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该地区以______________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大耕作业。导致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表。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联系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___。

(2)从上面两幅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我国耕地、林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别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

(3)为何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读“沿我国北纬36°纬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A为第________级阶梯,B为第________级阶梯,C为第________级阶梯。

(2)图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河的河谷地带,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

(3)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___(双相选择填空)。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在阶梯的过渡地带,由于有巨大的落差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A______山,全长______千米,最终注入B_____海,是我国第____长河,世界第______长河。

(2)长江自上游至入海口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___盆地、__平原。

(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④______。

(4)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河段;长江航运便利,被称为“_____”。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洲的东部,东濒 洋,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2)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  海,B  海峡,C  海。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 ①         

 

近几年5月下旬山东滨州市部分农民驾驶收割机到河南、安徽一带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河南、安徽两省(  )

A. 降水量大    B. 人口少    C. 小麦成熟早    D. 小麦品种好

 

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是

A. 青藏铁路    B. 陇海铁路    C. 京广线    D. 京哈线

 

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

A. 开采铁矿    B. 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 生产化肥、农药    D. 人工养殖珍珠

 

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水源

 

下列地形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成都平原

 

天津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有着多年来饮用咸水的历史,结束这一历史的著名工程是(  )

A. 引黄济青    B. 引黄入晋    C. 南水北调    D. 引滦入津

 

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

A. 龙羊峡水电站    B. 三门峡水利枢纽

C. 小浪底水利枢纽    D. 刘家峡水电站

 

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  )

A. 华北和东北    B. 华北和西北    C. 东北和西北    D. 西北和西南

 

缓解青岛市供水紧张状况的工程是(  )

A. 海水淡化    B. 引黄入晋    C. 引黄济青    D. 引滦入津

 

水资源供应紧张,除自然原因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 浪费大    B. 水污染    C. 重复使用    D. 推广节水器

 

下列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

A. 松花江    B. 黄河    C. 长江    D. 西江

 

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特征的河流是(  )

A. 珠江    B. 长江    C. 黄河    D. 黑龙江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

A. 塔里木河沿岸    B. 长江上游    C. 京杭运河江苏段    D. 黄河下游

 

《长江之歌》中有一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句中的“雪山”指的是(  )

A. 巴颜喀拉山    B. 昆仑山    C. 唐古拉山    D. 喜马拉雅山

 

2007112 ,三峡电站2 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已通过电网输送到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的千家万户,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用电紧张的局面。著名的三峡工程位于什么山脉之中(  )

A. 祁连山脉    B. 横断山脉    C. 巫山    D. 雪峰山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傣族    B. 苗族    C. 壮族    D. 朝鲜族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  )

A. 维吾尔族    B. 汉族    C. 蒙古族    D. 藏族

 

图中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正确的是

A.     B.     C.     D.

 

在我国的23个省中,与三个自治区接壤的是

A. 四川省    B. 陕西省    C. 青海省    D. 甘肃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A. 和平与发展    B. 消除贫困    C. 人口、资源、环境    D. 经济全球化问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辽中南工业区的数码代号是_______________。

(2)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_______________工业区,在图上的数码为_______________,该工业区发展的优势主要有:

A.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运输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科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人口与劳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发展工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30年后苦不堪言到2038年左右,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人们向大自然巧取豪夺,许多物种灭绝,某些矿产枯竭;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严重缺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而可怜的地球还要养活20亿的新增人口。

材料二:漫画“愁”。

(1)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2)请综合以上材料,用简短的语句设计203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在利用森林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森林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中国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保护森林资源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起?

 

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的流量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______河的结冰期最长(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河的水量最大,汛期较长的河流是_________ 和 _________。(填字母)

(3)______河和______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字母代表的河流: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读“中国政区空白图”,完成下列问题。

暑假就要到了,爸爸准备带着玲玲乘船由北向南游览我国的大陆海岸线。但是在出发之前,爸爸提出了一些问题需要玲玲解答,请你给玲玲帮帮忙。

(1)我国的陆地形状非常像一只大公鸡,请问位于公鸡头顶上和后背上的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假设玲玲和爸爸乘坐的轮船速度为30千米/小时,如果他们一天航行15个小时,请问他们大约需多少天才能游览完毕?_______________。

(3)在他们游览的过程中,所经过的海洋都有哪些?所经过的岛屿主要有哪几个?为什么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而台湾海峡却不是?

(4)最后爸爸还想问隔着海洋与我国相望的国家有哪几个?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