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等句子。

你在人生道路中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又是如何面对的?请以“面对风雨”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8分)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通讯工具,手机也逐渐进入校园。为此,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手机进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为了了解学校不同人对“手机进校园”的态度,你选择   填调查对象),提了如下问题:    (2分) 

2.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用途”,某同学调查100名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同学后,作了如下统计,请你为他归纳出结论并对此向学校提出建议。(4分)

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听歌、看视频、玩游戏等娱乐

方便与家长和同学沟通

人数所占的比例

842%

158%

 

结论                                                               

建议:                                                                

3.你的同桌不顾学校的纪律要求,不仅将手机带进校园,还在课堂上偷偷玩游戏。你认为这样既不利于他的学习,也不尊重老师,还会影响别人听课。你会这样劝他:                                   。(2分)

 

(18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问题。

                            母 亲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棒槌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

1.文中说到“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请根据1、2段内容和提示简要概括这画面。(4分)

声音:                                  

颜色:                                  

气味: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2.仔细阅读下面这个句子,我们能感受到“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结合加点的词的含义,说说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心理明确地传达出来的。(4分)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6分)

4.文中的母亲、父亲和爷爷给了我那些人生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4分)

 

默写古诗文句子。(共10分。每空2分。)

(1)                            ,闻道龙标过五溪。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当大学问家孔子无法对两小儿的观点作出裁决时,两小儿笑曰:“                           ?”可见,任何人都有知识的盲点。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寄”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犹源浊而望水清, 理不可得。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①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②,不的知③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 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④,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⑤曰:“流水清浊, 在其源也⑥。君者政源,人庶⑦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 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⑧?”谓上书 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⑨,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注释:①佞臣:奸邪的臣子   ②草泽:民间   ③的知:确切知道    ④顺情阿旨:一味顺从皇帝,不分是非对错 ⑤封德彝:人名   ⑥流水清浊, 在其源也:流水的清澈和浑浊,在于它的源头    ⑦人庶:臣民  ⑧教令:教化百姓的办法    ⑨诈道训俗:欺诈的方法教化人们,形成风气。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上书请佞臣者  (距离)

B、请陛下怒以试群臣(假装)

C、朕之所任,皆以为 (认为)

D、太宗封德彝(对……说)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例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一儿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A、请陛下佯怒试群臣

B、不欲诈道训俗

C、朕常魏武帝多诡诈

D、故东徙

3.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书的人建议皇帝使诈的办法来测试群臣。

B、太宗皇帝没有采纳上书人的建议。

C、文中的太宗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D、太宗皇帝很赏识魏武帝的为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可燃冰:续航地球一千年

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潜在能源——可燃冰,这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层的能源,洁白如冰,点火即燃,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

一团从海底捞上来的泥巴,上面散布着白色晶体。点燃后,腾出幽蓝的火苗。冰状晶体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外貌像雪,类似固体酒精,是由甲烷气体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的环境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由于含有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

可燃冰能量密度很高。1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其能量密度是同等条件下普通天然气的2-5倍,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少污染。

可燃冰资源量巨大,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天然气的总资源量约为18亿亿-21亿亿立方米,可满足人类未来1000年的需求。

同时,“可燃冰”也是危险的能源。开采时,一旦失去高压和低温的环境,甲烷就会迅速地从包含物中脱离出来,释放到大气中。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要知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占地球上甲烷总量的99%以上。

另外,“可燃冰”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等环境灾害的发生。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能使可燃冰大规模地从海底转移到陆地上,将其保存。当然,少量获取可燃冰样品没有问题,但成本是每立方米200美元。

尽管“可燃冰”开发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尚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还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1934年,前苏联在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首先发现了可燃冰。1965年,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可燃冰矿藏。2011年,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从能源储备战略角度投入资金,相继开展了本国专属经济区和国际海底区域内的调查研究,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已经制定了勘探和开发可燃冰的国家计划。

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其中以美国的计划最为完善,每年用于可燃冰研究的财政拨款达上千万美元。

中国海疆辽阔,冻土广袤。科学估计,我国南海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l/2。陆地方面,青藏高原可燃冰远景资源量为350亿吨油当量。

2001年,中国在南海海域钻获可燃冰,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后第四个在海底探获可燃冰的国家。

200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首次采样成功,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今年,“蛟龙号”有望潜入南海深部,执行包括“观测研究可燃冰”在内的一系列任务。

