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眇眇(_____) 白薠(_____) 罾(_____) 芷(_____) 潺湲(_____) 庑(_____) 褋(_____) 搴(_____) 汀(_____) 酌酒(_____) 踯躅(_____) 祠堂(_____)
|
2. 难度:中等 | |
理解词义 (1)鸟何萃兮蘋中 萃:_________________ (2)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_________________ (3)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__________________ (4)塞上长城空自许 空: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难度:中等 |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4. 难度:中等 | |
判断题 (1)《湘夫人》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但从“九”可推知有两篇是后人之作而假托屈原之名。(_____) (2)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_____)
|
5. 难度:中等 | |
将下列诗句的空缺补充完整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两句诗。 (3)“__________, _______”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____________, ______”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罔薜荔兮为帷,____________。 (6)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 (8)《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
|
6. 难度:困难 | |
诗歌《湘夫人》的主人公最终相见了吗?那么,应带着怎样的情感朗读全文?
|
7. 难度:困难 | |
《拟行路难(其四)》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从哪句可看出?
|
8. 难度:中等 | |
《蜀相》中的“蜀相”指的是谁?从诗歌的题材上讲,这是一首什么诗?
|
9. 难度:中等 | |
《书愤》的题目如何理解?
|
10. 难度:困难 | |
下列对《湘夫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相恋者死生契阔、会合无缘。 B.“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凄清杳渺的秋景,构成了一个凄凉而惆怅的意境。 D.湘君幻想中的“爱的小屋”建在水底,用荷叶做房顶,香花满壁,紫贝铺地,具有芳香、洁净、神奇、美丽的特点。
|
11. 难度:困难 | ||||||||||
从文中看,湘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
12. 难度:困难 | |
对《拟行路难(其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行路难(其四)》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B.作者运用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髙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C.诗人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D.“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因为诗人即使大声呼吁,也于事无补。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诗歌,根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体会诗人的感情。
|
14. 难度:困难 | |
对《蜀相》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B.“映阶”,映照着台阶;“好音”,爱好音乐。 C.“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多次登门拜访的事。“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D.“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英雄”,这里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
15. 难度:困难 | |
这首诗标题为“蜀相”,为什么诗歌却从祠堂入手写起?
|
16. 难度:困难 | |
下列对《书愤》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一句与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可怜白发生”一句的情感相似。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 C.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 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悲愤也愈是强烈。因而这首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D.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上不断受到投降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使他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
17. 难度:困难 | |
尾联化用诸葛亮的典故,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