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公民社会 【德】达仁道夫 公民的身份地位的确立标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公民社会

【德】达仁道夫

公民的身份地位的确立标志着社会的事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公民的身份地位本身还不说明自由已经立足其中的社会的种类。它是公民社会的一个要素,但是,公民社会要求满足其他的更为敏感的条件。

作为自由的媒介物的公民社会,有其专有的特征。

公民社会有很多的组织和机构,结构的多样性使人们能够在其中实现他们在各方面的生活利益。美国宪法的缔造者和《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之一詹姆斯·麦迪逊特别强调这一方面,因为“多数的专制统治”令他忧心忡仲。“一方面一切统治将从社会派生而来,并且保持对社会的依附,另一方面社会本身将分为如此之多的部分、利益集团和公民阶级,以至于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权利就几乎不会受到多数人出于利益而形成的联合的危害。”因此惟一的一个国教与公民的社会毫无关系;与此相反,若干独立于国家的教会则属于公民的社会。

这些组织和机构的自治,则保证了其可以独立于一个权力中心。凡是社区自治得到严肃对待的地方,乡镇的行政管理(自治管理)就能够变为公民社会的一部分。即使由国家财政拨款维系的机构,如大学,也能实行自治。诚然,毋庸否认,倘若自治建立在成员们自己的主动性上,而且一般也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之上,自治就会更加牢靠一些。中小型企业如同基金会、协会和联合会一样,也是公民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团体自治的渊源和形式是创建公民社会的一个中心主题,创建公民社会必须创造一些使这类社会能欣欣向荣的条件。

公民社会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与人的行为举止有关系。在这里我们遇到公民身份地位的另一方面,即公民个人的一面,也就是说,公民意识。在这个意义上的公民,并不问别人、尤其是国家能为他做些什么,而是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举止。有礼貌的、宽容的、无暴力的、刚直不阿——它们是描写公民社会成员美德的常用的字眼。

显然,公民社会是一切独裁权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专制的领主们充其量允许公民社会作为个人的“内心流亡地”。然而,这是违背公民社会的开放原则的。极权的统治者们憎恨公民社会更甚于憎恨其他的一切,公民社会抗拒他们的肆无忌惮、骄横狂妄。纳粹统治在德国的立足首先是一种反对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的斗争,包括反对公民社会的一些令人惊叹的方面,例如大学生联合会,或者有着固有的(自治的)荣誉习俗的贵族。反过来,这就是说,公民社会也许是惟一有效反对专制和极权统治的源泉。在现存的专制国家里,凡是存在着公民社会基本要素的地方,那里的反对派就强大。 (有删改)
1.请简要说明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2.请概述公民社会的要素。(6分)
3.为什么说“公民社会是一切独裁权力的眼中钉、肉中刺”?(6分)

 

1.(借公民身份地位的确立引出)首先指出公民社会要素的论题。 接着论述公民社会的三个条件(要素)。 得出公民社会是独裁权力的对立面的结论。 每点2分 2.公民身份地位的确立 社会结构的多样性 组织和机构的自治 落实到自身行为举止的公民意识 3.专制的领主们最多允许公民社会作为个人的“内心流亡地”,公民社会的开放原则与之相违背。 公民社会抗拒极权者的肆无忌惮、骄横狂妄。 公民社会也许是惟一有效反对专制和极权统治的源泉。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论证思路的能力,也就是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梳理文章思路就是弄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文章是怎样展开的。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 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答题思路:作者为了证明……..的观点,首先使用了…….的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么样的的分析,接着……最后……。关键要说明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或者先表明本段作者的观点,再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如果是对比论证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答,最后重申论点(原文基本上有)。本题可从提出论题,论证论题,得出结论的角度概括作答。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的分析能力。可根据文中语句的提示,分条概括作答。例如,第一段“它是公民社会的一个要素”一句中,“它”是指公民身份地位的确立;第三段“公民社会有很多的组织和机构,结构的多样性使人们能够在其中实现他们在各方面的生活利益”;第4段“这些组织和机构的自治,则保证了其可以独立于一个权力中心”;第5段,“而是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可根据这些语句提炼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公民社会是一切独裁权力的眼中钉、肉中刺”所在语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答题区间在最后一段,可从“公民社会是一切独裁权力的眼中钉、肉中刺”这句话的后文筛选出关键词句,提炼性的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远离村人

