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借书...

作文

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例文: 在感恩中成长 小时候,感恩是什么?感恩是大人们所做的事;长大后,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份沉重的责任;而现在,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作为子女所必须做的……感受真情,学会感恩。感恩,小时候我从父母身上结识了感恩。 上幼儿园的我,无忧无虑,没有想过感恩究竟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如何去感恩。感恩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经常从身边听见“感恩”二字,却曾为仔细想过我需不需要感恩,但我从父母身上得到了答案。逢年过节,父母都要带我去看望独自在家中的奶奶。回家时,总能看见他们左手一箱牛奶,右手一盒补品,到了家中,奶奶从来不要做事,只等着爸爸妈妈来伺候。每当爸爸妈妈发现奶奶身体不适时,便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尽管奶奶笑着说没事,但爸爸妈妈也会坚持带她去检查,在那时,我明白了。我需要感恩。 作为子女,我们要向父母感恩;作为学生,我们要向老师感恩;作为社会一员,我们要向社会感恩……从此,我不再迷茫,我懂得了感恩。感恩,长大后我懂得了要去感恩。步入小学的我,总是为试卷上的一道又一道刺眼的红叉叉而烦恼,感恩早已抛之脑后,忘了是谁为了我而多了几缕银丝,忘了是谁为了我而多了几条皱纹,忘了是谁为了我而多了几分苍老……感恩已被我遗忘,我的脑海里不再有感恩。直到有一天,母亲用爱唤醒了我。我一直在家忙着学习,母亲一会儿为我倒水,一会儿为我扇风,一会儿为我准备食物,我不休息,她也绝不休息,但我却没有一丝感恩之心。她一直为我忙碌着,让我在学习时感到十分舒适。 当我休息时,她终于疲劳的躺在床上睡着了。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我的心海泛起了涟漪,感恩的想法涌上心头。从此,我不在疲于应付老师,虚假地去感恩,再也不会遗忘自己的责任,是母爱感化了我。感恩,而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去感恩。已是中学生的我,不再推卸作为子女的责任,而是学会了承担起这份责任。我会付出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10多年的养育之恩,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长大了。 长大的我,学会了为父母分担家务,学会了让父母不再操心,学会了用成绩来让他们开心。周末在家时,我不再一味地自顾自玩,而是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我不再玩物丧志,而是认真学习;我不再乱发脾气,而是心平气和……从此,我学会了感恩,不再无情。学会感恩,将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章。我在感恩中成长。 【解析】 本题是材料作文。这则材料的事例都源自语文教材,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印象深刻。其中材料的关键词是“成长”,可以从成长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等方面立意,展示对自我、生活、人生的思考和认识。《送东阳马生序》给人的启示,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孤独之旅》给人的启示,在人的成长过的程中,难免会有很多孤独,但我们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让我们更自信。《再塑生命的人》给人的启示,我们不应轻言放弃生命,每个人都会有结束生命的时候,但我们应该用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力量去报达赐于我生命的父母,对我关心的每一个人。据此提炼写作中心。比如:勤奋专一成就人生、不断实践实现梦想、艰难困苦磨炼意志、爱与关怀促人成长等等。写记叙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议论文,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眼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1.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2)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3.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

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2)______________

 

 

2.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3.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4.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二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知其

(2)《兑命》曰:“学半”

(3)知之者不如之者

(4)不习乎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上。

 

查看答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的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1)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

(5)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李辉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何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心志。

(6)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心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怀的优秀共产党员奔赴乡村,为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而奋斗(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填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