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 袁世凯独裁 B. 北伐战争爆发 C. 新文化运动 D. 黄埔军校创立
|
2. 难度:简单 | |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
3. 难度:简单 | |
新文化运动时,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第一部诗集《尝试集》,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从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新文学的形式。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提倡( ) A.白话文 B.封建礼教 C.新道德 D.旧道德
|
4. 难度:中等 | |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5. 难度:中等 | |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6. 难度:中等 | |
“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一二・九运动
|
7. 难度:中等 | |
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商会发表声明:“用特电恳诸公力为主张,勿稍退让,必将青岛收回,以保领土。”苏州市民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商会抵制日货,“莫畏强梁”。这说明五四运动 A. 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 B.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 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
|
8. 难度:困难 | |
(2020原创)某报纸《新申报》针对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纳入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联合抗日的开端 C.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
9. 难度:困难 | |
(2019邯郸一模)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革命的催化剂,随后对西方的兴趣仍在持续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中间却出现了分歧。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作者论述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不包括( ) A.五四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B.巴黎和会践踏中国权益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
10. 难度:中等 | |
1920年,董必武等人成立了武汉共产党支部;毛泽东在长沙发起成立了共产党组织;王尽美等建立了济南共产党组织……这些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 A.开启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B.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
11. 难度:中等 | |
(2019石家庄28中模拟)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毛泽东),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时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 A.组织武昌起义 B.发动五四运动 C.参加中共一大 D.领导工人罢工
|
12. 难度:简单 | |
1921年7月底,与会代表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这里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五四事件”前《大阪朝日新闻》的主要报道
材料二 作为旧中国四大报之一的《益世报》,在1919年5月4日﹣1919年6月3日内对“五四运动”的报道共有218篇。其中有三次大的连续性报道,《国民力争外交记》共连续11记,《外交紧急与和局破裂》共5记,《内忧外恶之交争记》共11记,连续报道一战之后中国外交的失败,对发生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在叙述事件过程之外,还以鲜明的爱国立场抨击日本企图侵占山东半岛的阴谋,唤醒民众,同情支持学生运动。这些报道和评论对学生运动的全面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摘编自《民国时期《益世报》学生报道研究》 (1)材料一中《大阪朝日新闻》报道的焦点是什么?并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该报纸关注这一焦点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益世报》“五四运动”报道的特点。 (3)据所学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作用。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积极翻译、出版、介绍国外文化的书籍、杂志、文章。现摘其要者而列之。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述三个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传播国外文化的背景。并分别归纳三个时期所传播文化内容上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进知识分子积极传播国外文化的共同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