2009年10月,我国在青海省天峻县永久冻土带多次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2011年11月,青海省政府与神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对可燃冰的研发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张洪涛预计,中国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海底可燃冰的商业开采。但对陆域可燃冰,只要加紧勘探、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1.下面对文章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燃冰的定义和特点          B可燃冰的开采的难度和风险

C 可燃冰的研究开发现状       D可燃冰的商业应用

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我国是世界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B可燃冰虽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但其开发和利用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

C可燃冰含有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燃烧后无残渣,无污染。

D可燃冰的开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其开发没有进入商业开发阶段。

3.我国可燃冰的开发,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周华说:“我国的可燃冰开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B肖宾说:“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比较苛刻,但其储量巨大,可以在海洋和陆地发现它。我国就在海洋和陆地都发现它的存在。”

C潘辉说:“可燃冰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将来投入商业开发后,也许能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D闵松说:“我国是第四个在海底探获可燃冰的国家。“蛟龙号”能够帮我们更好的展开海洋的可燃冰的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将“它的使用不仅展示了我国文艺特色,更在不同场合发挥了奇效。”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由对称的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语句。它融诗歌艺术、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于一体,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A)名园古楼,常因好联而增色;客厅书房,也缘佳联而添彩。(B)红白喜事,对联能抒悲欢之情;访亲送友,对联可寄祝福之意。(C)邀几个好友,吟联作对,自赏自娱,更有一番情趣。(D)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这些英雄人物,对于现在许多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

B、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大会上,令人尊敬的老校长提出“师生齐努力,共创文明校”。

C、马航MH370飞机失联后,中国政府动用大批飞机和舰船协同多国政府组织的搜救队,在失事海域进行搜救。

D、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武汉市教育局对今年中考科目作了适当调整。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        ,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   ___的义务。 

③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_

A.暴发   抚养   失言         B.暴发   赡养   食言

C.爆发   赡养   失言         D.爆发   抚养   食言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和注音不正确的是( 

A、嘈杂         (mái)    温文尔雅       (kàng)

B、史无前例     绕(yíng)    眼花缭乱       (niè)

C、告戒         损(bián)    不已为然       地(mù)

D、怠慢         石(pán)     井然有序       想(xiá)

 

观察夏花的开放,可以看到生命的灿烂;观察秋叶的飘落,可以看到生命的静美;观察朋友的谈吐,可以看到处世之道……观察一切值得我们观察的东西,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 

请以“观察”为话题,自拟文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近年来,武汉市一直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学校决定开展“文明创建我知晓,我参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的小组决定对我校学生在校园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问卷调查,那么你们小组选择的调查对象是        ,设计的一个调查问题是                                            (3分)

2.班上其他组的同学对市民的文明礼仪状况做了调查,并制作了一张调查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几种行为习惯的调查

         方式

时间

骑自行车2人并行从不3人并行

乘电梯靠右站从不靠左站

乘公交车主动让座

2011年

48﹪

47﹪

56﹪

2012年

59﹪

71﹪

76﹪

2013年

80﹪

87﹪

92﹪

 

3.假如你是志愿者,在地铁站做服务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中年男子端着一碗热干面匆匆忙忙的准备乘车,你知道地铁是全程禁食的,这也标志着维护地铁环境的优美对市民素质要求更高了,于是你走上前很有礼貌地对他说:“                         ”说完,他不好意思地站到一边吃面,准备乘坐下一趟车。(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

孙道荣

①他拘谨地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犹疑地看看朋友,朋友看出了我眼中的困惑,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他是我工地上最好的水电师傅,漏水那点小事,保准他手到擒来。

②家里卫生间滴滴答答漏水,已经很久了,找过物业,找过家政,都没找到症结。朋友听说后,向我推荐了手下的一名水电师傅,夸他手艺如何如何好。可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水电师傅,样子看起来就木木讷讷,老实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他能行吗?

③他挽起袖子,从工具包里拿出小榔头、凿子,开始敲瓷砖。没想到,一干起活他就像彻底换了一个人一样,完全没有了刚见到我时的拘谨、木讷和局促。只见他左手握着凿子,右手挥动榔头,一锤锤准确有力地敲打在凿子上,在凿子的重击下,瓷砖一块块碎裂,飞溅。汗水很快布满了他的脸,他浑然未觉,继续有节奏地敲打着。一个多小时后埋在地下的水管终于暴露了出来,只见水管拐弯接头处,正不停地往外渗着水。他抹一把脸上的汗珠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说:“你瞧,问题就出在这儿。”咦,还真被他找到症结了。“得把水阀关了。”我闻声赶紧跑到厨房去关总水阀。他指指水管说:“这个水管弯头老化了,必须更换了。找几块干布给我,将水擦干了。”我点点头,赶忙去找干抹布……当我将抹布递给他的时候,他忽然有点尴尬地笑着说:“不好意思,把你当徒弟使唤了。”我笑着摇摇头说:“你这么辛苦,我也出不上什么力,递递东西,是应该的。”

