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下列选项中,与中华民族精神对应错误的是(     )

①三人成虎——团结统一                  

② 愚公移山——自强不息

③克勤于帮,克俭于家——勤劳勇敢    

④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有人认为,大众文化是“眼球文化”,只有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传播才变得有意义。此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遵循了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牢牢把握住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认为大众文化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④看到了发展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多年前,单身老人再婚,被视为给子女找麻烦;现在支持单身老人再婚,被写进了2012813日发布的新24孝标准中。这表明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要为孝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进行孝文化创新必须博采众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

A. 文化传播    B. 文化交流    C. 文化继承    D. 文化创新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②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③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材料的文化生活依据有

①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②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

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各具特色。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说明各民族文化(  )

①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③与中华文化是相互排斥的

④都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 较大的包容性    B. 较强的保守性    C. 相对的稳定性    D. 鲜明的民族性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2927/70447) 首页 上一页 22922 22923 22924 22925 22926 22927 22928 22929 22930 22931 2293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