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活,理性参与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有些同学利用它查阅资料、学习新知,结交朋友;有的同学利用它玩暴力游戏、看黄色电子书,在网上吐槽漫骂……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永远在线。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网络给你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2)网络是把双刃剑,除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之外,你认为网络还有哪些消极影响?

(3)作为中学生,请你为同学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些建议。

 

看漫画,对于“无人监考”考场,同学们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

《诚信考试 无人监考》

A. 反对,因为别人作弊我讲诚信岂不吃亏

B. 反对,因为讲诚信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

C. 赞成,因为诚信是人们的一笔无形的资产

D. 赞成,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等八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录,对法院判决后有钱不还的被执行人实施出入境、银行贷款限制等信用惩戒。这告诉我们

A. 不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 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C. 诚信的核心是尊重客观事实

D. 不讲诚信的人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格言告诉我们

A. 好朋友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

B. 对任何人都应好言相待

C. 傲慢粗鲁的语言会让人身上发冷

D. 在交往中要注意语言文明

 

毛虫对蛾子说:你的翅膀真漂亮。蛾子微笑了,是吗?我的祖母是风凰娥子对毛虫说:你的头发闪金光。毛虫挺自然,可能,我的兄弟是太阳。《毛虫和娥子》这首诗启示我们要学会

A. 夸大自我,追求个性

B. 相互奉承,彼此取悦

C. 欣赏他人,悦纳自己

D. 幽默风趣,乐观向上

 

“全国最美志愿者”——高雁,引领小艳子志愿者协会先后帮扶弱势群体800多人,直接帮扶就达100多人,高雁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A. 爱国    B. 敬业    C. 诚信    D. 友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说明

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公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漫画《到底谁盲》,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②规则具有不确定性

③为人处事要换位思考   

④关爱弱者彰显文明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假如让你劝说造成十字路口交通拥挤的司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 驾车上路玩潇洒,秩序混乱别管它

B. 行车上路要小心,规则二字值千金

C. 道路是汽车运行的轨道,法规是驾车的准绳

D. 规范交通行为,争做文明司机

 

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这类事件启发我们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规则保护秩序

②遵守秩序,有利于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

③道德、纪律、法律等都是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

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不同场合的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紫菜是塑料做的。”2017年3月,一条“海西州乌兰县好好爱家超市销售的紫菜是塑料制成的”视频出现在微信朋友圈。经查,该消息为谣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者李某被给予警告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A.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B. 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C. 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D.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要想避免发生漫画中被骗的现象,我们应

①拒绝利用网络进行交往,因为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 

②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③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

④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小丽暑假要去西安旅游,她通过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西安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在地区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位西安的朋友,为她解决了交通住宿方面的问题。小丽的西安之旅非常顺利。这说明了

A.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B. 网络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C. 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D. 网络里的信息不真实

 

8岁男孩龙龙与祖母相依为命,生活在山林里7年,身边没有玩伴,唯有与小花狗作伴。与世隔绝的他几近失语,多数时候,他只能点头或者摇头,偶尔简短地回答,也不能连贯地说完一句话。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走进社会,是我们获得生存技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唯一方式

④只有积极融入社会,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是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小王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担任卫生监督员。小王的这些行为表明

A.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 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

 

今年14岁的小梅是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学生。平常在学校里,地沉默寡言,十分内向。但是一进网络聊天室,她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非常活泼,和网友什么话都说,因为他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大家都带着面具,谁也不认识谁,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1)小梅对于网上交友的看法正确吗?

渐渐地,小梅越来越迷恋网上交友,对老师、父母、网学反而疏远了。她有什么话、有什么事情只愿意对网友说,特别是那个叫“沧海一粟”的男孩,小梅觉得他特别善解人意,小梅常私下想:“沧海一粟”长得什么样?多大年龄?终于,“沧海一粟”对小梅提出了见面的要求,希望彼此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朋友。

(2)小梅应该怎样处理“沧海一粟”的见面要求?

