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要系统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这些根本性问题,有利于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任务,有利于统--思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法治上的共识,排除和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简述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材料 为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发布“民企28条”,民营企业倍受鼓舞。作为民营经济的大省——浙江,于2020年1月16日,经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对中央决策进一步细化落实。2020年2月1日,《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省级层面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为了广泛听取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黎明带队赴绍兴、丽水,分南北片区听取省人大代表和在浙全国人大代表中民营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其中省人大代表、浙江省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的提案,多次涉及民营企业财产权保护的内容。省政协也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其中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长期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他在调研中了解到,民营企业最希望法律法规起到“鼓励发展”和“维护权益”的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的。
材料 新型肺炎考验中国,也考验着基层的防疫体系与社会治理能力。社区作为防疫抗疫工作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个别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却在疫情期间集中爆发,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社区基层组织悬浮,居委会行政化色彩过浓,甚至个别成员由辖区街道直接安排委任,造成居民不满;基层社区作为治理体系末梢,需要应对自上而下的不同部门的大量检查、督查、评估,不仅要承担各种自上而下的目标任务考核压力,还有各种评比、创建活动,基层干部在应付各种检查、做表格、想方设法搞特色耗费大量精力。第二,城市社区面对大量陌生、流动的社区居民,工作日常时期疏于联系群众,乃至放弃群众路线,导致大疫当前,居民不仅没有团结起来共同抗疫,还存在各种互相不理解乃至拆台。长期的疏离,也使得群众主动参与意识淡薄,居民自治难以激活,疫情当前社区居委会还是倾向于包办一切,而事实上又力不从心,无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针对上述问题谈谈如何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疫情防控工作时,始终突出强调了一个重要原则——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绝不能因费用问题耽误患者救治”……一项项重要部署,体现着对每一个患者的关怀,也彰显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最高位置,这是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每次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是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最紧迫的工作、最重要的要求都是全力救治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B.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主体
C.法治社会决定着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方向
D.只要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
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的是( )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
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④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