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为文中加“     ”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B.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D.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而飞   怒:

(2)去以六月者也  息:

(3)怪者也    志:

(4)此亦飞之也  至:

3.翻译下列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原文,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

5.结合(乙)文简要分析斥鴳的形象。并说说比起(甲)文中的鹏,你更欣赏哪一种形象?

 

1.B 2.(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气息,这里指风 (3)记载 (4)极点 3.(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4.鹏程万里、鹏抟九天、万里鹏翼等。 5.斥鴳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所以斥鴳目光短浅。我更欣赏鹏。只有心怀远大的理想,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走出更美丽的舞步。如果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那么只能原地踏步,永远领略不到美丽的人生。 【解析】 1. 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据此可划分停顿为: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息,气息,这里指风。注意古义今义不同。 3.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海运:海水运动。苍苍:湛蓝。其,代词。极:尽头。 4.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根究原文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即可。如,根据“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可得:鹏程万里。根据“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得“鹏抟九天”。 5.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形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根据故事情节来分析。根据“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大鹏硕大无比;根据“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大鹏有崇高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而斥鴳不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由它“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可知它目光短浅,不能理解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说欣赏对象及理由时,围绕“鹏”和“斥鴳”的形象来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山”“白水”描绘了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

B. 借“浮云”“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C. 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

D.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分析“浮云”“落日”这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古典诗词内容凝练,语义丰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你所在班级开展了“走进汉字”和“漫步诗苑”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诗苑漫步)请写出一句含有“采”字的诗句,并说说诗句中的“采”字的含义,并说说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查看答案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8年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学校举办“我的低碳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1)在谈到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时,有同学提出:“什么是真正低碳?原始社会,住山洞,穿树叶,围兽皮,男耕女织,这是人类社会最环保的形态。只要进入社会化生产,低碳生活就很难实行。”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请阐述理由。

(2)现在许多人争做“低碳族”,他们认为过“低碳生活”是非常环保时尚的事。如果你的父母也想赶这个“时髦”,向你请教该怎么做,你会怎么说?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我们曾经读过他的代表作《基地》《三体》和《银河帝国三部曲》。

C.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虽有佳肴》选自《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魏学洢编纂的。

E.马克·吐温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篇小说《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等。

 

查看答案

填写思维导图

A. ____________(人物)  B. ____________(情节)

C. ____________(地点)  D. ___________(事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