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必须

①倡导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和互学互鉴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③树立中华传统道德观,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要求我们

①全面承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补给文化滋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凝聚文化共识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铸牢文化根基

④主动担当发展历史文化责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每年高考来临之际,在网上搜索“高考房”就可以找到很多“状元房”“风水房”一类的链接。家长为了图吉利,宁愿多花些钱也要让孩子住进这“状元房”之中,这警示人们要

A. 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B. 发展高雅严肃文化,限制通俗娱乐文化

C. 提高识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制落后文化的能力

D. 抵制腐朽文化的蔓延,提倡文化选择的多样性

 

近几年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的增长,许多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材料说明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②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7514日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千年之约》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晚会中各种诗情画意的场景、浓郁的中国文化印记,彰显了华夏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不仅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成就其源远流长

④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题文)大江东去的豪迈、杨柳意义的悱恻、长河落日的壮阔、彩阀尺素的缠绵、马革裹尸的肝胆、海纳百川的胸襟、乘风破浪的逸兴、青天揽月的壮思——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东方审美意境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共存与融合中渐趋一致

②东方审美意境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③中华传统文化完整阐释了东方审美意境的价值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曾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今天“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表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是

A. 教育

B. 人口迁徙

C. 商业贸易

D. 政治活动

 

(题文)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①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③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有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这说明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针灸逐步走向世界,但是目前国际上将中医针灸与中医的基本理论相分离,淡化中医理论、经络理论对针灸的指导作用,针灸面临着“去中国化”。这启示我们发展针灸

A. 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 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C.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D. 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3616/70447) 首页 上一页 23611 23612 23613 23614 23615 23616 23617 23618 23619 23620 2362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