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有学者认为善行有三:一为利他图报,以谋名利;二为利他为乐,自我满足;三为利他无欲,自觉自然。为了更好地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人人乐善的社会氛围,我们应该

践行友善价值观,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唱响社会主旋律,避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关键是

A.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C.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近年来,某市建设了多座“漂流书亭”,投放几万册图书,用“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走”的方式,让该市“满城书香”。这一举措旨在

A.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

B. 展示多样民族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C.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D. 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今天的文化生活,“喜”与“忧”交织在一起,出现“忧”的原因是(

A. 文化市场的发展    B. 大众传媒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C. 科学技术的发展    D.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5年高考前夕,孔庙、国子监等所谓的“高考圣地”再次迎来“高考求考团”。据工作人员介绍,自4月份起,孔庙、国子监日均接待1000多人,而等到6月中旬考后填报志愿,还会有更多人前来“膜拜”。面对材料中的“膜拜”现象,我们中学生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B.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C.崇尚多元,理性选择                  D.远离迷信,彻底取缔

 

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①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③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下列语句与“位卑未敢忘忧国”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相一致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题文)近年来,以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为平台,两岸学术机构建立了语言文字交流合作机制,发挥了语言文字在两岸交流中的纽带作用。语言文字发挥纽带作用,是基于(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③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汉字能够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有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 这说明(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六百六十年前,黄公望老先生在富春江畔欣赏美景画出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六百六十年后,凤凰卫视促成《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传世名画此次合璧,既是文化盛事,又是见证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盛事,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       

②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文化交流可以增强两岸的民族凝聚力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5571/70447) 首页 上一页 25566 25567 25568 25569 25570 25571 25572 25573 25574 25575 2557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