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文告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该文告推动了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A. 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 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 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B. 中兔子: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C. 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D. 三只兔子所倡导的新思想,最终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下列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
B. 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C.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成果
D. 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功。“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导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
A. 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B. 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