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甲、乙两图分别是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对比A、B两大地形区的主要特殊地貌有什么不同,列举其中一种具体特殊地貌的名

称,并分别说出形成两种特殊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8分)

2)在甲图中,C河及上游湖泊沿岸是该国工业、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应用区位理

论分析该国工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C河及上游湖泊沿岸的有利区位因素(10分)

3)在乙图中,B地形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列举两例该环境问题对D河下游地区

产生的影响。 (6分)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48-5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下图中四幅图分别表示世界洋流模式图、三圈环流模式图、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                 B.②             C.③             D.④

 

对照有关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位置示意图,正确说法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乙、丙、丁分别是武汉、长沙、南昌和上海

B.甲、乙、丙、丁分别是湖北、江西、湖南、浙江四省的省会

C.这四个省会城市都濒临大江大河    

D.长沙临赣江,南昌濒临湘江

 

2010年1月4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这一举措将大大推进海南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资料判断44~45题。   

1.海南岛地理区位明显的优势是   (    )

A.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B.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长江三角洲

C.位于东太平洋环形带上

D.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大西洋和印度洋

2.要把海南建设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

①土地资源广阔且土壤肥沃               

②水热条件可满足热带作物的生长

③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关于图中山脉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②是落基山脉的一部分   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④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40—4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

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右图为某城市用地略图,其中甲为高新工业区。据此完成38~3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③代表城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假如该城市布局较为合理,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①为住宅区     

B.②为工业区

C.河流a段自西南流向东北

D.河流a段自东北流向西南

2.该城市工业区发展的延伸方向,主要是(    )

A.沿河流流向        B.沿交通干线方向

C.向东部方向        D.向西部方向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36-3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美国与日本相比(    )

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2.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33~3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并结合下图完成31~3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    )

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

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

2.依上图,若按年降水量﹥500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           B.②          C.③            D.④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回答28~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源:Z+xx+k.Com]

1.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缩小生产规模                         B.扩大耕地面积 

C.减施有机肥料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最可能是大规模生产粮食谷物的国家是(    )

A.甲 乙            B.丙 丁           C.乙 丁          D.甲 丙

3.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产量高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人均耕地面积大

 

下图是我国某著名地形区典型地段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5~2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省区是(    )

A.著名的农林渔基地      B.著名的粮棉油基地

C.著名的粮糖油基地      D.著名的农林牧基地

2.下列有关①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九曲回肠,流速缓慢     B.江直水深,有利于航行

C.河道狭窄,水能集中     D.属地上河,无水源补给

3.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沙暴、泥石流、洪涝         B.寒潮、洪涝、干旱

C.台风、泥石流、地震         D.盐碱、台风、洪涝

 

读图10“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22~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b两曲线(    ):Zxxk.Com]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2.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

A.遥感技术   B.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判断并回答19—2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湖分别是(    )

A.洞庭湖,太湖     B.太湖,巢湖        

C.鄱阳湖,太湖     D.巢湖,洞庭湖

2.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止湖水(    )

A.富营养化       B.毒素增加

C.酸度增加       D.碱度增加

3.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C.对乌江调蓄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蓄能力减弱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该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据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1.有关东盟国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湄南河是东盟地区的最长河               B.泰国随处可见基督教堂

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是热带风光   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图8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8,回答第15~1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2000~2020年,我国                    (    )

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    )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大量外迁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正式开通。武广高铁全线共设15个车站,途经11个地级市,将广州到武汉的铁路运输时间从过去的10小时缩短至3小时。完成13—14题。

1.武广高铁桥梁和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包括(    )

①沿线多高原、丘陵②高速铁路要求线路较平直③少占用耕地④经过山区的主要旅游景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武广高铁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沿线地区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地租差异进一步扩大②大城市高速铁路的站点附近将形成卫星城市③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④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地理环境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图6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据此完成10~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大气运动形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气流形成西南风   

B.F处因热力因素作用形成高气压

C.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2.若该经线为0°,下列说法符合EH之间的是(    )

A.西海岸有因上升流而形成的大渔场   

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光照资源丰富                     

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3.若该经线为110°E,图7四幅图中表示HF所在国近60年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8~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沿图4中甲乙线,,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    )

A.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图3,回答6~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①地降水大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    )

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          

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地位于内陆盆地

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  

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

2.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

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⑤河为内流河

 

图2圆圈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

角速度为零,据图完成4~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    )

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2.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

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下图1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下列天气现象表述正确的(  )

A.图示区域中部以下沉气流为主

B.图示区域中部以上升气流为主

C.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台风

D.该天气系统控制一般高温少雨

2.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B.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C.此时M点、N点位于晨昏线上   

D.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3.若图1为昼半球,O点的纬度为20°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北京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B.P点到Q点的经度差等于180°

C.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我国21世纪初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2分)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3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给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1分)

        ________________,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1分)______                        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除此之外其综合效益还有                                   等(任答两种)。(4分)

(2)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衡。(1分)

(3)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4分)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6ec8aac122bd4f6e

(1)(2分)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                   山脉,西到a日月山,北到d长城,

南到c                山脉。

(2)(2分)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3)(5分)黄土高原目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气候:                          ,地形:                           

植被:                          ,土壤:                           

 

图4是“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括号内,使系统成立。(2分)

A.粉煤灰  B.燃料气 

(2)该工业园区体现了                     人地关系思想。(1分)

(3)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3分)

 

图1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2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比较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相似性。(3分)

比较项目

内    容

地理位置

 

地   形

 

气   候

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矿产资源

 

(2)比较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4分)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美国东北部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

当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转型阶段

农业结构

以畜牧业为主

 

交通

 

铁路运输发达,内河水运不发达

城市化水平

 

(3)填写图2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3分)

                                                                

 (4) 图3为图2中A—B一线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变化图,根据图2和图3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总体特点是                                                  ,图3中C地的年降水量大约为                mm。(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5)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3中①、②、③地合适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①              ;②                 ; ③               。(3分)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   )

A.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

B.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丧失大量良田

C.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大减少

D.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没有科学利用土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