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暧暧远人村, 。 (陶潜《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托余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 (3) ,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 (4)管弦呕哑, 。 (杜牧《阿房宫赋》) (5)20世纪60年代,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6)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 》,收录了晚唐温庭筠和西蜀词人的词作。
|
|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此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时谪居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 (1)本词最突出的手法是对比,主要是 和 、 和 在对比。 (2)《两宋词选释》中,俞陛云评价此词“绝无怨尤之语”,你赞成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
|
|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3题。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①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 行 浅 薄曲 直 有 以 相 县 矣 然 而 仁 人 不 能 推 知 士 不 能 明 是 人 之 三 必 穷 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②,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曰:文③久而息,节族④久而绝。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⑤;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 (节选自《荀子·非相篇》) 【注】① 偝(bèi):背向。 ② 分:名分。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 ③ 文:礼仪制度。 ④ 族:音zòu,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 ⑤ 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下则好非其上 非:责怪 B.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 粲:明白 C.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 察:观察 D.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审:审察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法后王”理由的一组是 ① 乡则不若,偝则谩之 ② 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③ 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 ④ 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⑤ 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 ⑥ 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 A.③⑤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列举了三种不吉祥的事情和三种必然陷于困厄的情况,含有“危”“灭’是人自己造成的之意。 B.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的能力。 C.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用斜线(/)断句。 知 行 浅 薄 曲 直 有 以 相 县 矣 然 而 仁 人 不 能 推 知 士 不 能 明 是 人 之 三 必 穷 也 (2)翻译:(8分) ①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译文: ②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 译文:
|
|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3题。 科学家已经发现如何“读取”人的思想的途径——通过扫描大脑活动,再现人们眼前的甚至记忆中的景象。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把人们观察或回忆时所激发的大脑活动转化为粗略的图像。这项突破可能大有用处。例如,通过把人的思想图像化,行动或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便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警察则可以通过恢复目击者的记忆来确定罪犯。然而,这项突破还可能开启一个新的“老大哥”时代,类似于好莱坞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所想像的那样:当局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个人的思想。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名神经学家杰克·加仑特和西本新次(音)去年设法把大脑中视觉皮层的活动与人所看到的静态图像结合起来。上周,他们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发现,“解读”动态景象在脑中产生的信号是有可能的。在一项实验中,加仑特和西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两名受试者观看视频时扫描他们的大脑。利用一个电脑程序来寻找视频中图形、颜色和活动的构成与受试者视觉皮层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受试者的神经活动,再现出受试者所看到的景象。 加仑特说:“利用类似的装置,你可以做一些非常酷的事情。过去,当你看到什么事情,想对人描述的时候,必须用语言形容或画出来,而这样做表达得并不是很清楚。现在,你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把图像传给别人。这项技术或许对艺术家有用,也可以用来恢复目击者对犯罪行为的记忆。” 目前,大脑科学领域发展迅猛。研究人员还利用扫描技术测量学术能力,检测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早期症状以及其它病变;甚至可以预计到一个人即将作出的决定,而这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要做决定。 上述技术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具有争议的结果。在英国,大脑fMRI扫描技术被卖给了联合利华和麦当劳等跨国公司,用于研究我们对品牌的潜意识反应。在美国,安全机构正在利用脑部扫描仪审问犯人,而美国的军火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据说正在研究远距离扫描大脑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在机场等敏感地点,个人的想法和焦虑在他们未知的情况下就可以被检测到。 牛津大学的神经学家拉塞尔·福斯特说,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伦理难题。他说:“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知识就是力量,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9.11.3) 1.下列关于 “‘读取’人的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通过扫描人的大脑活动,可以把人们眼前所见甚至已经逝去但存在于记忆中的景象再现出来。 B.研究人员通过获取人们观察或回忆时的大脑活动信号,再借助一定的技术将其转化为图像。 C.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确定大脑中视觉皮层与人眼中静态图像、动态景象的关联。 D.通过一种技术把人的思想图像化,突破了原来必须靠语言和绘画来交流思想的局限。 2.对于“读取人的思想”这一突破的用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警方可借此恢复目击者对犯罪行为的记忆来更快更准地确定罪犯。 B.安全机构可借此审问犯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 C.借此帮助行动或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与他人进行交流。 D.在机场等敏感地点,可用来代替现有的扫描技术,使安全检查更加有效。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可以成功“读取”人的思想意味着人类将不再有隐私。 B.科学家可以通过fMRI,获取“5·12”大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带亲身经历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干预他们的心理提供可能。 C.成功“读取”人的思想不但可为安防、医学、艺术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D.通过扫描大脑活动而获取人的思想会带来伦理难题,而这是所有的科学技术都会面临的困境。
|
|
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应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商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B.田野躺在阳光下面,正是秋收过后的情景,处处点缀着圆圆的稻草堆。黄色的黑色的牛群,散在各处悠闲地啃着草。 C.近日某媒体刊发报道称,天津市明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可有效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面世。 D.太阳光从东窗进来,被镂空的纱窗帘筛成了斑驳的淡黄和灰黑的混合品,落在她的前额,就好像是些神秘的文字。
|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首先瞻望一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和世界。 B.中国经受住了世界经济衰退的考验,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中国正在崛起。 C.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对城市、对工业固然重要,但受危害最严重的,恐怕是我们的农业和农村,所以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农业的生态安全。 D.首都文明办发布的2009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显示:在公共交往方面,北京市民彼此宽容、相互帮助已蔚然成风。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蝉连 寥廓 声色俱励 不蔓不枝 B.褊狭 慰籍 大才小用 鞭辟入理 C.成见 犄角 弥天大谎 骨鲠在喉 D.辞赋 国是 学负五车 毛骨悚然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告罄(qìng) 蚍蜉(pí) 喝闷酒(mèn) 箪食壶浆(sì) B.蛊惑(gǔ) 薄弱(báo) 孺子牛(rú) 颠三倒四(dào) C.贾祸(gǔ) 徜徉(cháng) 亲家公(qìng) 血海深仇(xuè) D.睥睨(pì) 丧钟(sāng) 光溜溜(liū) 踽踽独行(jǔ)
|
|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古今中外名人。有忠君爱国的屈原,有满腔幽愤而又矢志不渝的司马迁,有“万方多难”中成就“诗圣”的杜甫,有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还有毛泽东、达尔文、马克思…… 我们在凝望心中的偶像,遥望那似在云天的名人时,心中往往升腾着对自我未来的憧憬,渴望着、追寻着那能抚慰我们、提升我们的力量。这是年轻人成长的精神道场,是一个纯粹、热切的心灵世界……为此,我们寻找我们心中的名人。我们寻找着名人在历史中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们探寻名人在时空里时隐时显的思绪。他们的身上,一定包含着巨大的伦理情感;他们的追寻,一定深藏着深厚的生活哲理;他们的故事,一定显示着永恒的人生价值以及追求完美与光明的勇气。他们犹如星辰,在永恒、深邃的史册上引领我们,呼唤我们。 探访名人,你将收获怎样的震撼与美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字数不少于800字。(注意:不要把重点放在罗列名人事迹上)
|
|
仿照下面比喻的形式,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喻体,意思完整,句式整齐。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