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在某个场景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在某个场景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法国医生弗朗伦斯•可尔诺第一次用“记忆错觉”描述这一现象,同时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现错觉等形式出现。

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信息的来源。熟悉感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身处在与曾经看过的某部小说或电影中描写的场景类似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小说或电影,但脑子里还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临床医生们则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感官接受到信息后,总是先把记忆存储到缓存区内,而“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是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当前信息存到了历史记忆中,在看着眼前的事物时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人们产生好像在以前就发生过的错误感觉。

记忆错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命令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而仅仅用记忆存储失误来解释,显得过于简单了,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

此时,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记忆错觉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的一种“全息摄影错觉”造成的。所谓“全息摄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碎,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照片的整个图像。就好像一面完整的镜子打碎后,每一个碎片依然可以映出同完整镜子一样的头像。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完整资讯,通常是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并且隐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中。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气味、声音、灯光等,都可能会诱使我们造成错觉,仿佛以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境况一般。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里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感。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过上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最低。

 

1.以下各项对“记忆错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忆错觉是指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的现象。

B.记忆错觉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C.记忆错觉是一种让人产生快乐的新奇体验,它向人们展示了大脑世界的复杂和迷人。

D.记忆错觉很可能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中发生了“全息摄影错觉”而造成的。

2.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人们不一定会产生记忆错觉。

B.陌生环境中隐藏着的气味、声音、灯光等将可能诱使人们产生记忆错觉。

C.在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和外界相关的元素时,将可能产生记忆错觉。

D.陌生环境中的气味、声音、灯光等元素将促使与以往相似的情境的出现。

3.根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较高,而当人们过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就会消失。

B.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经常产生记忆错觉的现象,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

C.因为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所以临床医生们对记忆错觉的产生原理解释得过于简单了。

D.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的完整资讯,通常隐藏得很深,藏在人们大脑的潜意识中。

医生的解释是不恰当的。

 

1.C(原文并未说是“快乐的新奇体验”) 2.B(A项,“不一定会产生”错,应该是“一定不会”。C项,并不需要“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的参与。D项,应该是“陌生环境中的气味、声音、灯光等元素将促使记忆错觉的出现”) 3.C(A项,“它就会消失”错误,应该是“逐渐降低”。B项,“经常”无中生有。D项,“通常”这一词语应该放在“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的完整资讯”的前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河流大浪淘沙,所以注定有一些东西远远地离我们而去;当今时代泥沙俱下,当今社会鱼龙混杂,所以我们注定要远远地离开一些东西。

    请以“远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近来。公安机关和体育主管部门高举法律利剑,依法严厉打击足球界参与“假球赌球”的违法犯罪人员广大球迷和社会各界对中国足球能否就此重生正拭目以待

B.一向以质量优异,做工精细著称的丰田汽车在美国遭遇多起投诉,其产品信誉已受到严重影响,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看来即便是名牌产品也会出问题。

C.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结束后,裁判判定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韩国队犯规,中国队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了这枚梦寐以求的金牌,实现了新的突破。

D.除夕之夜,曾风靡一时的小虎队又回来了,白色的西装,熟悉的旋律,充满青春活力的造型,魅力不减当年,很多观众百感交集,听着唱着,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低碳           墨守成规          合(qiè)       心如意(chèn)

B.喧闹           对簿公堂          热(zhì)       虎作帐(wèi)

C.臆造           矫揉造作          丝(qiān)      呱坠地(gū)

D.蛰伏           名不副实          闻(fēi)       然回首(m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尊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尊贵庄严。②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什么是尊严?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我们也可以循此理解尊严:从满足动物性的生理、安全需求,到实现社会性的社交、尊重需求,再到达成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需求,每一层次需求的满足,让人获得不同层次的尊严。这样的尊严,来自于外——物质的保障、他人的尊敬,也来自于内——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周平《 人民日报 》(2010年3月18日06版)

在2010年全国政协会议现场,双目失明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佳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她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更多跟我境遇类似的人,继续有尊严地生活在阳光之下。”1992年,杨佳因视神经病变双目失明。18年来,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克服种种困难,重返讲台,用行动证明自己依然是一名出色的大学教师。2000年,37岁的杨佳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仅用一年时间,就以全院最高分获得MPA学位。2008年,在担任北京奥组委专家顾问期间,她创建了志愿者对外交流的“NP3S”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2009年2月,当选为联合国权利公约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国赢得了应有的话语权。她还当选“2009中国职业女性榜样”。

要求以“尊严”为话题,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测试

 

查看答案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2010年3月27日晚8:30—9:30熄灯一小时,以此表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的态度和决心。请写一段话,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此活动。要求突出活动特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连贯,50—70个字之间。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