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7~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

A.230W/m2         B.80W/m2          C.110W/m2               D.90W/m2

2.图中A海区比同纬度海区水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热          B.洋流       C.陆地          D.大地

3.B岛地热丰富,主要原因是

A.处于消亡边界                         B.处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

C.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界         D.处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边界

 

右图为美国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图中箭头的地理涵义叙述正确的是   

A.该箭头表示农畜产品的调运     B.该箭头表示花卉水果的流向

C.该箭头表示矿产资源的运输     D.该箭头可以表示人口的流动

2.20世纪中期以后,与引发该地理现象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

A.战争因素   B.工业发展  C.环境质量  D.开发资源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内河含盐量超过一定标准,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近年来某些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咸潮问题凸显,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上海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已深入人心。而近年,上海先后经受了近10次咸潮侵袭,影响程度为历年之最。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有可能为四条线中的

A.a        B.b    C.c        D.d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B.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小

C.南亚地区受台风袭击频率较高    D.美国老年人群往南方迁徙量较大

3.下列可能为长江口咸潮成因的是                                          (    )

①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少 

②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作为城市水源的河水用量增加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

4.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对比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较高的科技水平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变式)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2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区被誉为“塞外的江南”,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第二“亚欧大陆桥”在图中的干线铁路从西向东依次是               。(4分)

(3)比较①附近及以上河段与B岛最长河流浊水溪水文特征的异同点。(6分)

(4)两图所示区域除耕地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方面有何差异?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4分)   

(5)两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是什么?(2分)

 

(变式)(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这表明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到了祖国怀抱。    

材料二  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与黑瞎子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                               (   )(2分)

A.台湾岛     B.崇明岛     C.大堡礁     D.撒丁岛

(2)甲城市是          ,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乙、丙两条铁路线的名称分别                            。(8分)

 (3)丁所处的地形区是            ,该处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试述该地区形成沼泽的原因。(10分)

(4)说出俄罗斯工业向东发展兴建的两大工业区名称,并分析影响该工业区的因素与日本工业区主导区位因素的差异。(8分)

 (5)比较A、B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8分)

 

读下图,M、N是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交点,MN垂直于OE,P为MN的中点。回答9~1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原创)此时世界时为                                                 (   )

A.5时    B.6时    C.13时    D.14时

2.(原创)在符合上述题条件下,当OP最长时,该日是北半球的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原创)当OP最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日在西安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北迁徙

C.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低值

D.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5°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①地~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④地~水库大坝

C.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D.①地~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下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变式) 导致a港口结冰期比其他港口长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2.(变式)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

A. c>d>b    B.d>c>b    C.c>b>d    D.b>c>d

 

下图表示某地5000m高空某一时间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情况,回答l~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变式)与N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M点所对应的地面的点     (   )

A. 气压高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光照强

2.(变式)有关N气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气压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N气压系统强烈发展就形成台风

C.N气压系统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D.N气压系统对此时的季风环流有加强的作用

3.(变式)影响M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太阳高度    D.季风环流

 

右图显示了20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酸雨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要分析图中A地区酸雨严重的人为原

因。(4分)

(2)经研究B地区内瑞典、挪威等国的酸雨与A地区相关。指出其主要的自然原因,并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酸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为50—100mm称为暴雨,100—25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50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差异。(4分)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2分)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0分)读右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述图中大裂谷的走向及其成因。(6分)

(2)分析甲地(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的原因。(6分)

(3)简述非洲缺粮严重的原因。(8分)

 

(26分)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和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与图示中河流段相似水系特征的世界大河是         河。(2分)据图分析说明图示河流段的水系特征。(6分)

(2)图示区域中分布的主要土壤是          (2分),属于           规律(2分),分析该土壤形成的原因(从岩石、气候、地质作用等方面分析)。(8分)

(3)L河流上已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     水利工程,形成了一巨大水库。若此水库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了影响,试从海陆热力性质的角度分析此水库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6分)

 

下表是2008年法国、巴西、德国、日本四国能源构成(%),据此完成10—1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A.德国、日本、巴西、法国    B.巴西、法国、日本、德国

C.法国、日本、德国、巴西    D.日本、德国、巴西、法国

2.我国与上述四国能源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和甲国都是世界上的石油进口大国 B.我国和乙国的煤炭都集中分布在国土东部

C.与丙国相比,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小     D.我国核电比重接近丁国比重的一半

 

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完成7—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我国人口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

