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 降低燃油消费    B. 提高交通效率    C. 扩大居民出行    D. 节省城市用地

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 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 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 城市连片发展    D. 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 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 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 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题文)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中段发生了弯曲,其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 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 途经陕甘宁气区保障气源    D. 拉动陕甘宁地区经济发展

 

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友好”理念的是( 

①建高层楼房和城市地铁,节约土地  ②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提倡适度消费

③积极推广公共交通,减轻城市污染  ④由工业末端治理变为污染源头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国古代道教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出现于(  )

A. 采集渔猎时期    B. 农业社会时期

C. 工业社会时期    D. 信息社会时期

 

我国科学家在盐碱地种植水稻试验已获成功,推广这项技术对世界的意义在于

①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② 降低种植的劳动力需求

③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④ 增加水稻年内播种次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有那么一个地中海沿岸国家,该国最有可能出口到我国的产品是

① 稻米    ② 葡萄酒    ③ 香蕉    ④ 橄榄油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 )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消失的楼兰古国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干旱地区不能进行经济建设    B. 控制人口是关键

C.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D. 人只能被动的适应环境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締约方会议于2011年11 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是解决温室 气体排放及带来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读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土壤颗粒在风或水等外力作用下从地面被移除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土壤本身的特性、外力作用的方式和大小、植被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长期而言,在具有类似的地质及地形条件且未经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哪个气候区的集水区所产生的年平均土壤侵蚀最可能居于首位(  )

A.     B.

C.     D.

2.有关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候都是雨热不同期

B. 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相似

C. 两种气候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D. 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Ⅰ气候区和Ⅲ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洋流

C. 河流    D. 海陆位置

2.分布在Ⅱ气候区的R城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 风力较弱    B. 气温较高

C. 降水较少    D. 光照较强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下图为近15年来秦巴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15年来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是(  )

A. 增加    B. 减少

C. 先减少,后增加    D. 先增加,后减少

2.造成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减少    B. 气候变冷

C. 地形抬升    D. 土壤贫瘠

 

该图为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问题。

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大气环流,下垫面    B.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 洋流,地形    D.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2.N地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

A. 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    B. 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C. 花期末期延迟    D. 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2.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  )

A. 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B. 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C. 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

D. 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

3.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  )

A. 华北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江南丘陵

 

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分别标出c地一月和七月的盛行风向。

(2)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自然带却不同。请说明f、g两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 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 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 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 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    B. 海陆位置

C. 季风    D. 地形

2.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

A. N地>M地    B. P地>N地

C. Q地>P地    D. Q地>M地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

A. 西南风气温日较差小

B. 西北风气温年较差大

C. 东南风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D. 东北风天气晴朗

2.Q地的气候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下图为模拟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①~④图中,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  )

A.     B.

C.     D.

2.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B. 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

C. 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    D. 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

2.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 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不明显

C. 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D. ①→②→③→④→⑦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10°N盛行下沉气流

B. 10°N20°N盛行东南风

C. 20°N30°N盛行西北风

D. 30°N40°N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 甲表示3月份、春季

B. 乙表示7月份、夏季

C. 甲表示9月份、秋季

D. 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山区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气温分布推测,图示山地的大致走向是(   )

A. 东西向    B. 南北向

C. 东北—西南向    D. 西北—东南向

2.该地区欲建设农民新村,下列四地中最适合的选址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海拔2 261米。近年来,该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以“打造避暑文化,建设中国夏都”为主题的2012中国夏都避暑旅游节6月25日至9月下旬在西宁市举办。图为西宁地区旅游略图。

(1)说明西宁成为“夏都”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简述西宁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主要区位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1)读材料一,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3)读材料二,评价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条件。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和②地的昼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一年中,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排序是_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排序是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①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某人随队友于12月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所示),休息了12个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

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    )

A. 70°W 75°N    B. 75°E  80°S

C. 75°E  68°S    D. 105°W 80 °S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如示。回答下面小题。

1.该时间段是 (   )

A. 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    B. 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

C. 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    D. 12月22日—3月21日—6月22日

2.P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 (   )

A. 各地地方时差异    B. 各地气候的变化    C. 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D. 极昼极夜范围变化

 

下图中m为纬线圈的一部分,n为晨昏圈的一部分,一年中m、n相交时间约为4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日期前后,m、n恰好相切的是(  )

A. 1月22日或5月21日    B. 7月22日或11月22日

C. 2月21日或8月23日    D. 1月23日或6月22日

2.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 长春文化广场儿童节文艺汇演    B. 北京香山公园红叶似火

C. 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开幕    D. 上海世博园迎来暑期学生游园高峰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