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主题为“走进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相关 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4)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       国作家             (2)

2.下面有关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重要主题。

B.小说告诉人们,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D.小说主人公以爱憎分明的立场、崇高的风貌、高昂的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你所在的班级在刚刚结束的运动会中没有取得好成绩,同学们的情绪都很低落。作为班长,你会引用《论语》中的哪句话来激励他们鼓起斗志投入学习呢?请把你的劝勉之言写在下面。(2分)

                                                                           

                                                                           

 

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下面。(2)

1.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使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南京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替换此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①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          旅客的人身安全。

②他那          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③桥砖是深褐色的,            它的历史的长久。

A、保证  精深  表示           B 、保障  精湛  表明

C、保证  精湛  表明           D 、保障  精深  表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喜欢在静秘的夜晚,看花好月圆,心动与想念划过的一瞬间,满含深情的眸光把彼此的心脉相连,把想念的字字句句染入风花雪月的片段,静守一抹繁华时光的惊艳,漾起细雨缠绵的呼唤,唯把温情的牵念倾诉与香笺,缠绵着相依相伴的眷恋。

1.请写出加点字“瞬”和“眸”的读音:              (2)

2.选文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1)
3.按照部首检字法,加点字“染”应查   部。(1)

 

请以“好心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8分)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扬子晚报》)
1.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⑴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3分)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⑵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4分)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3.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4.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9分)

城市绿墙

宋淑运

①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③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

④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这个64l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

⑤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阴,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

⑥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相符合。                    (节选自《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有删改)
1.首先介绍巴西的原因有哪些? (3分)

                                                                               

                                                                               
2.文章第③段画线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3)

                                                                               

                                                                               
3.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一句中的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9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注】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丙】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

元十六年二月,崖山战败,秀夫携少帝奔走,罹①难遇坎,不止一日,然见国运破亡,人羸②胄③歪,乃喟帝曰:“国负鞑靼④诮⑤欺,不啻⑥参九日,今兵蹷⑦崖山,百千壮士毁于一朝,微臣无能,谟⑧失谋落,无力报国,吾心决矣,愿负陛下,投海殉国,不落鞑靼之俘。”

少帝闻言,不甚解意,悲而泣曰:“吾祖百年磐基,今仗余也,求丞相大能,救吾于水深火热,救社稷于刀山火海。”

秀夫听闻,忿恚叱曰:“鞑虏之军,近在咫尺,何其多言也。陛下苟贪生求存,独株松柏愿永插盘古血!”

少帝闻言,转悲从容,曰:“多谢丞相教诲,今社稷败鄙之手,有乖⑨先祖,冀先祖勿怪罪矣,待至黄河,见先祖赎其罪也。”遂畔爬秀夫之躯,秀夫视少帝如此,大笑一声,挥泪堕海,君臣二人,随泪逝海,无怨无悔。    (节选自《陆秀夫之死》)

   【注】①罹[]:遭受苦难或不幸。②[léi]:衰弱。③[zhòu]头盔。④鞑靼:南宋时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称呼。⑤诮[qiào]:责备。⑥不[chì]不止,不只。⑦[jué] 同“蹶”倒下,跌倒。  ⑧[mó]计谋,策略。 ⑨乖:背离、违背  
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故患有所不                     (2)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 人曰                           (4) 社稷于刀山火海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莫于生   解意

B.万事莫贵     所恶有甚死者

C.故不为得也      陛下贪生求存

D.杀子之身       泣曰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⑵愿负陛下,投海殉国,不落鞑靼之俘。

                                                                               
4.【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___            _________这个比喻来阐述_______             ______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                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                          _______ 的中心论点; 【丙】文中,陆秀夫的行为印证了甲文中                        

(用原文语句填空)(5分)
5.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综合性习(7分)

材料一: 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一起参加揭幕的还有13岁的阮泽宇,他的祖辈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随着拉动丝带,幕布徐徐降下,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呈现眼前。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公祭仪式上设置国家公祭鼎,意义有三:一是铸鼎纪念,有助于突出祭祀主题,体现国家礼仪,营造庄重氛围。二是铸鼎记事纪念国家公祭,表达公祭活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现实意义。三是铸鼎铭史强化历史记忆。

材料三:随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按下按钮,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办,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的“国家公祭网”6日正式上线。

“互动性是公祭网的最大特色之一。”朱成山介绍,国家公祭网,最重要的是祭奠的功能。为此,除了大量可供浏览、学习的信息外,公祭网设置了“在线公祭”区块,从而便于全球网友参与祭奠。区块下设“公祭堂”“家祭”“点烛敬香献花植树”等栏目,网友可直接进行祭奠,向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植树、撞钟。生动的动态效果带来的庄重仪式感,让祭奠者肃穆、警醒。
满分5 manfen5.com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2分)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提取关于国家公祭鼎意义出三个关键词。(3分)

