之表现在诗,后人能读者几乎等于零。” 马一浮的书法亦精纯,他擅长草书,精于篆隶,风格凝练,法度谨严。书法家沙孟海曾说:“展玩马先生遗墨,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史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卓越,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除精通书法外,马一浮亦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沙孟海评价其印风:“朴茂高雅,纯用汉法……古意新姿,韵味无穷。”至于绘事,马一浮虽少践行,但也提出了卓然洞见。他认为,绘事需要有两种准备:一是对艺术史的考察,二是对艺术理论的理解。作为“游于艺”的绘事最终应“归于仁”,以达到“以胸中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之丑恶。” 1907年他曾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欲为儒宗,著秦汉以来学术之流派;为文宗,记羲画以降文艺之盛衰。”自此之后,他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世俗所动,终成一代醇儒。梁漱溟评价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蔡元培曾请马一浮去北京大学任教,因不同意北大反孔、废经的教学理念,马一浮婉拒之。抗战期间,他为了保留一点儒家的种子,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一所书院——复性书院。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谋职”或就业。此主张与熊十力产生了分歧。马一浮研儒,不在于义理,而在于复“性”。马一浮尝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可谓其志坚性醇的体现。 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他真切指出:圣贤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真儒者在于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如果学人不能实下工夫、自治病痛、向上提持、自显性德的生命进路,那么多学何益,多说何益? 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他认为,“六艺皆史”的主张“流毒天下,误尽苍生”,“学者须知,六艺本是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的。”若把六经堪称史学甚至是考据学,那么心性之学就将蜕变,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马一浮所说的“统摄”,指融会贯通之义,它不仅仅是发生于六艺之间,即所谓《易》统《礼》《乐》,《春秋》统《诗》、《书》等,而且六艺还可以统摄西学。“西方哲学所说的真、善、美,皆包含在六艺之中。《诗》是至善,《礼》、《乐》是至美。《春秋》是至真……若是西方有圣人出,行出来也是这个六艺之道,但是名言不同而已”。虽然其观点值得商榷,然而,他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马一浮终生追求并践行《易经》中“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纵观其洁净精微的人生历程,他已进入化境之中,正可谓:“性醇智商,道深行逸。默然不说,其声如雷。斯人已逝,精义常存。一代宗师,千古国粹。” (选自《社会科学报》,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梁漱溟认为马一浮是儒学界的“宗主”,与马一浮精通诗歌、绘画、书法以及在纷扰世俗、动荡时局中志坚性醇的表现不无关系。 B.马一浮启蒙早,幼年跟着母亲学文,才智极高,以至于后来他父亲请来的郑举人也辞馆不教,父亲也不延师。 C.精通艺术和儒学的马一浮曾将二者联系起来,他认为绘事最终应归于仁,达到心中的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的丑恶。 D.马一浮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肯定,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认为六艺之间有统摄关系,西学也合乎六艺之道,作者肯定了他的态度。 2.文章是通过什么手法介绍马一浮的“儒学主张”的,这些主张包括哪些内容? 3.材料多处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说明。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五四”以后,西风狂飙。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反感。 “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近几年重新兴起,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 看来,反对者们恐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误解。在古代,中国人一般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的。因此,一个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属和朋友。若强调这位男子作为儿子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另外,就“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 很多人都认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孩子至今仍接受着既多又严的规矩和纪律的教育,丧失了自由之个性;西方则没有礼教,孩子们没有束缚,比较自由任性。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礼不下庶人”,贫民阶层在礼仪和规则的教育上确实比较随意;但精英阶层的孩子都必须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上,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英美那些优质私立中小学的要求都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中小学。为培养出懂礼仪、有修养的绅士或淑女,英国的不少私立中小学甚至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体罚制度。 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但是,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和永恒的。 选自《光明日报》钱翰的文章,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以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开始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因此广受批判。 B.“礼教”的本义就是礼仪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以礼乐教化人心,但近现代以来,却逐渐被国人误解,成了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 C.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沉渣”。 D.作者认为,朱熹所说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即教会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仪”源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与“礼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 B.《弟子规》是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出来的一本韵文读物。 C.近几年,《弟子规》重新兴起,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此书宣扬愚忠愚孝,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D.