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五月,去郊外阅世历经冬寒,又遭遇瘟疫,在城里(quán) 缩憋闷了一个冬季又半个春季的城里人,急欲踏出家门,伸展腰身,出外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也放飞目光,望望蓝天,以及蓝天上的白云和飞雁;瞅瞅大地,以及大地上的绿草与香花。于是或呼朋唤友,或家人相携,成群结队地出城踏青。所谓踏青,并非真的是用脚踩踏青苗,而是暂且远离都市沸腾的喧(xiāo)_______和飘拂的尘埃,行走于素净的荒郊野外,去欣赏植物的五彩缤纷,去观看动物的激情活力。一溪流水、一星嫩芽、一只飞鸟、一队迁徙(A.xǐ B.xí)的蚂蚁等卑微之物,皆能引发踏青者表情夸张地围观和大呼小叫地惊叹。一株树,若直直而立,很难吸引踏青者驻足的目光;但一株树,若扭曲如游蛇,弯曲似驼峰,却时常会被人视为风景。人对其赞叹之余,还前呼后拥地要与其合影留念——审美的异化,导致审美的颠倒与病态:以曲为雅,以直为俗; ① 。大自然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② 。踏青,究竟想观看什么,想获取什么——对于那些有心人而言,诸如此类,无疑是要预先思忖和琢(A.zhuóB.zhuō)磨的功课。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quán)_______缩 ②喧(xiāo)________③琢(A.zhuó B.zhuō)磨 ④迁徙(A.xǐ B.xí) (2)请仿照划线句结构特点,另写一个句子。 放飞目光,望望蓝天,以及蓝天上的白云和飞雁;瞅瞅大地,以及大地上的绿草与香花。 (3)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①②横线处。 A.其中蕴藏着美,也蕴藏着丑。 B.以正常为不正常,以不正常为正常。
|
2. 难度:简单 |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④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______________》) 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⑥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⑦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在这离车站一俄里的地方,在旧采石场的荒芜的洼地里,有几个泉源往外喷水,现在汇成了三个活水湖。她听到下面湖边那里有拍水的声音。她抬起头来,用手拨开树枝,探身往下看:一个晒得发黑的弯着身子的人正在用力从岸边往湖心游去。她只能看见这个游泳者的浅黑色的脊梁和乌黑的头发。他像只海象一样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游泳。由于强烈的阳光,他眯着眼睛,伸开两臂平放着,身子微微弯曲,静静地躺在水面上。 她放开树枝,自己觉得好笑,她想着:“这样太不雅观了。”于是,她又开始读她的书。 (1)选文中“她”指的是 ,“他”又指的是 。 (2)名著中这一部分美好纯真的感情,最终为什么以分手而告终?请简要说说。 (3)《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和选文中的“她”,这两位女性形象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选择一位说一说。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围绕“百姓关注的两会话题及期待”,通过大数据分析5月以来社交媒体相关信息,得出“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民意关注话题热度Top10”。 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民意关注话题热度Top10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两会期间反复提及的话题,它们是: ①创新、改革、民生 ②乡村振新 ③民族团结、一国两制 ④对外开放 ⑤政治生态 ⑥脱贫攻坚 ⑦生态环境 ⑧产业发展、红色传承 ⑨非公经济 ⑩从严治党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
|
5.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庵歌(节选)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注)此诗写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距唐寅科场遭诬仅六年。他看穿功名富贵的虚幻,遂绝意仕进,卖画度日,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生活。 1.前四句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请评析诗题《桃花庵》中的“桃”字。 3.下面诗中的“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与上文“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
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肉食者鄙”,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食肉之人之不善谋者,以肥腻之精液,结而为脂,蔽障胸臆,犹之茅塞其心,使之不复有窍也,此非予之臆说,夫有所验之矣。 诸兽食草木杂物,皆狡黠而有智。虎独食人,不得人则食诸兽之肉,是匪肉不食者,虎也;虎者,兽之至愚者也。何以知之?考诸群书则信矣。“虎不食小儿”,非不食也,以其痴不惧虎,谬谓勇士而避之也。“虎不食醉人”,非不食也,因其醉势猖撅,目为劲敌而防之也。“虎不行曲路,人遇之者,引至曲路即得脱。”其不行曲路者,非若澹台灭明①之行不由径,以颈直不能回顾也。使知曲路必脱,先于周行食之矣。《虎苑》云:“虎之能搏狗者,牙爪也。使失其牙爪,则反伏于狗矣。”迹是观之,其能降人降物而藉之为粮者,则专恃威猛,威猛之外,一无他能。世所谓“有勇无谋”者,虎是也。予究其所以然之故,则以舍肉之外,不食他物,脂腻填胸,不能生智故也。然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其说不既有征乎?吾今虽为肉食作俑,然望天下之人,多食不如少食。