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前四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后四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

B.首联中“别亦难”为全诗诗眼,后一句以“百花残”比喻美好年华将逝,渲染了黯然销魂的悲苦气氛。

C.颈联中“愁”“改”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状态;“寒”是男主人公心境的写照。

D.尾联的意思是“我俩相隔不远,可以经常互通音讯”。“青鸟”为抒情主人公的化身。

2.请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D 2.示例一:运用比喻、双关的修辞方法,用“春蚕”“蜡炬”比喻自己,用“丝”与“思”谐音双关,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及至死不渝的忠贞感情。示例二:运用象征手法,这两句诗表现了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解析】 1.“无多路”的意思是“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由此可知,D项中的“可以经常互通音讯”错误,且尾联中“青鸟”为信使的代称,而不是抒情主人公的化身。 2.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开篇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B.“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既写月,也写离人。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现了词人由心中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D.词的上片极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全词以消极郁结、伤怀难解的情绪作结。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又恐琼楼玉宇”妙在何处。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

C.颈联充满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2.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的,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情感变化。

3.请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进行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仕途的艰难以及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

2.《卖炭翁》中运用了多处对比,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辗”字既写出了雪天路难行,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2.请谈谈“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诗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