刘亮程

⑴我每天的事:早晨起来望一眼麦垛。总共五大垛,一溜排开。整个白天可以不管它们。到了下午,天黑之前,再朝四野里望一望,看有无可疑的东西朝这边移动。

⑵这片大野隐藏着许多东西。一个人,五垛麦子,也是其中的隐匿者,谁也不愿让谁发现。即使是树,也都蹲着长,躯干一曲再曲,枝桠匐着地伸展。我从没在荒野上看见一棵像杨树一样高扬着头、招摇而长的植物。有一种东西压着万物的头,也压抑着我。

⑶有几个下午我注意到西边的荒野中有一个黑影在不断地变大。我看不清那是什么东西,它孤独地蹲在那里,让我几个晚上没睡好觉。若有个东西在你身旁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了,你或许一点不会在意。有个东西在你身边突然大起来,变得巨大无比,你便会感到惊慌和恐惧。

⑷早晨天刚亮我便爬起来,看见那个黑影又长大了一些。再看麦垛,似乎一夜间矮了许多。我有点担心,扛着锨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穿过麦地走了一阵,才看清楚,是一棵树。一棵枯死的老树突然长出许多枝条和叶子。我围着树转了一圈。许多叶子是昨晚上才长出来的,我能感觉到它的枝枝叶叶还在长,而且会长得更加蓬蓬勃勃。我想这棵老树的某一条根,一定扎到了土地深处的一个旺水层。

⑸能让一棵树长得粗壮兴旺的地方,也一定会让一个人活得像模像样。往回走时,我暗暗记住了这个地方。那时,我刚刚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我已经放任自己像植物一样去随意生长。我的胳膊太细,腿也不粗,胆子也不大,需要长的东西很多。多少年来我似乎忘记了生长。

⑹随着剩下的活儿一点一点地干完,莫名的空虚感开始笼罩着草棚。活儿干完了,镰刀和铁锨扔到一边。孤单成了一件事情。寂寞和恐惧成了一件大事情。

⑺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而它们——成群的、连片的、成堆的对着我。我的群落在几十里外的太平渠村里。此时此刻,我的村民帮不了我,朋友和亲人帮不了我。

⑻我的寂寞和恐惧是从村里带来的。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

⑼就像一粒虫一棵草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其他的虫、草不知道。

⑽一棵树枯死了,提前进入了比生更漫长的无花无叶的枯木期。其他的树还活着,枝繁叶茂。阳光照在绿叶上,也照在一棵枯树上。我们看不见一棵枯树在阳光中生长着什么。它埋在地深处的根在向什么地方延伸。死亡以后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⑾一个人死了,我们把它搁过去——埋掉。我们在坟墓旁边往下活。活着活着,就会觉得不对劲。这条路是谁留下的,那件事谁做过了,这句话谁说过,那个女人谁爱过……

⑿我在村人中生活了几十年,什么事都经过了,再呆下去,也不会有啥新鲜事。剩下的几十年,我想在花草中度过,在虫鸟水土中度过。我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或许村里人会把我喊回去,让我娶个女人生养孩子。让我翻地,种下一年的麦子。他们不会让我闲下来,他们必做的事情,也必然是我的事情。他们不会知道,在我心中,这些事情早就结束了。

⒀如果我还有什么剩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一棵草的事情,一粒虫的事情,一片云的事情。

⒁我在野地上还有十几天时间,也可能更长。我正好远离村人,做点自己的事情。
1.文中两次出现了 “一粒虫”“一棵草”,请分别谈谈这组意象在两处的含义。(4分)
2.请赏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6分)
3.请概述本文的情感脉络。(4分)
4.有人称刘亮程的散文体现了“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请探究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乘骐骥以驰骋兮,                。(《离骚》屈原)

(2)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3)荡胸生层云,             。(杜甫《望岳》)

(4)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7)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贺《致酒行》)

(8)子曰: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诏芳亭赠坐客①

【宋】叶梦得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恨无羯鼓打梁州②。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注】①作者自注云:“去岁中秋,南山台初成,与友连三日极饮其上,尝作《临江仙》三首。今岁复会诏芳亭。” ②梁州,即《梁州曲》,又称《霓裳羽衣曲》。

(1)请结合上阕分析“恨”字包含的情感。(2分)

(2)请赏析结句“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4分)

(3)有人评价叶梦得晚年词“雄杰”,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亡室沈安人传

【明】叶绍袁

沈氏名宜修,字宛君,宪副沈公长女。八岁丧母,即能秉壶政,以礼肃下,闺门穆然,从父少参公甚异之。公与先大夫同籍,雅深厚,语先大夫曰:“家季玉(宪副沈公字)有女,母亡而条条媞媞如也,长必贤,是有贵征,曷以字若子?”先大夫喜甚,即为余缔缨褵之盟焉。