在中国,古人一般会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当强调某人作为某一身份的义务时,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教”不应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有为“礼教”正名之意。名正言顺,有利于今天的国人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礼仪教育。 B.实际上,西方精英阶层十分重视礼仪和规则方面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必须得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但贫民阶层对礼仪和规则的教育却显得比较随意。 C.虽然礼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代和社会里会有所不同,但是礼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是一致的。 D.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但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远行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这样,我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效应”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之间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有人用下面两组图来解释“破窗效应”。请你描述图画内容,并写出“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我们居住的城市来说,树必不可少,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街道的颜值。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在城市里艰难打拼着生存的人一样, ① :越发狭窄的生存空间、贫瘠的土地,以及各种腐蚀性的化学制剂。但你要记住的是, ② 。研究人员发现,在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树木十分有效地吸收烟尘颗粒,帮助人们远离哮喘;树木的阻挡也有效减少了致癌紫外线的辐射量。稠密的城市正在不断放大每一棵树的价值:一棵麻栗树或一棵成熟的枫树, ③ ,享受一片阴凉。
|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网络围观一旦失去了围观者,被围观的事件即被冷落或宣告终结。有时, ,而后续围观的复发性则会显现出网络的弹性,使重新排列组合的信息再次激起网民的兴趣,从而使网络事件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 A.后续围观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被冷落。 B.被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后续围观。 C.后续围观会由被冷落的围观事件大规模引发。 D.大规模的后续围观会引发被冷落的围观事件。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吉林电视台大型制作的人文电视纪录片《长白山》11月登陆央视9频道,充分体现了吉林人对长白山文化的自信。 B.直接去讲道理,有时很难以把道理讲明白,而借助打比方就既能提高表达的感染力,又有助于听讲者的理解。 C.石油业一些分析师说,美国的石油开采量增长迅速,有望超过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再次成为全球头号产油大国。 D.现在很多餐馆愿意给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热水,但是大多数环卫工人没有保温杯,送她们个保温杯也许更实在些。
|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 的样子了。 ②村子四处起了不少新房,因为盖得错错落落, ,使郭祥绕了不少弯,才走上正街。 ③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 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A.横七竖八 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B.杂乱无章 横七竖八 乱七八糟 C.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横七竖八 D.乱七八糟 横七竖八 杂乱无章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使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3)华罗庚的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背 叛 余显斌 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 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 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 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现在,打垮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也只有王老蔫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 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小子,很得意。 后边,跟着日军的小队长。 走到这儿,他站住了,一笑,告诉日军小队长,这儿是我们的一个窝点,不过,昨天将军和自己商定了,让自己运粮,不必来到这儿,直接送到虎头岭,天一亮他们就去取。说到这儿,他一笑道,自己不想干了,因此,跑到门头沟,遇见太君,就投奔过来了。 因此,他断定,将军现在在虎头岭。 日军小队长听了,一扬指挥刀,前进! 一队日军跟着王老蔫,吭哧吭哧踏着深雪,继续向前走去,一步步上了虎头岭。 不久,虎头岭上,传来王老蔫的喊声,小鬼子,去死吧。随着是一声手榴弹轰隆隆的爆炸声,然后一切都没有了,四野静悄悄的。我们爬起来,望着虎头岭,一个个眼中涌出了泪水。 将军用手擦一把泪说,走,去门头沟。 在门头沟,我们在一处山洞里最终找到了一袋粮,渡过了难关。 多年后,我已两髻斑白,再次回到这儿,打问起王老蔫当年被捕的经过。当地人告诉我,说有人亲眼见到,王老蔫当时不是被捕的,确实是自己走出来自愿给日军带路的。当时,他扛着粮刚走到门头沟,发现一队日军悄悄向我们驻地方向摸去。他一惊,忙藏好粮,拍打着衣服走出来告诉日军,自己是抗联,刚刚从将军那儿逃出来的。 他说,他知道将军在哪儿,愿意带路立功。 于是,他带着日军径直走向虎头岭,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他和我同年,如果活到现在,也已经九十多了。 (节选《金山》,2015年1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我”认为王老蔫既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坚决阻止将军让他前往。 B.“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并且对于当地的情况,只有王老蔫熟悉。 C.“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里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主要刻划了王老蔫为引诱敌人上钩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的一面。 D.“多年后,我已两髻斑白,再次回到这儿”,小说中的“我”对当年王老蔫英勇就义这件事念念不忘,为自己当年对王老蔫的误解而深感内疚。 E.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次要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2)小说开头两段写“将军派人下山找粮”的目的是什么? (3)作品中的王老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部分这样安排纯属多余,还有人则认为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