 

3.请你现在参加网上祭祀活动,在“缅怀留言”一栏里

留下自己的话语。(2分)

缅怀留言:                                                                                 

 

名著阅读。(6分)
1.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                      
2.鲁迅与范爱农在重逢时经常谈天,他们主要谈论的两件事是: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段文字中“她”指的是              ,“别人”指的是                

 

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当然,国家公祭鼎并非是对文物楚大鼎的简单仿制,更多的是“借其神韵”。                    

①国家公祭鼎正面则铸有160字的铭文,用魏碑简体字。

②“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鼎上外口径126.6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

③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痛悼、祭奠之意。

楚大鼎是同时期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

⑤此外,楚大鼎上共有16字铭文。

A. ②①④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①③⑤④

 

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护送、借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B. 《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C.《白鹭》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作者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D.鲁藜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以诗人的身份写的《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是对曾卓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你懂的”、“高大上”等词语从众多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4年度十大流行语。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摇yè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安详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调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据拼音写汉字。(1分)摇yè              
2.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改正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根据上下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名句填空。(12分)

                     ,神弗福也。

                     ,志在千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⑷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⑸徐志摩对林徽因说过的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尽显洒脱,用范仲淹的话说即是                                          。”

⑹古诗文当中有好多运用了虚实结合写法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⑺古诗文中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如《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都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水的清澈;《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都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题目: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父母)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阅读下文,完成题。(16分)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38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母亲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儿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儿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妈妈的腰杆儿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接着写,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

班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写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身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分)

2.第⑨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3分)

3.体会第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5.说说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4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16分)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①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钝,它们不仅聪明,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有的甚至是数学“天才”。

②在动物的生活习性中也蕴含着相当程度的数学原理。A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正弦函数图形。它的脊椎像火车一样,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节与节之间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如果把每一节的平面坐标固定下来,并以开始点为坐标原点,结果发现蛇是按着30度、60度和90度的正弦函数曲线有规律地运动的。

③小小蚂蚁的计数本领也不逊色。英国昆虫学家光斯顿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将一只死蚱蜢切成小、中、大三块,中块比小块大1倍,大块又比中块大1倍,把它们放在蚂蚁窝边。B约10分钟工夫,有20只蚂蚁聚集在小块蚱蜢周围,有51只蚂蚁聚集在中块蚱蜢周围,有89只蚂蚁聚集在大块蚱蜢周围。蚂蚁数额、力量的分配与蚱蜢大小的比例相一致,其数量之精确,令人赞叹。

④科学家发现鸬鹚会数数。中国有些地方靠鸬鹚捕鱼,主人用一根细绳拴住鸬鹚的喉颈。当鸬鹚捉回6条鱼以后,允许它们吃第7条鱼,这是主人与鸬鹚之间长期形成的约定。科学家注意到,若渔民偶尔数错了,没有解开鸬鹚脖子上的绳子时,鸬鹚则动也不动,即使渔民打它们,它们也不出去捕鱼了,它们知道这第7条鱼应该是自己的所得。

⑤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制图工具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来。

⑥美国动物心理学家亨赛尔博士在试验时先给动物以错误的信息,然后观察它们做出的反应。他曾连续一个月给100只加勒比海野猴每天一次分发2根香蕉,此后突然减少到分发1根香蕉。此时,96%的野猴对这支香蕉多看了一两遍,还有少部分猴子甚至尖叫起来表示抗议。美国动物行为研究者也做过类似的试验:先让饲养的8只黑猩猩每次各吃10根香蕉,如此连续多次。某一天,研究人员突然只给每只猩猩8根香蕉,结果所有的黑猩猩都不肯走开,一直到主人补足10根后才满意地离去。由此可见,野猴和黑猩猩是有数学脑瓜的。

⑦长期以来,包括科学家在内的所有人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数学概念和进行计算的能力,而通过观察和实验才了解到,动物的智慧同样是不可小视的。
1.全文介绍了哪些具有数学头脑的动物?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数学天才”?(5分)
2.文中画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A: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正弦函数图形。

B:约10分钟工夫,有20只蚂蚁聚集在小块蚱蜢周围,有51只蚂蚁聚集在中块蚱蜢周围,有89只蚂蚁聚集在大块蚱蜢周围。
3.“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制图工具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来”一句中的“即使”“也”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动物的智慧同样是不可小视的。”读了上文,相信你对动物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号召人们保护、善待动物。(要求用到一种修辞手法)(2分)

 

阅读《阮孝绪传》(节选),完成题。(10分)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②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注释]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王晏:南朝齐尚令。后因贪财专权被杀。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胤之母周氏                                绵纩                 

孝绪之必至颠覆                            晏诛                 
2.下列句子中“的用法“尽归胤之姊”中“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吾欲辱之,何以也?

