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各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趋向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下列节日中,上海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A. 国际妇女节 B.中国国庆节 C.国际劳动节 D.中国教师节
读“沿45°E经线各地某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20~21题。 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12时 B.9时 C.8时 D.5时 2.与上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完成18~19题。 1.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能观察到日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 C. 丙→丁 D.丁→甲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º B.东经90º C.西经70º D.西经:110º 2.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1.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12~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2.北京时间是 (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9~11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若从图中⑤地沿最短航线飞到⑦地,飞行的方向是: A.沿图中两点间的直线飞行 B.先向正南飞,再向正北飞 C.先向西南飞,再向西北飞 D.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7~8: 1.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A.MK或NK B.PK或OK C.AK或BK D.CK或DK
右上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5~6题。 1.图中甲山位于乙山的: A.西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2.图中陡崖M处的相对高度H为: A.40米≤H<80米 B.120米≤H<150米 C.80米≤H≤200米 D.80米≤H<160米
读下列等高线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1~4题: 1.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3.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 4.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A.甲丙 B.乙丁 C.甲乙丙丁 D.以上都不对
(60分)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6分) (2)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__(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6分) (3)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6分)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6分)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12分)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10分) (4)简述开发利用M河的方向以及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8分)
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9~11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读右边南极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 1.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约是 A.19小时 B.21小时 C.22小时 D.24小时
分析下面海洋表面等温线、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简图,完成5-6题 1.表示北半球副热带大陆东岸的是 2.在澳大利亚的轮廓图(右图)中有沙漠分布并与洋流相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读下图,完成2-3题。 1.下图图1中A、B、C、D四幅坐标图中,与图2中的甲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2.有关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成因是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两岸
在四张图幅相同的图纸上分别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7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图示省份南部的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说出图中祁连山脉的走向及其两种地理意义。(6分)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兰州的区位特点。(6分)
(3)甲、乙两地都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决定其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试比较该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点。(8分)
(4)结合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关联性,简述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要求写出四点,8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世界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全世界20个缺水国家,中东占11个,世界人均水资源7000米,2006年中东人均1000米。 (1)A水域的名称是 ,C河流名称是 。(6分)
(2)甲、乙两地早灾频繁,但其成因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旱灾成因的差异。(6分)
(3)长期以来,甲乙两地在水资源利用f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解决水资源问题应采取的共同措施有哪些?(要求回答两点)(10分)
(4)甲、乙两地战略地位重要,就石油方面而言,请说明两地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战略意义。(6分)
图3为某区域示意图,图4反映图3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5反映图3对应的湖泊水位惰况。读图分析,回答9-11题。 1.根据图3、4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P地地质构造分别为 ( ) A.自北向南 断层 B.自南向北 地堑 C.自南向北 向斜 D.自北向南 地垒 2.若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则湖泊类型和蓄水范围分别是 ( ) A.外流湖 a B.内流湖 C.淡水湖 b D.咸水湖 b 3.有关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 ) A.R地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 B.S地光热资源丰富,宜种植葡萄、柑橘等水果 C.R地冬暖夏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D.S地终年温和多雨,发展园艺业条件优越
表1为“2008年我国人口统计表”,读表完成7—8题。
1.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B.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C.出生率高,每年都净增人口 D.经济增长快,城市化水平高 2.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 A.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 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 D.教育、医疗压力过大
黄土高原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对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明显的影响。图2是黄土高原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1.“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黄土高原最容易发生扬沙天气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为 ( ) A.流量平稳 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
图1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1—3题。 1.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 ( )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副高 C.受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2.若圆表示赤道,0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 ( ) 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B.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C.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D.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3.若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Q两点的纬度为15°N,则 ( ) A.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B.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C.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读我国某地相关要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3分) (1)若该地取得如图正午太阳高度时为广州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期,则该地的纬度度数为 ,试判断下面关于该地的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4分) A.N坡面为阳坡,红壤广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 B.图中河流在该地最可能自西向东流 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
(2)简要说明说明图中河谷的形成原因。(4分)
(3)M坡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是什么?据图概括其形成的可能原因。(5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2分)
(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原因。(7分)
(3)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5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6分)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地。导致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②地常年的盛行风向是 (填字母)(2分)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 等主要环节上。(2分)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3分) 。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38-40题。 1.甲和丁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寒潮、酸雨 B.酸雨、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酸雨 D.土地荒漠化、寒潮 2.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A.纬度和海拔 B.纬度和土壤 C.纬度和地形 D.降水量和地形 3.三峡工程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这是因为 A.三峡水库能容纳和降解更多污染物 B.三峡水电代替火电,减少环境污染 C.库区淹没了大量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D.调节下游水量,使枯水期的水量不至于太小,从而降低水污染物的浓度
根据图14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