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过 90 分钟苦战,中国男...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过 90 分钟苦战,中国男足在主场 2:0 兵不血刃地战胜卡塔尔队,奇迹般地登上了世界杯 预选赛亚洲区 12 强赛的末班车。

②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③参加第三届“黄河文化杯”全国美术创作大赛的艺术家们着手成春,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呈现给大家。

④在互联网时代,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已成为公民基本权利,因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对公众质询绝不能虚与委蛇,而要直面间题,承担责任。

⑤这虽是一套知识点极为密集的大型专业图书,但并非大而无当,我们还是从繁杂的知识网络体系里找到每个疑难问题的答案。

⑥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形成原因,从历史文化、审批政策,到市场运作等方面不一而足,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越是封闭的小区越安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⑥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台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①兵不血刃:武器上没有沾血。指没有经过激战就取得了胜利。经过苦战不能说兵不血刃,不台逻辑,使用不当。 ②东鳞西爪:意思是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使用正确。 ③着手成春: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此处望文生义,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④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此处指敷衍应酬,使用正确。 ⑤大而无当: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⑥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使用正确。 ①③⑤不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带  调  假公私   光风

B.  入  湖光滟   横征暴

C.悟  弱  绵悱恻   涎欲滴

D.  寒  海桑田   踉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的好局面。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 是:_______

(4)《岳阳楼记》中描写了“_______”这一在春和景明的时节里,洞庭湖鸟飞鱼跃的活泼场景。

(5)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______”。(《出师表》)

(6)《行路难》一诗中引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的句子:_______

(7)《离骚》中“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感慨自己虽然喜好美德而自我 约束,但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斥的无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

严蕊①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①严蕊,字幼芳,天台营妓。因政治斗争被牵连入狱。狱中虽被鞭笞,但不妄诬他人,气节 为时人赞许。后主审官员令其作词自述冤情,遂有此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似”字反映出作者对“前缘”既不得不承认又有所怀疑的迷惘,勇敢直白地表达了对这种官妓制度的控诉。

B.作者借花开花落皆不由己来暗示自己俯仰随人的悲苦命运,而将主审官员比作护花的东君,也暗含祈求怜惜之意。

C.“去也”两句,一去一住,一正一反,一曲一直,表达了自己不恋风尘,愿离苦海的愿望。

D.此词虽是一首在长官面前自陈衷曲之作,但表达方式极为巧妙,既引人同情又不失尊严。

2.全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 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 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 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 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 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 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 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B.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 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C.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D.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隋、唐时,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B.集贤院,官署名。唐代开元中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至宋代,设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称为三馆,掌理秘书图籍等;集贤院置大学士,由宰相兼领,并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官。

C.夷狄,古称北方部族为夷,东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汉书· 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再如王安石《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D.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有仆射称谓。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B.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

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

(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泣血的杜鹃

①《红楼梦》是一首诗,一首酝酿、积累了数千年,而由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大师最终写就的 瑰丽而凄怨的诗篇。随着诗篇末尾宿命般的残缺与悲剧的落幕,天地似为之易色,草木亦为之同 悲,一个经历了繁华与苦难、坎坷与艰辛的伟大心灵发出了余韵悠悠的沉重叹息。在《红楼梦》 中,作者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才华与诗情画意,以杜宇啼血般的笔调和珠圆玉润的辞句,精心 结撰了一个艺术世界,在这里,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流动着中国 古代诗歌的节奏旋律和精神气韵。

②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再一次感受和审视黛玉形象时,黛玉已然不单纯是一位美丽多情、敏 感善良、富于诗人气质与才情的少女形象,也不仅仅是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某种本质与 规律的典型,而是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化厚重负荷的一个永恒的诗性象征,一种富于典型意义的 审美境界,从这一形象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许多文士淡淡的背影。

③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精神传统的传承者与批判者,我们是以特殊的心境来感受和面对黛玉形 象,感受她和她的创造者所感受到的一切的。实际上,当我们面对和审视这一形象时,我们也是 在面对和审视我们自己的心性,面对和审视从古到今的中国诗人那心灵跋涉的漫漫长路及审美精 神、审美实践的悠悠旅程。

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 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 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似乎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从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则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 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 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比起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

⑤《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 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 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鹃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鹃便是曹雪芹, 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 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 于《红楼梦》。

⑥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 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⑦《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将第一回中“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撰的《陶庵梦忆·自序》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这里有几分忏悔、反语、不平,有几分无奈、自嘲、自傲。“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语并非《红楼梦》中那块被女娲遗弃的不能补天亦不能自由行动的顽石的伤心哀叹,而是作者 的愤世之语、牢骚之语,是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的伤心之语,是冷眼观世、白眼看人的狂傲之语,是洞察古今、彻悟人生的佛道之语。总之,《红楼梦》是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

(选自红学馆《黛玉形象:中国古典诗史最后的象征者》,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一首酝酿、积累了数千年,而由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大师最终写就的瑰丽而凄怨的诗篇,黛玉则是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化厚重负荷的一个永恒的诗性象征。

B.“离恨天”“灌愁海”等名目、“元”“迎”“探”“惜”的谐音、“绛珠”“紫鹃”的寓意都证明《红楼梦》是一曲悲歌。

C.当我们面对和审视林黛玉这一形象时,也是面对和审视从古到今的中国诗人心灵跋涉的漫漫长路及审美精神、审美实践的悠悠旅程。

D.林黛玉是曹雪芹半生中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化身之一,作者写林黛玉,无非就是想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

2.联系全文,泣血的杜鹃指的是谁?为什么?

3.作者说《红楼梦》是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联系全文谈谈自己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