C.何以都不闻消息?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翻译句子。(2分) 

闻者咸叹异之。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三句话分别是保尔对谁说的,请选择相应人名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保尔对      说:“等太平的时候,我一定要作一个电工。如果你不拒绝我,如果你对我的爱是真诚的,不是儿戏的话,那时我愿作你的好丈夫。”

保尔对      说:“我用牛虻的方式处理了我对你的感情。”

保尔对      说:“现在,我把我的友谊和爱情献给你。”

A. 达雅    B. 冬妮亚    C. 丽达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3分)

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保尔在创作这部书的过程中经历过怎样的磨难与波折?(3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盐城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

C. 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 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同桌的循循善诱下,小明渐渐迷上了电脑游戏,到现在已难于自拔。

B.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在“2014苏州月·中华情”晚会上,人们听了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乡恋》,不由得触目伤怀

 

古诗文默写。(9分)

  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传达出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②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出了作者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这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③某画家作了一幅名为《西湖春早》的画,欲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题在画上,你以为哪一联最合适,请写出来:                                          

④《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引用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诗句是:           

                              

                         今日又南冠。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4分)

避开xuān 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ān 滋味在心头。书犹如浩

hà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我仿佛是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欣赏着变

huà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神秘而又复杂:宇宙、自然、生命、战争、饥饿、疾病。它是那样的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请以“问题”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600字左右。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13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同“反”,返回

   C.有时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上蔽:树木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势竞上:凭依 皆生树:耐寒
2.翻译句子(2分)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2分)
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3分)
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        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4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平时用水,家中有人大手大脚。洗一块手帕,要冲几盆水。我对节约用水,虽“言之谆谆”,但家里人“听之藐藐”。水似乎来得容易,不足珍惜。日前,我们居住区断水,日常生活顿起困扰。对家里残留的一小盆水,大家都精打细算起来,先做洗脸用,再做洗抹布用,最后还用它来冲马桶。水,显示了它平常少为人感到过的珍贵。

由此我想到一篇题为《幸福递减律》的作品,文中提及不少类似的情景:

一位美国青年在非洲沙漠里,口渴难熬。当时得到了一杯净水,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满足与幸福。而当他回到美国,到处都有饮用水,一杯净水给他的幸福感降到零。

一个中国老太太,“文革”期间在东单菜市排队买鱼,冻了两三个钟头,买回一条胖头鱼。中段清蒸,尾段红烧,鱼头做砂锅,一条鱼让全家人高兴了两个礼拜。后来去了美国,鱼随时可以买到,再不用排队,她却觉得美国鱼没有当年的北京鱼好吃。

朱元璋还是个穷小子时,一天又饿又病,乞得一碗杂七杂八的汤水,上面漂着几片青菜,还有几块豆腐,觉得滋味美极了。后来他当了皇帝,山珍海味越吃越没胃口,下旨御厨做当年的所谓“翡翠白玉汤”,可是御厨做来做去,也做不到朱元璋要的当年的美滋味。

这些现象表明,同样的物品,对于不同需求状态的人,其幸福效益是不一样的。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把它概括为“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这就是说,人从获得一单位物品中所得的追加的满足,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增多而减少。按《幸福递减律》作者林火女士的观点,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经济发展本是为了给人类创造更多幸福,但经济越发展,物质的边际效益就越递减,人们在物质当中得到的幸福就越少,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据此,有人说,上帝所以不时在人间制造一些天灾人祸,就是为了解决这悖反律。在战争中,在灾难中,物质的边际效益就会陡然增加。我们自然不会赞同“上帝”的做法,但到底应该怎样解决,人们似乎还在探索中。在我看来,不贪得无厌,不暴殄天物,永远怀着一种“常将有时思无时”、“常将甜时思苦时”的心态,也许不失为控制“幸福递减律”的一种方式。时下无论国内外,都有些富裕程度相对较低的人,从物质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超过富裕程度高的人,原因与这种心态不无关系。

他们在走向富裕时,没有忘记沙漠中的口渴,没有忘记无鱼无食、又饿又病的日子。

此外,要控制“幸福递减律”,还在于要“恒念物力维艰”“常思一饭一粥来之不易”。先哲们早有这样的话:得之越艰,爱之越深。如果认为自来水的“水”真的是“自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自然就不会珍爱它了。断水这件“坏事”教育了人,让他们认识到水的来之不易,水的弥足珍贵,从而在对自来水的享用中,增添了珍贵感、幸福感。这似乎可以表明,人们从物质享受中获得的幸福与快乐,不仅与物品本身有关,而且与人的心境、心态有关。健全文明的心态,有助于人们不至于在物欲横流中,让“幸福递减”下去。
1.请用简要的语句概括本文的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叫“幸福递减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现象”的具体内容?请再举一个符合“幸福递减律”的例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幸福递减律”这个悖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