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

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有关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lO>I2>SO42—

B.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使淀粉变蓝

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B 【解析】 第一步中发生:NaClO+2KI+H2SO4═I2+NaCl+K2SO4+H2O,第二步发生:Na2SO3+I2+H2O═Na2SO4+2H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解答。 A.由NaClO+2KI+H2SO4═I2+NaCl+K2SO4+H2O,ClO-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由Na2SO3+I2+H2O═Na2SO4+2HI,I2的氧化性大于SO4 2-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强弱为:ClO->I2>SO42-,故A正确; B.由第二步反应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由第一步反应可知,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氧化为I2,淀粉遇I2变蓝,故C正确; D.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碘单质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所以氯气更能将亚硫酸钠氧化,而使氯水褪色,故D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对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是具有漂白作用。已知pOH=﹣lgc(OH-),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O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8

B.pOH=11时,ClO2-部分转化成ClO2和Cl-离子的方程式为:5ClO2-+2H2O=4ClO2+ Cl-+4OH-

C.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2)>c(ClO2-)>c(ClO2)>c(Cl-)

D.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HClO2)+2c(H+)=c(ClO2-)+2c(OH-)

 

查看答案

W、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WY可形成化合物W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低价氧化物与O3漂白的原理相同

B.Y的氢化物和W2Y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上述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X离子半径最小

D.工业上常用电解相应的盐溶液制备W、X的单质

 

查看答案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负对数值。如某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3)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中,pC(H)pC(OH)14

B.pC(H)5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C.pC(O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C(OH)b,则ab1

D.pC(OH)3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C(OH)5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位于同一主族,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的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X的弱

B.YXZW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W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D.四种离子半径最大的是Z

 

查看答案

Inorganic Syntheses(无机合成)一书中,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

A.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

B.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

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

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