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5)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6) ,凝绝不通声渐歇。 (白居易《琵琶行》)
|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8分) 鹧鸪天 纳兰性德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1.请赏析本词上阕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效果。(4分) 2.请分条简答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凌策字子奇,宣州泾人。世给事州县。策幼孤,独厉志好学,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与姚铉同学于庐州。雍熙二年举进士,起家广安军判官。改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淳化三年,就命为签书两使判官。后拜定州通判。李顺之乱,川陕选官多惮行,策自陈三莅蜀境,谙其民俗,即命知蜀州。还朝,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又入为户部判官。先是,岭南输香药,涂邮置卒万人,负担抵京师,以烦役为患。诏策规制之,策请陆运至南安,泛舟而北,止役卒八百,大省转送之费。卢之翰任广州,无廉称,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赐金紫。广、英路自吉河去板步二百里,当盛夏时瘴起,行旅死者十八九。策请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人以为便。 后知青州。东封,以供亿之勤,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扬州。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以策领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秩司封。时洪州水,知州李玄病,上与宰相历选朝士,将徙策代之。上曰:“南昌水潦艰殆,长吏当便宜从事,不必禀于外计也。”王旦言:“策莅事和平,可寄方面,望即以江南转运使授之。”饶州产金,尝禁商阴市鬻,或有论告,逮系满狱。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人甚便之。五年,召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初,策登第,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时以为异。策勤吏职,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九年,自蜀代还。真宗尝对王旦言:“策有才用,治蜀敏而有断。”旦曰:“策性淳质和,临事强济。”上深然之。是秋,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时榷茶之法[注]弊甚,策与翰林学士李迪、知杂御史吕夷简同议经制,稍宽其旧。明年疾甚,不能朝谒,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榷茶之法:茶叶专卖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当便宜从事 便宜:不须请示,灵活处置 B.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 责:责问 C.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 治:治理得好 D.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 存:看望,问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李顺之乱,川陕选官多惮行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以供亿之勤,入判三司三勾院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奉命 D.谙其民俗 其孰能讥之乎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凌策处事与人为便的一组是 ①泛舟而北,止役卒八百,大省转送之费 ②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 ③长吏当便宜从事,不必禀于外计也 ④纵民贩市,官责其算 ⑤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 ⑥同议经制,稍宽其旧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策幼年丧父,独自奋发学习,后来渡江和姚铉一起在庐州求学。雍熙二年考中进士,初次任职为广安军判官。不久改任西川节度推官,以能力强闻名。 B.洪州发生水灾时,知州李玄病重,皇上准备调凌策接任,并认为南昌常年水患严重,地方长官可以相机行事。宰相王旦认为凌策去洪州就能使事情缓和。 C.起初,凌策刚刚考中进士时,梦见有人把六枚印放在剑上送给他,他后来到剑外任职总共六次,当时的人们都感到惊奇。 D.由于凌策在蜀地工作勤奋,处事精审,深得皇帝赏识,任命凌策为给事中、代理御史中丞,在此期间他和几位大臣又共同改革了茶叶专卖之法。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岭南输香药,涂邮置卒万人,负担抵京师,以烦役为患。(5分) (2)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以策领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秩司封。(5 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②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③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 ④“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 1.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韵”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 B.“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 C.“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 D.“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 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第①段阐释书法的意义,指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殊土壤。 B.第②段阐明书法艺术的核心——“韵”的内涵。韵不注重书写的技巧,更注重类似于诗的余味、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期望达到最终目的——脱俗。 C.第③段中指出书法家追求以无所为的方式达有所为的目的。用超绝的风度才情挥洒成的书法,才能体现高雅的韵味。 D.第④段指出中国艺术自身有发展的规律,更注重精神体现。艺术家们放浪形骸,于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者型书法家着眼于获取书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 B.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 C.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畏感,尽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 将迅速崛起。 B.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青 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预先预测,提前采取应急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C.这一次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谁又敢保证乞讨儿童这样的悲剧 不会再次上演呢? D.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两家运营商竞争愈演愈烈,为抢占市场,击败对手,一家投入lO亿元用于奖 励使用其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表面上看,“傍洋品牌”是国内乳业的无奈之举,而实质上,却是国内乳业作茧自缚,咎由自取。 B.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经过细致的摸查暗访,焦作警方彻底捣毁了生产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黑窝点”, 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和上千件成品。 ②要积极鼓励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 ,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③不要逃避和 ,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 A.扣压 扶持 推托 B.扣押 扶持 推脱 C.扣压 扶植 推脱 D.扣押 扶植 推托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详 凑合 临界点 披沙捡金 B.膨胀 冒然 水蒸气 别出心裁 C.博弈 赋予 百叶箱 真知灼见 D.就绪 收讫 荧火虫 平心而论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供应/供职 桂冠/冠心病 横暴/横征暴敛 B.杉木/潸然 辟易/辟邪说 差劲/差之毫厘 C.匡正/诓骗 轴心/压轴戏 露面/藏头露尾 D.漩涡/旋风 胚芽/毛坯房 量力/量体裁衣
|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北极考察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后因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将在黑暗寒冷的极夜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黑暗、孤寂压抑得他们快要发疯了。这时,贝德请大家依次朗读日记。一个个阳光下的故事使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成群的企鹅,笨拙的北极熊。就这样,烦躁和焦虑一扫光,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美好的回忆占领了。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其实,只要心中能留下阳光的指纹,周围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你的世界也会明媚而温暖。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选择一个词语补充在省略号里,将题目补充完整; (2)注重细节描写,写出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