④他继续专心致志地埋头干活,我无所事事地垂手站在一边。从侧面看,他的神情如此专注,如此投入,如此专业,仿佛不是在修理一截漏水的水管,而是在做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我忽然意识到,也许对他来说,这就是他的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他才可能成为主角。也只有站在自已的舞台上,他才会显得那么干练,那么自如,所有的拘谨、木讷、局促,以及仿佛与生俱来的自卑感,都瞬息离他而去。

⑤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⑥单位边上有个停车场,收费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工大姐,平时看到她,都是一脸卑微。可是,当指挥一辆辆汽车停进车位的时候,她的声音忽然变得坚定而响亮,指挥的动作,特别准确、到位、有力。这个从未摸过汽车方向盘的中年妇女,在她的舞台上气定神闲,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⑦我的一位老乡,在小区边上开了一家小吃店,他生性内向,讲话还有点娘娘腔,很多人看不起他,可是,他家的小吃,却是这一带味道最好的,尤其是他做的拉面,又细又匀又有劲道,回味无穷。而看他做拉面,更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一揉,二拍,三甩,四抛,五拉,六盘,七飞,八削,一招一式,无不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气吞长河。

⑧与那位水电师傅一样,他们都是为了生计,从遥远偏僻的乡下,来到了城里。在繁华、热闹、时尚、激情的城市街头,他们往往局促而无知,可笑而笨拙,憨厚而木讷,土气而无趣,显得与周遭的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可是,请不要轻视他们,更不要鄙视他们,那不是他们有什么错,而仅仅可能只是,没有给他们提供一次机会,一个舞台。而只要有一个舞台,他们就总是努力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最为精彩。因为,在他们心里,也有一个舞台,有一个人生主宰的梦想。

1.文章中的水电师傅、停车场收费员、小吃店老板都在各自的舞台上“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最为精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他们的“精彩”:(4分)

(1)                                                    

(2)卑微的停车场收费员在指挥汽车停位时像一位将军;

(3)                                             

2.文中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语言的表达效果。(4分)

3.文章标题“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有何含义?(4分)

4.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品读,本文作者读人的方法给你哪些启示?

 

根据提示填空。(10分,每空2分)

(1)江流天地外,                

2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4)曹操在《龟虽寿》中写到“烈士暮年,          ”,其中“烈士”是指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B、付有司论其刑赏        宜:应当

C、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    简:简单

D、悉以咨之                咨:询问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选文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开言路       B、赏罚严明

C、妄自菲薄       D、亲贤远佞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紫檀的特性

马未都

在硬木家具中,紫檀有着什么样的特性呢?首先它的外形是沉穆雍容的。木头开启、打光以后,色非常沉静,这是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它从视觉上取悦于人,这种光泽不是一种单纯的木头的光泽,而是闪着一种金属的光泽,绸缎一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其次,紫檀没有太大的料。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过去有非常大的紫檀料,偶尔有大的,但是绝大部分的料都比较小,所以俗称“十檀九空”。紫檀长大了以后,内心是空的,会腐朽,所以常常不出材料。材料少,因而显得更加名贵。

紫檀的第三个特性是它的应力小。俗称“性小”,就是脾气小,不怎么变形。木材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非常容易变形。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会打不开,挤着什么的,这都是因为变形,遇冷收、遇潮胀,木头都有这个个性。紫檀的变形率是非常低的,这也是它的一个优点。

第四,紫檀的纤维非常细,适合雕刻。它有一个特征,叫“横向走刀不阻”。所谓“横向走刀”就是在树的横断面雕刻的时候,跟它竖的木纹感觉差不多。它不像竹子,横向不能走刀,必须竖着,叫“势如破竹”。你横看试试,当你横着给一刀,根本切不断它的纤维。紫檀没有这个毛病,紫檀横向、竖向,任何一个角度,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它特别适合柔韧的雕刻。紫檀的优点在它雕刻的时候最容易体现,当它雕刻、打磨以后,它有一种模压感,就像是冲压出来的花纹。我们看到有些优良的雕刻,看上去给人的感觉都不像雕刻出来的,像机器在高压下压出来的。这种感觉是其它木头达不到的。这都是它内在的好处。由于它的这些内在的好处,才使它稳坐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一把交椅。