无虎之威猛而益其愚,与有虎之威猛而自昏其智,均非养生善后之道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澹(tán)台灭明:孔子弟子,复姓澹台,名灭明,东周时期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是匪肉不食者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B.何以知之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予究其所以然之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则以舍肉之外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考诸群书则信矣。 (2)其说不既有征乎? 3.为什么作者希望天下人吃肉“多食不如少食”?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因。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未来十年,新科技将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袁于飞 三年前,当新年的阳光打在你我的脸上,我们谈的是“温暖的科学”。今天,坐在2020时代高速列车上向窗外的未来远眺,我们相信新科技的力量。如果说,科学是我们头顶的星辰,那么新科技是光,将照亮未来的路。 刚过去的2019年,很多行业据说进入了冬天,但从世界范围看,新科技的春天从未远去,5G、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带来的新世界日新月异。 2019年,对中国来说,5G元年、北斗开启全球服务、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落地,都在展现新技术变革的力量:“5G元年”的开启,不仅是几大运营商获颁5G牌照,中国已经有超过8.6万座基站开始发射5G信号,20多款5G手机开始发售,各大运营商的5G套餐也开始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过去的一年,我国实施了7箭10星高密度发射,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基于北斗的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应用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落地,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出口到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区块链技术也在这一年被大众所熟知,相关产业也加速落地,给农业、医疗、金融等各行业带来可喜的变化。 2019年,关于新科技,中国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被记录。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19年当选院士名单中,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入选。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被誉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营迎客。运用了无人驾驶、5G等新技术的我国首条智能化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回顾这一年,新科技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是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技术创新的智慧。在古代,中国科学家在农业、印刷术、医学等方面领先于世界,来自中国的技术进步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面貌。比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节省人力、材料,又加快了印刷速度,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在现代,袁隆平矢志研究杂交水稻,引领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革命”,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而屠呦呦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新药。 回首过去10年,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新科技带来的生活改变。十年之前,我们还弄不清什么是移动互联网,还不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区块链,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都是新鲜事物。十年之后,这些新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柴米油盐。 如今,新科技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人工智能已经使机器不仅能够识别声音、面部表情和情绪,还能解读语音、手势、眼神接触,对复杂的言语和非言语提示做出适当反应,“刷脸”和与机器人互动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现在,中国网民的数量走向饱和、流量红利的时代结束,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正跟各行业深度融合,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新技术加速应用的大时代背景下,数据已经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跟你我的信用息息相关。