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见图),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左半侧盖上黑纸板,右半侧_________,并将硬纸盒置于手电筒的光照之下.

②在硬纸盒右半侧的湿泥土上放入10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并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生物研究除了本题涉及到的实验法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方法,例如________等.

 

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接着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成分比例是否发生变化来作出判断。这一实验是基于    的假设进行的: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

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_________.

 

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其中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个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

(1)你认为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哪种研究方法?

(2)你能用一句话表述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吗?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恒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研究生物科学,其中_________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适合设置对照的一个组合是   

A.有水和无光     B.高温和弱光

C干燥和潮湿     D强光和无氧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A1只    B5只    C10只    D8只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实验现象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②④⑤⑦⑥

C①②④③⑤⑦⑥     D①②④⑦⑤③⑥

 

某同学探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装有同种等量花园土的花盆分别标号为①和②,在两个花盆中播种数量相等、饱满程度和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另一同学阅读了其设计方案后,提出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

C①花盆应在28℃。②花盆应在20℃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作出假设               D分析实验现象

 

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呼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下列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假设的是 

A科学家进行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定

B手电筒不亮了是因为手电筒中的电池没电了

C王蛇无毒蛇与珊珊蛇有毒蛇体色相似可帮助王蛇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D某种蚊子可能传播疟疾

 

研究生物学要注重方法,下面不够科学的方法是 

A分类    B查阅文献法    C勤动手,多观察    D死记硬背

 

同学发现,美丽的牵牛花清晨是蓝紫色,到了下午却变成了紫红色。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请进行探究

(1)你的假设是                    

(2)根据你的假设,你设计的对照条件是                         

(3)在不考虑实验操作误差的情况下,若你的对照实验结果为两组均维持蓝紫色不变,则说明你的假设                                    若你的对照实验结果为一组维持蓝紫色,一组变成紫红色,则说明你的假设                           

 

阅读下列文章,请回答下列问题:

现在医学,青霉素已被使用得很普遍了,它可以杀灭病菌、消除炎症感染。也许你并不知道,青霉素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呢!1928年9月,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正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那是一种会让人致病的细菌。为考察这种病菌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机理,需要对它们进行培养观察当时设备比较简陋,工作是在一间闷热、潮湿的旧房子旧进行的,实验过程中又需要多次开启培养皿,皿中的培养物很容易受污染。有次,弗莱明打开培养皿观察细菌,偶然发现在培养皿口上长出了蓝绿色的霉菌,而就在霉菌旁边,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出现了清澈的水滴。蓝绿色的霉菌为什么能抵制细菌的生长,并将细菌消灭呢?弗明紧紧抓住这次偶像的发现不放,全力以赴地对这种蓝绿色霉菌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进一步发现它对其他一些病菌同样有杀灭作用。

(1)假如你是弗莱明,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作出的假设是                           

(3)实验的现象是:青霉素生长的周围细菌不能生长。

(4)实验结论是:                      

 

请将科学家与他们的杰出贡献正确连线

 

 

“老鹰低叫,大雨将至”“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动物的行为变化生动地反映了天气变化规律。这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推理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 

A不同的祖先,无亲缘关系    B共同的祖先,无亲缘关系

C不同的祖先,有亲缘关系     D共同的祖先,有亲缘关系

 

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   

A生物学家的科学研究     B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实验

C对生物的观察和实验      D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想象

 

下列关于生物学的前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今后生物科学的发展是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

B近几十年来生物科学发展很快,是与其他各基础学科的发展分不开的

C生物科学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已到顶了,无法再发展了

D在生物圈中,人类不但是它的成员,而且是它主宰

 

生物学对社会影响将会来越大,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B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C生物学会促进农业和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D生物学能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问题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①考察    调查     分类     比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下列哪个国家的科学家没有参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研究 

A中国   B美国   C俄罗斯   D英国

 

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生物学家是 

A达尔文   B李时   C袁隆   D

 

下列按照从小到大顺序进行分类的单位依次是 

A.种纲属目科门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科种纲属目门界     D种纲目科门属界

 

下列不属于自然科学活动的方法是 

A观察    B调查    C实验    D吃食物

 

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B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生物学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

D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其他科学的发展无关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