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019衡阳)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2.诗人写“半卷红旗”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诗,从________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两军激战的惨烈,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悲壮气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怎么渲染战争场面的?请对其进行赏析。 3.本诗豪迈奔放,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2019淄博)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加线句子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请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2.请结合《赤壁》和《泊秦淮》的具体内容,分别谈谈作者是如何借“东风”和“商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B.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暗含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C.后两句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改写。 D.全诗叙事、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对历史的兴衰成败发表了独特见解,直抒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 2.“东风不与周郎便”一句中的“东风”是指____________,“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借物起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后两句论史抒怀做铺垫。 B.锈迹斑斑的“折戟”,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种前朝的遗物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写景做了很好的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借题发挥,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抱负却无从施展的无奈。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2.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旧”对比,表达了美景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 B.“夕阳西下几时回”借景抒情,生动形象地倾吐了词人满腔的沉郁。 C.“花落去”是伤春,“燕归来”是伤别,用象征的手法写景抒情,景中寓情。 D.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2.这首词的加线句子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加线的两句。 2.“夕阳西下几时回”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2019昆明)请具体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新词”“燕归来”“香径”等词语对主旨表达的作用。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2017漳州质检)下面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燕子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B.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C.“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词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 D.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2.加线句子被誉为“千古奇偶”。请从对偶的角度,简析其妙处。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写了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B.本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加线的句子。
|
1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请任选角度,赏析加线两句的妙处。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是一首美好的爱情诗,表达了一种诚挚、热烈、美好的情感。 B.“左右流之”“寤寐求之”两句中的“之”指代的内容不一样,前者指“荇菜”,后者指“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两句描写的是现实中男子与心爱的女子嬉戏的场景。 D.《关雎》运用一唱三叹的手法,反复吟咏,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2.这首诗以“关关雎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两个“悠”字。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为我们描绘了三幅优美的画面:雎鸠和鸣图,缠绵悱恻相思图,琴瑟悠扬、钟鼓和鸣浪漫幻想图。 B.“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也就是他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B.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萧瑟冷落的秋景图,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 C.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执着追寻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情感。在语言形式上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赋中见兴”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冬季,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迷茫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暗示了伊人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D.本诗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其内心的情感,充满了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加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
|
1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
1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子。全诗不见一个“思”字、“愁”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求之不得的焦灼。 B.“白露为霜”一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一句是写清晨霜露尚未蒸发完毕的情形。 C.“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蒹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充分表达了主人公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2.诗中的“________”字,将实景与想象结合,突出表现了男主人公的痴情,给人一种朦胧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
2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B.“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写出秋风声势之盛,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态,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C.第三节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侧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窘迫和他壮志难酬的愁苦之情。 D.前三节的层层铺叙,为最后抒情奠定了基础,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加线句子。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结合全诗,说说加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018厦门质检)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 B.“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连绵的特点。 C.“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D.“长夜”既指诗人笔下凄风苦雨的秋夜,又暗指当时动荡艰难的时局。 2.请对加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
23.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018宁德质检)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2.(2018厦门质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前两节的层层铺叙,为后一节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B.“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C.“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写出了诗人的衰老形态和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其中“倚杖”又与“唇焦口燥呼不得”相互照应。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诗,诗人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加线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