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冬寒夏凉,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谷地形平坦开阔 B.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稍高

C.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D.降水丰富,灌溉水源足

 

下列四个选项中,描述西北地区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 B.重要的草原和高山草场牧区

C.从西往东草原过渡到荒漠 D.独特的高原气候,以“高寒”著称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土壤因素

 

我国南方的主要农作物有(   )

A.水稻、油菜 B.小麦、大豆

C.水稻、甜菜 D.小麦、甘蔗

 

下列几组地形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

B.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南丘陵

 

北方地区的居民主食为

A.大米 B.小米

C.面食 D.玉米

 

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脉往往成为地形区的分界线,在下列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山脉

西侧

东侧

大兴安

______

______

山脉

北侧

南侧

秦岭

______

______

 

从我国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的大体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地形区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2)从河流的流向看,我国地势______,并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对气候有利的方面是:______,对水能资源有利的方面是:______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分两支,⑥地主要受___季风的影响,来自____洋,温暖___,可影响到随州地区。⑦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

(4)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高原(填地形区名称),这里终年冰川广布,雪山皑皑,影响这里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高原(填数字),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

 

有三吨柑橘要从长江三峡地区运往湖北随州,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路

 

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现象是(   )

A.修水库及堰塘 B.南水北调

C.浪费水和水污染 D.修建水电站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对应错误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旱灾害 B.华北平原——泥石流多发

C.台湾省——地震多发 D.内蒙古自治区——多沙尘暴

 

    读我国南方某山区人地关系景观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该地居民因地制宜修筑了梯田,下列不能体现修筑梯田作用的是(   )

A.防止山体滑坡 B.增加耕地面积 C.防止水土流失 D.防治水污染

2.森林、草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地山上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

①防风固沙 ②吸烟滞尘 ③保持水土 ④涵养水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读我国三省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学习地理要做到“脑中有图”,形象记忆有利于我们牢记一些地理事物,如图为三省轮廓组合在一起像一名警察,从北到南依次是(   )

A.鄂、湘、粤 B.川、黔、桂

C.豫、鄂、赣 D.苏、浙、闽

2.我们家乡随州市在全国、全省的位置,要做到“图在脑中”,例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时就应知道,随州位于湖北省的(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中北部 D.西部

 

仔细阅读下列组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____高,联系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名称为__________

(2)乙图为某地某天的天气预报图,这一天该地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该地这一天的日较差为_____℃。

(3)有人说丙图所示地区有季节经常发洪水,那么发洪水的季节应该在______

(4)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洲。

(5)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

(6)由甲图中降水的分布可以看出,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主要是受_______ 因素影响。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_____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_____

(2)图中A点地形部位名称为________,B点海拔为_____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应大于_____米。

(3)量得图上甲乙两地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甲乙两地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米。

(4)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是丙河的支流,该支流应位于_____处。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当地球运动到D处时,我国的日期大致是____________

(2)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此时北极出现______现象,南极出现极夜现象。

(3)当地球运动到B和D处时,十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十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4)我县中小学今年期末考试时(1月9日-10日)地球运动最接近图中_____处;当我们正在考试答题时,身在美国纽约的杰克小朋友处在_________(白天或黑夜),这是由于地球的______引起的。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是先慢后快 B.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比较均匀

C.世界人口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D.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原因是(   )

A.劳动生产方式不同 B.聚落的建筑方式不同

C.聚落的建筑材料不同 D.聚落的所在地不同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下图为黄老师手机上十堰某段时间的天气截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用手机看天气预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上图显示十堰市周日的天气状况为(   )

A.晴天 B.阴天

C.下雨 D.多云

2.截图中从星期六至星期一,十堰的日温差趋势是(   )

A.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变小再变大

 

    读下面以南极为中心的极地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有关A、B两点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

A.点A(90°E,0°) B.点A(90° W,180° )

C.点B(135° W,23.5°S) D.点B(135° E,23.5° N)

2.关于A、B两点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西半球 B.B点位于北半球

C.A点在B点西北方向 D.B点位于寒带

3.非洲东岸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下面关于世界降水空间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两极向赤道减少 B.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C.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南 D.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东岸少

 

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  )

A.产生现象 B.运动方向 C.运动周期 D.绕转中心

 

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短的是(   )

A.15°N B.20°S C.25°N D.30°S

 

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半球 B.乙地全年高温

C.甲地冬季长而寒冷 D.乙地四季分明

2.两地降水的共同特征是

A.全年多雨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雨热同期 D.降水年际变化小

 

1519年9月,麦哲伦带领着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开启了海上环球之旅,他们有时在浩瀚的大海中飘荡,有时在海洋间的狭窄水道中穿行,历尽千辛万苦,于1522年船队终于回到了西班牙。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

A.运河 B.海湾

C.河谷 D.海峡

2.①-④四段航行线路中,沿着南美洲海岸航行的是

A. B.

C. D.

 

    读下面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

A.(40°N,80°W) B.(40°N,80°E)

C.(40°S,80°W) D.(40°S,80°E)

2.C点位于A点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圈,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图属于(  )

A.经纬网地图 B.一般地图 C.指向标地图 D.地形剖面图

2.图中甲点的海拔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处的位置中,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  )

A. B. C. D.

4.图中所示地区处在(  )

A.高纬度 B.中纬度 C.低纬度 D.热带

 

如图为某地各月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若下面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所示内容最详细的应是(   )

A.竹溪地图 B.十堰地图 C.湖北地图 D.中国地图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