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秋色

北宋时期山东诸城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家喻户晓,历史上对《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以及“上河”的涵义曾有过一些争论,但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却无异议。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和收藏鉴赏者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此画所描绘的并非春景而是秋色。

从《清明上河图》诞生至今,一般都认为该图所描绘的是北宋徽宗时代东京汴京以及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自然风光。明代的《味水轩日记》记载,这幅画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画上不仅有宋徽宗赵佶亲笔的瘦金体题鉴“清明上河图”和双龙小印,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河上春”一句。并且研究者认为,根据《东京梦华录》对清明节的相关记载,北宋时期清明时节不但要祭亡灵,还要举行盛大的郊游活动,这与画卷中所描绘的景致相吻合。如此说来,这幅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无疑。

但如果仔细观察画作,同时再对照当时历史的典籍。我们就会发现“清明节”之说令人难以置信。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左右,然而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几个小孩子光着身子在街上玩耍,河岸小贩的桌子上赫然摆着切开的西瓜、草帽等御暑御阳物品在画面上也随处可见,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此时不应该是乍暖还寒的北方初春季节。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据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仅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如果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习惯。画面上还有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中则有这样的记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我们知道,孟元老和张择端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物,而《东京梦华录》又是记述北宋汴京风俗人情的重要历史典籍,所述史事当是准确可信的,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画面中的景致是秋色而非春光。

既然《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并非是清明时节,那么为什么又以“清明”为名呢?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诗经·大雅》中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的说法,《毛传》称:“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后汉书·班固传》也有 “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之句,这里的“清明”都有政治开明有度、人民安居乐业之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画中题款“清明”语,应是作者张择端进献此画、期待获得皇帝赏识所作的颂扬之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在于表现承平风物。根据画幅后面张著的一段题记介绍:“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教也。”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张择端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家,这些服务于皇家的画家们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并忠心为朝廷服务,描绘这种带有吉祥征兆,歌颂太平盛世的作品应该是他们分内的事。了解了这个历史背景,画中“清明”一词所代表的准确涵义就不难理解了。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说《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

A.该画所描绘的是北宋徽宗时代东京汴京以及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热闹景象。

B.明代的《味水轩日记》记载,这幅画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画上有宋徽宗赵佶亲笔的瘦金体题签“清明上河图”和双龙小印。

C.《清明上河图》上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河上春”一句。

D.根据《东京梦华录》对清明节的相关记载,北宋时期清明节不但要祭亡灵,还要举行盛大的郊游活动,这与画卷中所描绘的景致相吻合。

2.下列各句中,不能直接证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并非春景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清明上河图》画中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几个小孩子光着身子在街头玩耍,河岸小贩的桌子上赫然摆着切开的西瓜,草帽等御暑御阳物品在《清明上河图》画面上也随处可见。

B.在《清明上河图》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

C.《清明上河图》画面上还有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

D.《诗经·大雅》中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的说法,《毛传》称:“不崇朝而天下清明。

3.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不是“清明节”的场景,作者的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题型:名句名篇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                   ,献愁供恨,                   ?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怀良辰以孤往,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李密《陈情表》)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南康直节堂记   (宋)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逐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岌然如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屈:屈曲变弯

D.府史之所蹲伏                 蹲伏:蹲着和躺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府史所蹲伏               惟杉能逐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孰能讥之乎

与竹柏同,以直过之            君客饮于堂上     

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久之,能足音辨人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后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做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人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4.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A.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B.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C.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句是

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有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怕。                           

    ①然而,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打着历史理性旗号的偏见煽动起狂热的情感,使人民甘愿献祭,使生命横遭荼毒。②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对此我有点怀疑:在奥斯维辛事件以后,我们还能如此乐观么?③情感则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失去它,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力前进。④理性是构筑合理现实的基石,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尤其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与仲裁。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个方面。

B.当前,国际反恐怖合作使带有明显恐怖主义色彩的“东突”势力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他们对本拉登恐怖势力被击毁痛心不已,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表示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支持,试图拉开其与本拉登势力的距离。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位。

D.21世纪的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第三浪潮”,适者生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目前正在当地执行任务的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其住地正是海地首都太子港,靠近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

B.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就谈不上品味作品。

C.因为用了含铅量超标的汽油,汽车运行中故障频发,不但没省了钱,反倒污染了环境。

D.纵使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流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题型:选择题
难度:压轴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完美,终以卷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

B.孤独,荡涤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

C.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是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D.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我们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身心容易疲惫,思绪容易紊乱。

 

题型:选择题
难度:压轴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A. 倒chuài        寂 cén        条分析lǚ          然不乐qiǎo

 B. 铢 zī          下chénɡ       探本源sù          私舞弊xùn

C. 躇chóu          种miù        勇善战xiāo        骜不驯jié

D. 蹙sū          强 jué        然回首mò          炳青史biāo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超负荷的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帆布衣服,陈旧却整洁,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富人的代表,而清洁工是穷人的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敌视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富人羡慕起穷人来。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5786/35971) 首页 上一页 35781 35782 35783 35784 35785 35786 35787 35788 35789 35790 3579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