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性好骑射,著韦衣①。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②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征拜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入为侍中。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迁尚书。 太康初,拜右仆射。舒与卫瓘、山涛、张华等以六合③混一,宜用古典封禅东岳,前后累陈其事,帝谦让不许。以舒为左仆射,领吏部。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以年老,每称疾逊位。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 【注】①韦衣:用皮革做成的衣服,为卑贱之服。 ②画筹:指用筹码计算射箭的成绩。③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B.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C.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D.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台辅,指三公或宰相之位。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为三公。 B.孝廉,“孝”是孝顺父母,“廉”是敬爱兄长,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通过选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舆论和风尚,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 C.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多指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禅”多指在泰山南梁父山上辟场祭地。 D.九族,泛指亲属。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舒不愿要虚名。40多岁时,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魏舒家族中人认为他没有学识,所以劝他不要去参加考试,这样就能留下高洁的名声,而魏舒却坚持学习并最终通过了考试。 B.魏舒为人坦诚。朝中要淘汰不称职的郎官,魏舒自认为当属被淘汰的人员,便自行整理行装而离职。此举也令平素没有高论的同僚们深感羞愧。 C.魏舒才华出众。他的射箭本领得到后将军钟毓的高度评价;转任相国参军后能够筹划决断那些众人不能决断的关于废除或是兴建的大事,也深得晋文帝的器重。 D.魏舒为官清廉。无论是在宜阳、荥阳、冀州做官,还是在朝中担任侍中,均因清廉而被人称道;他还把自己的俸禄赏赐赠给了九族中人,家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财。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 (2)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 B.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 C.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 D.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B.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 C.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D.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也难成大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
|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儒林外吏》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几乎完全背离。清代,小说日益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所作,他们厌弃流行的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吴敬梓也是如此。他对社会各个阶级的人们有着广泛的接触和认识,目光变得敏锐。同时,他以他的朋友和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原型,用讽刺的笔触现实地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意在将小说从流行宗教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此前的《西游补》《醒世姻缘》皆系纯粹虚构之作,它们的作者仍然用职业说书人的惯用文辞。相反,《儒林外史》则极少这样做,在这部小说里,多运用口语化的散文笔调,使得描绘的片段第一次与叙述的正文有机结合起来,让那种运用诗词和骈文进行的雕琢描写明显消失。作者有意避免那些公式化的诗词描绘用语,从而证明他已根据自己对不同人物和地点的观察来描写。南京、杭州等江南城市中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日常生活在作品中得到生动的再现。此外,方言和俚语已很少使用,他已自觉地使用“国语”或民族的白话写作,这种纯净和富有表现力的叙述文体,成为晚清和民国初年的小说家竟相模仿的对象。 吴敬梓写作的时代,正值乾隆年间,满族统治达到极盛阶段。他的小说写的是先朝明代事情,他对于退出官场的正直性格的褒奖经常被认为是对满族统治的间接批评。但是在他现存的著作中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说明他有意和统治者不合作的例证。吴敬梓把他的小说假托在明代不仅是便利的缘故,而是他对明代历史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并予以尖锐深刻的评论。 (节选自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有删改) 1.《儒林外史》在小说语言艺术上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秉待公心,指摘时弊”,与本文作者观点是否一致?请结合最后一段作简要分析。
|
|
《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
“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此处宝玉“越发无趣”的起因是什么,此后他又如何自我排解这份心情?请简述。
|
|
下列有关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珍在宝玉的推荐下请凤姐协理宁国府,王夫人有些担心,意图推脱,凤姐则十分欢喜,在贾珍的再三请求下坦然接过对牌,理出了五件宁国府中需要治理的风俗。 B.贾妃省亲时特别赏赐了龄官并要求加演两出,龄官执意不从领班贾蔷的命令,定要做《相约》、《相骂》两出本角戏,贾蔷只得依她,贾妃却对她怜爱有加。 C.张道士要给宝玉说亲,贾母借和尚算命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为由婉拒,又要张道士留意打听,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 D.探春写帖子建议成立诗社,众人齐聚秋爽斋,李纨自荐掌坛,因贾芸送来白海棠,便提议咏白海棠,众人品赏花色,焚香作诗,评阅时李纨力主评蘅芜君诗为第一。 E.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众姊妹在稻香村时,黛玉说道“孙行者来了!”孙行者是指史湘云。
|
|
文学常识填空。 1. 前四史中《汉书》和《后汉书》的作者分别为 和 。 2.位列唐宋八大家的 (人名)的《 》(作品)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批评样式。 3. 金圣叹曾点评“六才子书”,即《 》《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 》。
|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填词之理变幻不常,言当如是,又有不当如是者。如填生旦之词,贵于庄雅,制净丑之曲,务带诙谐,此理之常也。乃忽遇风流放佚之生旦,反觉庄雅为非,作迂腐不情之净丑,转以诙谐为忌。诸 如 此 类 者 悉 难 胶 柱 恐 以 一 定 之 陈 言 误 泥 古 拘 方 之 作 者 是 以 宁 为 阙 疑 不 生 蛇 足。 (选自《闲情偶寄》)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闲情偶寄》是 (朝代) (人名)的著作。 3.请用自己的话概述作者的“填词之理”,不超过20个字。
|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停鼓望云 翟院深,营丘伶人,师李成山水,颇得其体。一日,府宴张乐,院深击鼓为节,忽停挝仰望,鼓声不续。左右惊愕,太守招问之,对曰:“适乐作次,有孤云横飞,淡伫可爱。意欲图写,凝思久之,不知鼓声之失节也。”太守笑而释之。
|
|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智慧与国学 王小波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相对论”和“湍流”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以为,精神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救济署的角色,把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无事可干。 马克•吐温在世时,有一次遇到了一个人,自称能让每个死人的灵魂附上自己的肉体。他决定通过这个人来问候一下死了的表兄,就问道:你在哪里?死表哥通过活着的人答道:我在天堂里。当然,马克•吐温很为表哥高兴。但问下去就不高兴了——你现在喝什么酒?灵魂答道:在天堂里不喝酒。又问抽什么烟?回答是不抽烟。再问干什么?答案是什么都不干,只是谈论我们在人间的朋友,希望他们到这里和我们相会。这个处境和我们有点相像,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无事可干,只能静待外国物质文明破产,来投靠我们的东方智慧。这话梁任公1920年就说过,现在还有人说。洋鬼子在物质堆里受苦,我们享受天人合一的大快乐,正如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拿人间的朋友磕磕牙,我们也有了机会表示自己的善良了。要不是达•伽马找到好望角绕了过来,我们还真闲着没事干。从汉代到近代,全中国那么多聪明人,可不都在闲着:人文学科弄完了,自然科学没得弄。马克•吐温的下一个问题,我国的一些人文学者就不一定爱听了:等你在人间的朋友们都死掉,来到了你那里,再谈点什么?是啊是啊,全世界的人都背弃了物质文明,投奔了我们,此后再干点什么?难道重操旧业,去弄八股文?除此之外,再搞点考据、训诂什么的。过去的读书人有这些就够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未必受得了。把拥有这种超级智慧比作上天堂,马克•吐温的最后一个问题深得我心:你是知道我的生活方式的,有什么方法能使我不上天堂而下地狱,我倒很想知道!言下之意是:忍受地狱毒火的煎熬,也比闲了没事要好。 是啊是啊!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2.文章第三段引述马克•吐温的故事,主要有哪些作用? 3.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