紫檀还有药用作用。《本草纲目》是这样记载的:“紫檀,咸,微寒,无毒,主治: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简单的说,我们家这把紫檀椅子,砸碎了都能卖药铺去,你想它值不值钱?它有这种潜在的价值感。

紫檀,清代使用最频繁。清朝宫廷用了100年的时间把清宫里的家具都换成了紫檀。我们今天上故宫里去看,你趴在任何一个地方,透过玻璃看到里头都是紫檀家具。紫檀在雍正、乾隆年间使用十分慎重,宫中有大量的记载。雍正六年十一月十五日,郎中海问怡亲王,紫檀木用得差不多了,能不能再调一点过来。这说明当时使用紫檀需要打报告,等待批准。怡亲王说:“准行许,尊此。”意思是说“我同意,你们用吧!”清宫中这种纪录比比皆是。当时每用一次紫檀,都要一层层打报告。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可见皇上使用紫檀的时候,也非常心疼。

1.紫檀稳坐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一把交椅有诸多原因,下面不属于这些原因的一项是

A 外形美,沉穆雍容      B 应力小,不易变形   

C 纤维细,适合雕刻      D价值高,可以入药

2.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紫檀不仅材料外形吸引人,而且内在的好处也特别多。    

B 清朝宫廷里的工匠使用紫檀非常频繁,也非常普遍。   

C 紫檀的药用价值使人们更添一份对它的价值的肯定。     

D 紫檀优点很多,但材料比较少,因而显得特别名贵。

3.下面是影视剧中的一些画面,其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李清照正在吟诵:“昨夜雨疏风骤┅┅应是绿肥红瘦。”小丫鬟说:“真的下了一夜的雨,这紫檀做的窗子都变形了,推不开呀!”    

B 宋太宗对前来参拜的使者炫耀说:“你看远处那座塔,是我朝能工巧匠所修建,做工精湛,而且全部使用的紫檀木。”   

C 主人想用紫檀木做一个雕花大床,木匠说:“这种木头很贵呀,但是很适合于雕各种美丽的花,就用它了。”     

D 乾隆皇帝正在发脾气:“谁让你们用紫檀做这么大的一个钟?万一变形了,它的走时能准确吗?不动脑子!”

 

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A)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B)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C)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D)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昙华林社区建设的启动意味着武汉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工作拉开了序幕。

B、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完成建设,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已经可以独立提供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

C、京东集团将建立一个超大规模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力争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下单24小时内到达的目标。

D、今年9月,通过几场大,使武汉提前进入一年中最凉爽的季节。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绝不______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它已经瞎了,失去了知觉。它就像条大虫子在地上______着前行。

(3)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______就的。

A.企望    蠕动    画    B.企望  蠕动      

C.希望    爬动    画    D.希望  爬动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呆(zhì)   (zhuó)     (hái)骨        丧(jǔ)  

B.水(zé)    (dìnɡ)放     (yǜn)倒      自艾(ài)自怜

C.蹂躏(lìn)   耷(dā)拉       沙砾(lì)  戈(ɡē)壁

D.厄(è)运     档(dànɡ)案     秀颀(qí)  咳嗽(sòu)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一位70余岁的老人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决定从家乡出发,步行到广州去看看亚运会。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终于到达广州,看到了几场精彩的比赛。有位报社记者采访时,问他:“这么远的路,多难走,可是您还是走到了。我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险阻是否曾吓倒过您?您又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老人平静地答道:“没什么呀,一步一步地走路是不需要什么勇气的,关键是你目标要明确,要清楚到哪儿去!”

要求:请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问题。

电视台举办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对汉字书写的极大关注,某中学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汉字书写与学生语文能力”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

1.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2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2.下面是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围绕“汉字书写现状及原因”归纳出两条结论。(4分)

材料一:日前,上海开展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学生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5%;北京对一所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学进行调查,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如今很多学生的书写潦草难辨,错别字层出不穷,还经常使用胶带纸、修改液来修修补补。

材料二:手机、电脑、复印机等的广泛使用,使手写字的机会少了。家长关注钢琴、舞蹈等考级培训,而汉字书写目前则无考级标准,不被家长重视。学生学业负担重,也没有时间练字。

材料三:学生对网络痴迷,网络语言的入侵干扰了学生的识文解字。如:“886”表示“拜拜了”、“MM”表示“美女”、“菜鸟”表示初学电脑、上网的人等等。电脑的智能输入法,例如智能拼音输入法,因只要敲打声母,字就都出来了,以致有人看到同音的字就觉得对了,也导致学生对字形印象模糊。

