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是我国某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

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 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 亚洲    B. 拉丁美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①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 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 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大

 

除自然带的三种分布规律外,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   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判断下列分布属于非地带现象的是(    )

A.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 B. 长白山的温带针阔混交林

C.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 D.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 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 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2.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 地壳张裂作用    B. 地层沉陷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作用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 起步晚,水平低

B. 起步早,水平高

C. 起步晚,水平高

D. 起步早,水平低

2.与其他三个国家同期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

A. 水平最低    B. 水平最高

C. 速度最快    D. 速度最慢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 城市的用地规模    B. 城市的人口数量

C. 城市的数量    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A. 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上升

B.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C. 城市用地扩展,出现大量人造景观

D. 城镇密度加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下左图表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下右图是该区域甲城市规划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左图中所示城市

A. 图示区域城市等级共有5级    B. 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 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2.对甲城市进行规划,最合理的选择是

A. ①处位于城市中心,可投资建设大型跨国零售企业

B. 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最适宜兴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装配厂

C. ③处靠近文化区,工资收入水平低,最适宜兴建低级住宅区

D. ④处靠近工业区,为方便工人上下班,最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

3.近年来,甲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运输成本    B. 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

C. 提高生产效率    D. 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丁、甲、丙

C. 甲、丙、丁、乙    D. 乙、丁、丙、甲

2.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     B.

C.     D.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 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 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 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 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 环境极差 B. 地价太高

C. 交通不便 D. 设施不全

2.③区域可能属于(  )

A. 工业区 B. 住宅区 C. 商业区 D. 行政区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

项目

河谷用地空间

可供水资源

生态环境

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73.5

77.67

73.37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09.8

211.39

116.96

 

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分别为

A. 109.8万人;73.37万人    B. 211.39万人;77.66万人

C. 116.96万人;73.37万人    D. 211.39万人;73.5万人

 

下图为通过手机定位制成的“2015年成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路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由图示的流动路径可知(  )

A. 流动人口以中青年为主

B.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C. 春运后四川人口净流入

D. 流动可提高四川环境承载力

2.2015年成都春运人口流出的规模减小,原因是(  )

①流入区生活成本提高 ②流入区产业向四川转移

③四川经济有较快发展 ④流动人口多回四川务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 重大工程建设    B. 人口分布不均

C.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    D. 户籍制度的改变

 

(题文)读下图,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山东游客前往青岛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B.

C.     D.

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时期相似的是(  )

A. 埃及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

 

下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     B.     C.     D.

2.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 甲—①    B. 乙—②    C. 丁—③    D. 丙—④

3.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丙代表的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就业压力大    D. 青少年人口比重大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丙—甲—乙—丁    D. 、甲—丙—乙—丁

2.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坡向    D. 地形

3.与丙图比,丁图中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海拔高度低    C. 处于阴坡    D. 处于背风坡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图中从C到D的自然景观变化最典型的地区是

A. 北美大陆    B. 亚欧大陆

C. 非洲大陆    D. 南美大陆

3.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变化    B. 水分变化    C. 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 地形起伏

 

番禺所处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热带热带雨林带

 

我国南方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外流河众多,水循环活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我国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 自然景观的非地带性

 

读下图“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人类活动

C. 地壳运动    D. 大气环流的变化

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 地理环境的无序性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 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 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下两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左图判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关于甲、乙两地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可以建设采沙场;②甲—适宜建设港口;③乙—大规模建设住宅;④乙—建设防洪堤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右图所示为该河流入海口处,某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今远离海岸线,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B. 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

C. 抽地下水致地面下陷    D. 该流域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4.符合甲、乙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B.     C.     D.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     B.     C.     D.

2.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 a    B. b    C. c    D. d

3.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质构造为褶皱    B. b地背斜成山

C. a地向斜成谷    D. b、c之间有断层

 

读下图“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山前地貌名称是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背斜

2.图中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