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中,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
A.禹
B.启
C.桀
D.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在推动“社会的大变革”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
改革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下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四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2)材料三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纵观世界历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改变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1)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的无线电收音机广告
(2)根据材料二,无线电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当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新动力是什么?
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兴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陆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请回答:
(3)唐朝时通过陆路到天竺(今印度)游学的著名人物是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富有创新精神。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4)材料四提到的“第五大发明”指的是什么?
在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不尽相同,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程也有相通之处。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
(5)材料五中的图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制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
图二郑成功接受荷军投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图二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哪里的史实?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于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注:在工业内部,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一五”计划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民主法制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一条款出自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哪部法律?
(4)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你怎样为民主法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5)请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在国际上产生什么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