3.下面是三位语文老师就汉字听写大会与学生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一番对话。请根据情境,补出张老师说话的内容。(2分)

李老师:我看,我们不能夸大汉字听写大会的功能。一个活动,怎么能提升靠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呢?况且,认字识词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想靠它来提高语文能力,恐怕也不行。

张老师:_________________                                        

王老师:你们都有道理,不必争了。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充分发挥汉字听写大会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太阳已挂到西半边,光线是橘红色,很短,好像射不到草甸子就没劲了。

“要下雨吗?爷爷。”

“灰云主雨,黑云主风。”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爷爷在车前横木上拴上一根绳子,说;“ 小驹,该抻抻你的懒筋了,拉车。”

爷爷弯腰上袢,把车子扶起来。我抻紧了拉绳,小车晃晃悠悠地前进了。河堤很高,坡也陡,我有点头晕。走出里把路,黑云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一切都不发声,各种鸟儿贴着草梢飞,但不敢叫唤。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起来了,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跟着这声音而来的是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我回头看爷爷,爷爷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爷爷!” 我惊叫一声。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身体前倾,双脚蹬地;把细绳拽得紧紧的。我们钻进了风里。我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风托着我的肚子,像要把我扔出去。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河里的水飞起来,红翅膀的鲤鱼像一道道闪电在空中飘。

“爷爷——”我拼命地喊着。喊出的声音连我自已都没听到。肩头的绳子还是紧紧地绷着,这使我意识到爷爷的存在。爷爷在我就不怕,我把身体尽量伏下去,一只胳膊低下去,连接着胳膊的手死死抓住路边草墩。我觉得自己没有体重,只要一松手,就会化成风消失掉。

爷爷让我拉车,本来是象征性的事儿。那根拉车绳很细,它一下子崩断了。我扑倒在堤上。风把我推得翻斤斗。翻到河堤半腰上,我伸出双手抓住草墩,把自己固定住了。我抬起头看爷爷和车子。车子还挺在河堤上,车子后边是爷爷。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

“爷爷,把车子扔掉吧!” 我趴在地上喊。

爷爷倒退了一步,小车猛然往后一冲,他的脚忙乱起来,连连倒退着。

“爷爷!” 我惊叫着,急忙向前爬。小车倒推着爷爷从我面前滑过去。我灵机一动,耸身扑到小车上。借着这股劲,爷爷又把腰煞下去,双腿又像生了根似的定住了。我趴在车梁上,激动地望着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从车上跳下来,高呼着;“ 爷爷,风过去了。”

爷爷眼里突然盈出了泪水。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爷爷,你累了吧?”

“不累,孩子。”

“这风真大。”

“唔。”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莫言《大风》,有删改)

1.小说标题是“大风”,“大风”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围绕“大风”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4分)

2.品析文中划线句子,说说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

3.阅读下面三处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4分)

(1)“爷爷,那是什幺?”

      “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4.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6分)

 

填空。(共10分,每空2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⑵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⑶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⑷《山居秋暝》中的“暝”字意思是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意思是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遗其所不视  遗:遗留           B.穆公不说 说:同“悦”,高兴

C.已得之矣     得:得到,找到      D.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安:哪里,怎么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而遗其所不视”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天下之忧       B.不知人之乐

C.野芳发幽香         D.呼尔与之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B. 文中秦穆公对九方皋找到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的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C.文中秦穆公认为伯乐年纪太大,想要伯乐推荐其子孙帮他寻找天下最好的马,伯乐认为自己的子孙才能不行,就推荐了九方皋。

D. 文章告诉我们认识一件事情,必须抓住它的实质,有时为了追求事物的本质,往往会对事物的非本质方面有所忽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茱萸之谜

余光中

①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ā)又欲充夫佩帷。”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②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③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

④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ì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ì)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

⑤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当时每逢重阳佳节,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作佩饰,算是辟邪消灾,应付桓景的传说吧。

⑥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更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

⑦然茱萸何以独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也未可知。曹植诗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也许正说中了此意。

1.下面对文章标题“茱萸之谜”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揭开重阳节佩戴茱萸登高之谜。 

B.揭开茱萸辟邪除害有医学根据之谜。

C.揭开唐代诗人喜爱茱萸并大量引入诗中之谜。            

D.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之谜。

2.下面关于“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唐朝。

B.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梁朝。

C.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汉朝。

D.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先秦。

3.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屈原不喜欢茱萸的原因是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

B.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

C.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

D.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

 

下面语句还原到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

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A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B   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  C  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  D   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