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槽已成为当下我国职场的突出问题,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用人负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1)根据以上表格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面对这一现象,企业要想长期留住员工,应做出怎样相应的整改?
|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就既要有人的条件,①____________。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等;物的条件包括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等,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②_____________,例如绘画的线条和颜色、音乐中的声音和乐器、文学的语言之类。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③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复官。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动。帝命改授本部右待郎而宥其罪。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十九年,皇太子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在两直隶重、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行在兵部。 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了。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帝善本言。 征汉庶人①,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馀党。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四出厘正之。时马大孽息,畿内②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晋王济炭熿③坐不轨夺爵,本奉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 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军士艰,不听减。馀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候薛禄城独石诸成成,本往计守御之宜。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④顿充。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此。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五》,有删改)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②畿内: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③烘(huáng):人名。④偫(zhì):积储,储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B.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C.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D.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部”是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管理兵工建设及外交礼仪之事,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宫、大司空等。 B.“皇太子”是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朝廷的东宫,而诸侯王或藩王的继承人称为世子。 C.“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特务机构。皇帝为加强统治,特授其掌管刑狱、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D.“圣旨”是指中国古代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其材料考究,图案富丽,两端有银色飞龙作为防伪标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本为官以后,敢作敢为,他曾任工部左侍郎,后因犯错被免官,但仍让他以原身份处理政事。不久官复原职又因事被弹劾。改任后,他善于揭发奸谋,太子在他疾病发作时还赏赐给他钱物。 B.张本敢于谏言,不畏权贵。被仁宗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请求严整武备。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把他留在了行在兵部。蔡信请求征取军匠家属,使其隶属于锦衣卫,遭到他的拒绝。 C.张本效忠朝廷,细心多谋。在征讨汉庶人时,负责调度军饷,后受命安抚汉庶人部众,并逮捕其余党。晋王济熿因行为不法被夺爵,张本建议将他的护卫军派到边镇。 D.张本廉洁刚介,为人严厉。他审判朱高煦党羽时,胁从者大多未能免罪。成祖宴请近臣,在其他人的桌子上都摆有一件银器,并将其赐给各人,唯独给张本摆设陶器,是因为了解其为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四出厘正之。 (2)帝以军士艰,不听减。馀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
|
|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① [宋]郑思肖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②。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其二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注)①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南下占领苏州,时郑思肖正居于此处。德祐二年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这两首诗。②《下泉》诗:《诗经·曹风》中的一篇,《下泉》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曹人疾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一》首联着一“空”字,表达了作者无力回天的悲痛心情,只能徒然落泪。 B. 《其一》颔联的“中国梦”指的是希望南宋强大起来和一统江山。 C. 《其一》尾联是说自己每天向着南方朝拜,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汉朝的旌旗。 D. 《其二》“终身只宋民”,“只”字分量很重,在抒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其二》尾联中“荒城梅又春”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日报》70年来的成就和进步,离不开广大读者、作者的厚爱和支持。