A.2010—2015        B.2015—2020        C.2025—2030        D.2030—2035

2.据图,有关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的特点,正确的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A.2020          B.2028              C.2035              D.2040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完成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X地可能是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台湾西部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Y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421             C.143            D.222

 

右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图,图中等值线a>b,完成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河流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以西南风为主        B.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沿岸地区多上升补偿流    D.春小麦是该区主要农作物

2.此季节,图中河流   

A.含沙量变小         B.北岸侵蚀较严重   C.河流流量较小     D.河水补给地下水

 

右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纬度为70°,且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读图完成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图中日期为5日和6日,则北京时间是

A.6日2:40         B.6日21:20     C.5日2:20   D.5日21:20

2.有一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M地降落,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飞行。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B.航线是按QM两地间最近距离飞行

C.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    D.此日后,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图中①为         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由图中的       (a或b)。

(2) 图中②为           气候区,该气候的成因是:                                 ,

特点是                                                                   。

(3) 图中③代表        气候,由于受           控制,炎热干燥。

 (4) 图中④代表        气候,成因是                                           。分布规律是:                                                                  。

图中⑤代表           气候。

 (5) 与①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孟加拉国的字母代号是        ,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2)孟加拉国受灾严重,除强热带风暴“锡德”带来大风强降水以外,还有其他原因,试从自然方面分析。

(3)①地区是A国重要经济作物           的产区。②地区是A国重要的重工业区,从发展条件来看该工业区最主要的重工业部门是          ;城市乙是            

(4)在印度东北部湿润多雨的丘陵地带,种植的主要作物是        (单选)

A.水稻       B.茶叶        C.棉花       D.黄麻

(5)中国、印度两国都是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的不利气候条件是                                                     。印度与中国相比,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最突出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称为                   江,最终流入               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分布特征是                 ,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          ,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        ,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             

 

读下图,完成28—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城与我国上海市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两地气候特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距海远近     D.洋流

2.近年来,乙处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是(    )

A.缩小—蒸发量大,且几乎无河流汇入    

B.缩小—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扩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D.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3.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有:(    )

①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②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

③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④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中亚图,完成下列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四个国家中与我国不接壤的是(    )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2.图中四个国家中,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的是(    )

①哈萨克斯坦    ②吉尔吉斯斯坦  

③塔吉克斯坦    ④乌兹别克斯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面三幅图为哈萨克斯坦境内咸海于1973年5月29日、1987年8月19日、2000年7月29日拍摄的卫星遥感影像,但顺序已经打乱。据图回答23-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黑色部分为咸海,联系实际并根据咸海面积的变化,可以判定与1973年5月29日、1987年8月19日和2000年7月29日相对应的图分别是(    )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②①

2.联系实际,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本区域气候更加干旱  

B.全球变暖,使本区域气候更加湿润

C.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                                              

D.大量引用注入咸海的河流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3.根据图中咸海面积变化的趋势判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A.随着全球变暖,湖泊面积会越来越大,环境会变好

B.引水灌溉虽然减少了入湖水量,但可使该区域水汽含量增加,气候湿润,减轻荒漠化

C.湿地面积萎缩,使该区域气候更加干旱,加重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会加大季节温差,使大陆性更加明显

 

下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地气候特征是    (    )

A.最冷月均温小于0℃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C.具有干湿二季           D.终年高温多雨

2.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3.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地的阻挡

D.西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A国和B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A国人海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据此完成17—18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B. 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而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

C. 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而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

D. 东南亚适宜于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业有利于棉花种植

 

下图中,X点以西为边缘海,Y点以东为海洋,XY为陆地,线下为经度数,读图完成15~1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四项,属于Z地所在国的是(    )

A.大堡礁         B.好望角        C.富士山          D.“泉城”济南

2.Z地所在国(    )

A.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B.东岸附近海域只有寒流流经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D.水稻是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较高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种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和生产量表,回答13—14小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种农作物是    (    )

A.咖啡    B.甘蔗   

C.茶叶    D.可可

2.上题所选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或分布特征)是    (    )

A.需水肥、热量很大

B.耐盐碱、干旱环境

C.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山麓排水较好的地区   

D.需充足的热量和静风环境

 

读下图,回答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    )    

A.d>b>c>a     B.c>d>a>b    

C.c>a>d>b     D.d>b>c>a

2.此图乙、丙处若为北太平洋海水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则丙处为(    )

A.北赤道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