举个例子,一个创业者,已经不需要各种实物抵押向银行货款,小微企业或个体提供一些数据就能获得资金支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而放眼世界,更多的新科技让人们欣喜,可生物降解塑料、智能肥料技术、第四代新型核能、大规模储能技术、治疗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新靶点、先进的食品跟踪和包装技术、社交机器人、远程协同、以金属为材料的微型透镜、以DNA为载体的数据存储技术;灵巧机器人、早产预测、肠道显微胶囊、定制癌症疫苗、人造肉汉堡、可穿戴心电仪、无下水道卫生间以及流利对话的人工智能助手等新技术,无一不在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无一不让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 当然,新技术带来的新世界并不完美,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产生隐私安全、社会伦理等问题的困扰。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坐在2020年代的列车上,我们没有理由对未来充满悲观;因为我们智慧的头脑并没有变得愚钝,我们对新技术的热情,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没有衰退。我们应该像十年前那样笃定,充满自信,昂首前行,相信新科技带来的变革,拥抱新科技带来的温暖,相信更加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相信更加美好的世界即将到来。 如果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去看,世界经济的大海,永远在那里,只是有时风平浪静,有时风狂雨骤。在这个即将过去的冬天,我们依然可以相信,新科技是世界的语言,能让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和热情,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能让我们和全人类走向光明的未来! (选自2020年1月2日的《光明日报》) 1.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中国的新科技成果涉及哪些方面? 2.文章第5段提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原文谈一谈最后一段的语言特色并分析。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炊烟是村庄的一张脸 代廷晴 孩子渐渐长大离家,故乡的炊烟依旧袅袅盘绕。无论离家多远,看到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我对炊烟有一种无师自通的辨识能力。 灶里烧的是生柴,房顶上的炊烟便色黄而浓稠,如果烧的是干柴,炊烟则是稀薄的淡蓝。刚生的火,冒出的烟是厚密的。火愈烈,则烟愈淡。火燃得最旺的时候,炊烟渐淡至无。我甚至可以从炊烟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锅里是要煮米了还是要炒菜了。煮米的时候,火不需太大,灶里的柴也不需要时时攒动,炊烟是清淡而平和的。炒菜的时候,火得猛一点。女主人便会攒一下灶里的柴,房顶上炊烟浓浓地涌一下、漾开去,有时在瓦上平伏着、盘绕着。 我还可以从炊烟的方向来判断天气。炊烟直直地上升,便是天朗气清。炊烟本来连着几天朝一个方向,有一天它突然变了,那天气一定会变化。有时炊烟在房顶上转来转去,像一个气急败坏的人,东扑一下西扑一下,那天气也就是阴晴不定的。 我那时是一个寡言的寂寞孩子。在某一种氛围中浸泡的孩子,会习得一些奇怪的能力。戴家的烟囱里的烟色偏蓝,是用杉树丫枝发的火,他家屋后的杉树蓊郁成林。干的杉树丫掉下来,掉在地上,或者挂在别的树枝上。披针形的叶极易点燃,只一根火柴便能引起,发出清脆的噼啦声,像一串声音温柔的小鞭炮。 夏家的炊烟偏灰,是用干松针发的火。他家屋后那座山是整个田家沟最高的山,里面都是松树,相传以前有道人在山上修行。我用了大半天时间爬上山顶,却发现松林除了几块断碑卧在厚厚的松针下,别的什么也找不到。 廖家的炊烟没有特色可言,也可以说是最有特色的,时浓时淡,时黄时黑。时间上也没有规律,像他家忽笑忽骂、整天唠叨的女人。他家女人是见什么都捞来生火的:油菜杆、葵花杆、干竹枝、干栎树叶。 炊烟是村庄的一张脸。如果一家的女人比较懒,他家的炊烟便燃得迟。勤快的女人,炊烟都是早的,他们家的烟囱里,却鲜有浓烟,他们家既不烧湿柴,也不在大家都已经开始做饭或都开始煮猪食的时候才生火。自家的男人在地里干活回来,看到炊烟,是甜蜜和骄傲的。 即使我妈头天晚上跟我爸吵架,她第二天也依然早早起来升起灶火;如果她生病了,也会叫我们起来,先把灶火生上。她认为没有烟火气的人家,是衰败的征兆。 我大伯常年鳏居,第一个儿媳妇进门后,他尽可能地笼住一个大家不分开,像房梁上那桶热闹的蜜蜂,不让分桶。第二个儿媳妇进门数月后,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剧烈争吵,第二天早上烟火不起。我大伯长叹一口气,答应分家。 分家那天早上,我大伯站在院坝里,看到,两个儿子家的炊烟次第升起。两股烟在空中时合时分,最终飘向天际,不知所踪。 大伯默默掉下两滴浑浊的老泪,走到新垒的灶门前,开始生火。但是烟不往烟囱里走,反从灶门口倒灌出来,不仅吹得大伯的泪水重又流下来,而且把他咳嗽的老毛病也引发了,他满脸通红地咳了好一阵子。 他那时还不知道,炊烟是注定要消失的物事。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下列句子中,描写炊烟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D.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2.从炊烟中,“我”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3.下列两段文字都是描写声音,简要分析它们在语言特色上的不同。 (1)披针形的叶极易点燃,只一根火柴便能引起,发出清脆的噼啦声,像一串声音温柔的小鞭炮。 (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足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选自陆定一《老山界》) 4.结合下面的文字,说说如何理解“没有烟火气的人家,是衰败的征兆”这句话? 5.谈一谈你对“炊烟是注定要消失的物事”的理解。
|
9. 难度:中等 | |
作文。 请以“感谢你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