(3)假如你是小梅的同学,小梅就“沧海一粟”想和自己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征求你的看法,你有什么建议?

 

小明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可他的朋友却很少。平时,同学们有问题向他请教时,他总是不愿意帮助别人,常说:“你自己想去!”有时还骗同学说:“我也不会。”他还经常叫同学外号,对待同学之间出现的小问题也总是大吵大闹,斤斤计较。为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小明感到很孤单,却找不出原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小明不能获得朋友的友谊的原因是什么吗?

(2)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友谊?

 

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生王某,整日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场所,作业完不成,成绩一塌糊涂,老师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他十分为难地说:“老师,我不是不想学习,可学习太枯燥无味了,一看书学习我就感到痛苦.”

(1)王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请你帮帮他应该怎么办?

 

材料一:普希金说:“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材料二:有一本书中有许多交友的警言,如“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仿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罗网里”“与智悲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清末名人曾国藩说过:“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1)结合材料一,说明友谊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某市两个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只因为网上聊天时发生口角,竞相约在校门口打群架,检察官在办理该案的过程中心情十分沉重。参与斗殴者不少是在校中学生,其中小军尚不满十六周岁。双方纠集来的大都是自己的同学,他们有的是出于哥们儿义气出手相助,有的是碍于情面被迫答应,也有的是出于好奇想去看看热闹。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A. 青少年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要谨慎交友

B. 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容易害人害已

C. 对朋友某些方面的过失,我们要理解、宽容,不能斤斤计较

D. 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

 

下图“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

A. 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B. 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终身的活动

C. 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 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交友要交益友。”这里的“益友”是指

A. 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

B. 只讲友情、不讲是非的朋友

C. 正直、诚信、有爱心、见识广的朋友

D. 有难同当、不讲原则的朋友

 

列宁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 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B. 学习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C. 学习能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D. 学习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教授在大学二年级选专业时,选择了当时很少有人问津的新兴专业——计算数学,因为他看到国家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最规划”中列出的几个未来重点发展学科有计算技术。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它为王选日后发明激光照排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王选的事例告诉我们

A. 我们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时要选新兴学科

B. 他的成功有偶然性

C. 我们要从社会满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

D. 我们要在大学时确立人生目标

 

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变得更完美。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

A. 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B. 只看到自己的缺点

C. 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D. 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终身受益。下列属于良好学习习惯的是

①注重课前预习  

②提高学习效率  

③注意课后巩固

④被动学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有人说:你的梦想没有实现并不表示你是穷人,真正的穷人是永远不做梦的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人生需要理想,理想丰富我们的人生

B. 有了梦想就会有钱

C. 我们应该天天做梦

D. 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获得幸福感,是党始终不渝的   信念。时代的变迁印证了党的庄严的承诺。

小华家境的变迁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变化的缩影。小华的爷爷生活在农村,靠爷爷在乡镇企业唯一的微薄的收入,艰难养活众多子女。得益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小华的爸爸上了大学,并分配到医院工作。小华的爸妈除了医院的工资奖金收入外,房屋出租、基金收入、外出门诊等,使三口之家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1)紧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社会变化的角度分析小华家境变好的原因。

这几年小华家里和亲戚们好事频传。爷爷前几年拿到了高龄补贴;2018年,小华的舅舅享受到了每月几百元的国家残疾人专项补助。这几年国家投入巨资,帮扶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的贫困人口已从十几年前的两亿多,减少到3000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一个不能少。”

(2)运用有关知识说明,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脱贫致富,一个不能少”。

为建立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让全体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幸福感、满足感,近几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

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调整为5000元/月;个人年收入66万—96万,作必要扣除后,税率35%

做法2

设立国家残疾人专项补助资金;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做法3

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各种非法营谋取暴利行为

 

 

 

 

 

 

 

(3)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政府采取上述政策措施的目的。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