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与其它文明相互交流融合, 共同促进人类进步。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可•波罗游记》详细描绘了东方的风俗、地理、人情,如都江堰等, 大大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马可•波罗东行旅行线路和文化景观图 (1)马可•波罗东行的出发地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都的自然景观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两地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8分) (2)文化景观A和B分别反映了当地什么环境问题?(4分) (3)“文化景观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保护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工程是如何顺应自然环境并发挥作用的?(8分)
(36分)读某国区域等高线图(图7)和此国人口分布图(图8) (1)简述图7区域主要河流在该国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并说明理由。(12分)
(2)根据图8该国人口密度较大的除东北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外,还有 等地并简析其原因。(9分)
S州南部是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3)下表为图8中S州南部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分析形成这种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的区位因素。(6分) (4)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与我国相比,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有哪些?(9分)
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东方向的夹角称为日出方位角(如图6中的角),当日出方位为东北方时,,当日出方位为东南方时,,回答10~11题。 1.如果一年中始终小于等于23°26′,则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年中,该地太阳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B.一年中,该地昼长最长约13时13分 C.该地一定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D.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为66°34′ 2.某日,同一半球(南或北半球)的甲、乙两地日出方位角分别是、正确的说法是 A.如果则甲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乙 B.如果,则甲地此日一定出现极夜现象 C.如果则此日甲的昼长比乙长 D.如果,则甲的纬度比乙低
读某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第8~9题。
1.1999年该国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 A.16% B.10% C.28% D.6% 2.1999年至2025年,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40—49岁的女性人口将增多 B.50—59岁的男性人口将减少 C.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 D.人口总数将增加
读下面气压日变化和年变化图,回答6~7题 1.若①②③④曲线分别代表北京(39°54′N)、杭州30°16′N)、广州23°08′N)、檀香山21°20′N),则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檀香山 ②-广州 ③-杭州 ④-北京 B.①-北京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檀香山 C.①-北京 ②-广州 ③-杭州 ④-檀香山 D.①-檀香山 ②-杭州 ③-北京 ④-广州 2.下列关于气压的周期性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也是该日气压最低时 B.气压的日变化随纬度升高而减少,年变化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C.海洋上的气压年变化比同纬度大陆要大 D.气压日变化的振幅,陆地要小于海洋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4~5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2.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1~3题。 中国太阳谷是对太阳能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以及相关配套产业支持的统称,是对太阳能产业集群的形象概括。中国太阳谷位于“中国太阳城”德州市东南,占地5000余亩,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太阳能产业聚集区。根据规划,中国太阳谷集产、学、研于一体,将被打造成世界级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检测中心、制造物流中心、科普教育示范中心、观光旅游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五大中心”(如图2所示)。
1.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较柴达木盆地丰富 B.云贵高原较内蒙古高原丰富 C.东北平原较华北平原丰富 D.黄河流域较长江流域丰富 2.太阳谷规划图反映出 A.其主导部门是太阳能产品的研发与检测 B.其主导产业是太阳能产品的信息发布与交流 C.产业园区内各部门联系紧密、布局集中紧凑 D.产业园区内各部门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环境因素 3.关于德州城市交通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网不利于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出行 B.城市道路网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C.城市道路网布局合理,不会出现交通拥堵 D.西临运河,内河运输发达
阅读以下图表或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1)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 。(4分) (2)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分)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3)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12分)
(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A、B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成因。(10分)
(2)澳大利亚大陆四面临海,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试解释原因。(10分)
(3)甘蔗是澳大利亚除小麦和大麦外的第三大重要农作物。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试推断澳大利亚甘蔗种植的分布地区并解释该地区气候的成因。(10分)
(4)从图中可以看出,C处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人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6分)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 1.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B.地势西高东低,丘陵为主 C.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D.河流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小 2.关于该区域所在国家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B.制造业发达,核电比例世界最高 C.中小城市发达,人口总数近年渐减少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
右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读图完成8~9题。 1.对图中地理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 C.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D.甲地盛行西北风 2.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半球海、陆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的比值。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如该系数小于l,则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比上年降低;如大于l,则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比上年上升。据下表中我国1998—2004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完成6~7题。 1.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2004年 B.2003年 C.1999年 D.1998年 2.这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增长 ⑤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读下面中国最长两条河流部分河段沿程水温变化图,回答3~5题。 1.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曲线是 A. X1 B. Y1 C. X2 D. Y2 2.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A. 2月长江大于黄河 B. 2月长江小于黄河 C. 7月长江大于黄河 D. 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3.河流水温变化与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A. 横断山区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太行山区
右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我们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 材料二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下图。 材料三 2006年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省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算,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每炼1吨硅仅电炉的电耗就是1.4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 (1)分析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有什么规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2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外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原因?(3分)并简要分析这类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3分)
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安徽省地形图 (1)填写下表,比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乙河以南地区的差异。(3分)
(2)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据图分析可知, 、 因素所占比重最大。(2分)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引发的最突出的气象灾害是什么?(2分) (4)安徽南部和我国西部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安徽南部主要表现为 ,我国西部主要表现为 ,但其形成又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的人为原因是 ;针对这一原因,你认为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什么?(4分)
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主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所经历的 过程。(1分) (2)试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征。(3分)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积累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请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3分)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____________工程的主体;a河是____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____流域。(3分) (2)分析该输水干线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3分) (3)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输水路线中可以自流输水的河段是____________河段。(2分) (4)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2分)
下列有关三大经济地带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所有省级行政区均濒临海洋,而中西部不临海 B.东部经济地带各类自然资源均不如中西部丰富 C.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的比重依次递增 D.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
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色荒漠”(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回答58~59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图一)美国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从中探讨农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规律,可为我国选建农业商品基地和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图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52~56题。
1.甲区中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的最大产区是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2.美国甲、丙农业带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不使用化肥、农药 C.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 D.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 3.图二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4.一般情况下,图二中河流 A.只有春汛 B.既有春汛,又有夏汛 C.既有夏汛,又有秋汛 D.只有秋汛 5.下列关于美国东北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工业发展最早的传统工业区 ②是技术最先进的高新产业区 ③人口和城市集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带 ④工业污染严重,土地价格高 ⑤人口和工业向国土西部和南部迁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50~51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这里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且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回答48~49题。 1.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 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C. 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D. 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2.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46~47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工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产业部门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80~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43~45题。 1.该产业部门属于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2.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 向该产业生产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转移 B. ①国家出经济衰退 C. 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 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3.有关①②③④国家和地区的今后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 B. ②可侧重发展以开发新产品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C. ③可成为①②地区研发的产品制造地 D. ④可成为产品研发中心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产生了促进作用,主要有 ①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消除了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和经济矛盾;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跨国公司的出现,使新技术、新管理观念产生空间扩散; 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对东部季风区的划分。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与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据此完成39~41题。 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大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天山—阴山一线 C.南岭山脉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2.关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平原面积广阔;北方地区山地丘陵地形为主 B.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 C.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以热带雨林为主 D.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自然土壤更加肥沃 3.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 B.生物资源单一,复种指数低 C.洪涝灾害频繁,山地丘陵区地形较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回答36~38题。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 3.此地区可能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某省区 A.a省区一东部地带 B.b省区一中部地带 C.c省区一中部地带 D.d省区一西部地带
读下表,完成33~35题。
1.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2.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3.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