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1.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2.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 1.试题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诗歌的情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感,二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本题已经把情感告诉考生——愁,要求概括其原因,且目标是中间两联。“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乾坤迮”,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遒”,迫近,中年多病时光迫近,这是二“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战事不断,这是三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四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名娃:西施。残霸:吴王夫差。酸风:刺骨的寒风。时靸双鸳响:相传吴王筑响廊,西施穿着木屐绕廊而行,发出响声。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片前三句从空间入笔,描绘天空辽阔浩渺之景;从时间着笔,感慨不知何时青天坠落的长星幻化出灵岩山。

B. “腻水染花腥”,写宫女的脂粉流入河水,使夹岸的花沾染了腥味。“腻水”语出杜牧的“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C. 吴王沉醉酒色,范蠡清醒身退,二者形成对比,隐含了对时政的讽喻,也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D. 词人登临灵岩山,凭吊吴宫古迹。上片侧重对古迹的描写,下片转入对古事的评论,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慨。

2.前人评论此词“上片写景虚以衬实,下片抒情悲而能壮”,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蜀府将(注)

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逄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原题下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指公元829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年前的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诗中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效忠国家的气节。

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了蜀府将的精湛武艺。

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府将被闲置冷落的遭遇。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相关语句比较二者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注)

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离开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别离,描述兄弟的惜别之情。“倍黯然”三字,既含万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开启下句。

B.颔联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既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又隐含着自己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

C.颈联前句写山,后句写水,借景抒情,遥想宗一此去路途遥远,充满坎坷艰辛,表达出诗人对舍弟此去的担忧和关切。

D.尾联运用想象,以虚写实。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烟”字写出梦境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2)人们普遍认为柳宗元的这首诗是一首“伤别并自伤之作”。请结合全诗谈谈哪里体现了柳宗元的“自伤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在今湖南省长沙市附近。②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1)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处,又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

C.颈联借景抒情,描写诗人送两位友人远去,不道眼前,反说去处,“秋帆远”“古木疏”意境较为狭浅。

D.尾联中的“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指在圣明的朝代,会多多沐浴皇恩,点明两位友人的处境不久即会改变。

(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