在最近举办的“我与《人民日报》”的征文活动中,我们收到大量来稿。( )。 《人民日报》70年来的成就和进步,更是报社几代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的结果。70年________、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人民日报人”为党报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智慧心血。他们________、默默奉献,他们________、呕心沥血,他们有的远离家人、长期驻外,有的数十年坚守夜班岗位、无怨无悔,他们有的________、英年早逝,有的只身历险、以身殉职,是他们用自己的付出铸就了《人民日报》的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起点上,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弘扬党报基因,传承光荣传统,勇立时代潮头,以大党大国大报的使命担当履职尽责,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许多读者、作者讲述了他们与《人民日报》之间生动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他们对《人民日报》的深情厚谊 B. 一篇篇文章讲述了他们与《人民日报》之间生动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他们对《人民日报》的深情厚谊 C. 许多读者、作者与《人民日报》之间都有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他们对《人民日报》的深情厚谊 D. 一篇篇文章讲述的都是《人民日报》与他们之间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他们对《人民日报》的深情厚谊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雨兼程 兢兢业业 殚精竭虑 积劳成疾 B. 风雨兼程 勤勤恳恳 殚精竭虑 鞠躬尽瘁 C. 风雨无阻 兢兢业业 处心积虑 鞠躬尽瘁 D. 风雨无阻 勤勤恳恳 处心积虑 积劳成疾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党报基因,弘扬光荣传统 B. 我们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光荣传统,弘扬党报基因 C. 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传承党报基因,弘扬光荣传统 D. 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弘扬光荣传统,传承党报基因
|
|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垂髫”指儿童,“髫”即儿童垂下的头发;“黄发”指老年人。 B. 豆蔻:原是一种植物,花淡黄色;后来用“豆蔻年华”指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 C. 笄年: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之年,又叫“及笄”。 D. 古人对整岁数有特定称谓。如三十叫而立,四十叫不惑,五十叫半百,六十岁叫花甲,七十岁为古稀。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郭槖驼,不知始何名(始:原来)②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密:结实)③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理:道理)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因为)⑤吾与点也(与:赞成)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⑦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⑧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回家) A. ①③④⑥⑧ B. ②④⑤⑦⑧ C. ①④⑤⑥⑦ D. ②③④⑤⑦
|
|
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②既然已,勿动勿虑 ③少纵则逝矣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⑤莫春者,春服既成 ⑥室十有二楹,覆之以劳 ⑦籍柔覆温之躯 ⑧早集而绪,早织而缕 ⑨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A. ①③⑥⑦⑧ B. ②④⑤⑦⑨ C. ①②⑥⑧⑨ D. ③④⑤⑦⑧
|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虎丘①题壁 陈恭尹②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后助吴王阖闾成为诸侯一霸。其带兵攻入楚都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接下来的“古时山色”四字喑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南方地区,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刚在长沙安顿几天,却赶上湖南兵马使和潭州刺史火拼,火焰红了半边天,杜甫泊在岸旁的家差一点几乎葬身火海,他一家八口载着乌篷船又得逃离是非之地。心向北方时,船也跟着往北走了。船出湘江进入洞庭湖,杜甫的病情像耒阳的洪水,天天往上加码。这时,他只有一个去昌平的选择,那里的县令是他的朋友,他相信昌平县令能帮他结束这令人讨厌的水上生活。 窗外淅浙沥沥的声音密密实实的,一直未停,风在江面发出一阵阵哨子一样的吼叫,木船在雨中伴着风的叫声摇晃,岸上灰雾茫茫的树影鬼魂一样游动, 还有两岸居民祭鬼的鼓声…… 此刻,雨停了,风也停了,江面静止不动。他 远方,原本若隐若现的山林、杂草,这时全部出现在他眼前,如他一样肃穆……天黑了,船像在一个黑洞里穿行。这时,他有一种预感,汨罗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站。( )。 妻子点亮松油灯。宗武(杜甫之子)拿出纸笔后,把他扶起来,将枕头放到他的双腿上,再坐到他身后双手撑着他的腰。妻子把纸铺在枕头上。他提笔写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全诗饱含深情的哀鸣,令后世学子读之而 。风雨更大了,一代诗圣在这 的夜晚,溘然长逝。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杜甫泊在岸旁的家差一点几乎葬身火海,载着他一家八口的乌篷船又得逃离是非之地。 B.杜甫泊在岸旁的家差一点葬身火海,载着他一家八口的乌篷船又得逃离是非之地。 C.杜甫泊在岸旁的家差一点葬身火海,他一家八口载着乌篷船又得逃离是非之地。 D.杜甫泊在岸旁的家几乎葬身火海,他一家八口载着乌篷船又得逃离是非之地。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偶尔 凝视 声泪俱下 风雨如晦 B.偶然 窥视 热泪盈眶 风雨如磐 C.偶然 窥视 声泪俱下 风雨如晦 D.偶尔 凝视 热泪盈眶 风雨如磐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趁还能握笔必须把心里话说出来,他还有很多话要说 B.他还有很多话要说,趁还能握笔必须把心里话说出来 C.他还有很多话要说,必须趁还能握笔把心里话说出来 D.必须趁还能握笔把心里话说出来,他还有很多话要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