十六岁,於余。余少时不甚居家中,即居家中,亦不敢一私入君帏。非太宜人命,寒篝夜雨,竹窗纸帐,萧萧掩书室卧耳。盖太宜人止余一子,且又早孤,然爱深训挚,以慈闱兼父道焉。即通籍后,余夫妇夔夔斋栗,三十年一日也。君因太宜人不欲作诗,遂弃诗,清昼虚寂,兀兀为余录帖括耳。时家季若与余比卢而居,同席而学。余文,妇书之;季若文,亦其妇书之,兄弟相对语此,亦贫士一乐。今我两人俱幸成进士,徼半通之纶①,荣施及妇,而两妇俱于一岁中相继沦韵,天欤?何哉?

有友人计营一椽,私筹于余。余曰: “我母严,我弗敢言,当谋诸妇耳。”试与之言,君曰:“贫友以告急而不能周,愧也。”即脱簪珥鬻数十金予之。余曰:“去此,君箱箧俱空,宁无怨色?”君曰:“恒少君②鹿车布裳,固自可,君何弗及鲍宣?”余喜谢曰:“异日当以翟冠翠翘,霞裾珠帔报若德耳。”君笑曰:“我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且既委身君,又云何报?”

    君待人慈恕,持己平易,下御婢仆,必为霁容善语,即有纰缪,悉洞其情之所在,故无撄和之怒,亦无非理之谴。岁荒于潦,佃者相告,余于常额外倍加减去,君更命主计者,改置小量收之。君仁心卓鉴,诸如此类。

往时余所从贷之家,以贷久不偿,恐又复言贷,尽塞耳避走,故自赋归来,仅仅徵藉数亩之人,君或典钗篦佐之,入既甚罕,典更几何?日日益罄,则挑灯夜坐,共诵鲍明远《愁苦行》,笑以为乐。君语我曰:“慎勿忧贫,世间福已享尽,暂将贫字与造化籍手作缺陷耳。”然哉然哉,浸寻三载,家祸频仍,君亦随以身之。嗟乎!安得宛君而更与我语贫也。岂不悲哉!

自两女亡后,拾草问花,皆滋涕泪,兴亦尽减矣。甲戌春病起,犹为尼德安书《西方庵碑文》,遒逸端整,其耽情翰墨如此。拟乙亥秋,书《楞严经》,资太宜人冥福,适遂遘疾,疾竟不起也。九月四日,犹与余对谈,但稍气弱耳。至子夜,息如睡者。须臾,侧卧而逝,不作儿女子片言也。伤哉!

    叶子云:荀奉倩云:“妇人才德皆不必论,故当以色为主。”余之伤宛君,非以色也。然秀外惠中,盖亦雅人深致矣。(有删节)

【注】①半通即“半印”,下级官吏所用印符;纶:指头巾。 ②恒少君:前汉鲍宣妻恒少君,装送资贿甚盛,宣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少君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与先大夫同籍 ,雅深          契:交情        

B.十六岁,於余                     归:出嫁

C.悉洞其情之所在                   原:推究

D.家祸频仍,君亦随以身           殉:殉情
2.下列句子中,都直接表现沈氏“雅人深致”的一组是    3分)

八岁丧母,即能秉壶               兀兀为余录帖括耳

君何弗及鲍宣                     君更命主计者,改置小量收之

共诵鲍明远《愁苦行》,笑以为乐    拾草问花,皆滋涕泪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不希望沈氏作诗,沈氏于是放弃了作诗的爱好,一心为“我”抄录科举应试的文章,后来“我”中了进士,可是沈氏还没怎么享福就去世了。

B沈氏变卖了首饰后让“我”拿去周济朋友,当“我”许之以日后的荣华富贵来感谢她的时候,她认为夫妇之间,帮助是本分,勿要提报答。

C沈氏体恤水荒年租户的收成不好,在看到“我”对租户减租以后,更是告诉收租的人,改小容器来称量收租,可谓宅心仁厚。

D.自从两个女儿过世,沈氏生活兴致大减,有一次抄写《西方庵碑文》和《楞严经》为母亲偷偷祈福,染上疾病竟一病不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必贤,是有贵征,曷以字若子? 3分)

2)盖太宜人止余一子,且又早孤,然爱深训挚,以慈闱兼父道焉。(4分)

3)君或典钗篦佐之,入既甚罕,典更几何?(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5分)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2

2)这幅漫画想要表达怎样的期望? 3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