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甲、丙、乙、丁    D. 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教育压力大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困难    D. 死亡率高

 

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图(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目前我国规定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为劳动年龄人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仅从人口增长变化考虑,我国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A. 197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25年

2.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二十多年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B. 劳动力数量较为充足

C.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D. 人口性别比明显变化

 

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是世界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左图中的     

(2)读右图,甲是_    _(农业地域类型),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气候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3)读右图,该农场的经营模式对应左图中_    (甲、乙、丙)。该农场的年收入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   _

 

图为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2)该市拟在①、②、③三处布局服装厂、水泥厂和软件园,你认为③处应该布局    ;②处应该布局        ;①处应该布局   

(3)工业企业向工业区集聚,这有利于企业                

(4)乙、丙两个商业区中,其布局最能体现市场最优原则的是    

(5)从矿产资源角度来看,甲处布局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其影响下甲处的天气现象是__________。

(2)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中甲为______斜,乙为____斜。

(3)甲、乙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它是____处。

(4)任意开伐乙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5)图中字母表示的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________;若要采取化石标本,宜选择g处还是b处?________处。

(6)图中字母表示的岩石中形成时间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e—g—d—f—c   B.g—f—d—e—c

C.f—e—d—g—c   D.c—g—d—f—e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企业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市场指向型

2.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A.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B.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

C.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    D.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

 

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

A. 品种优良    B. 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C. 灌溉水源充足    D. 土地肥沃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混合农业    D. 热带迁移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A.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D. 地域广阔、交通便利

3.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

A. 地震    B. 寒潮    C. 旱涝    D. 台风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右图为“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与天津市相比,秦皇岛市

A. 城市等级高    B. 服务水平高    C. 服务范围广    D. 服务种类少

2.下列不属于雄安新区建设意义的是

A.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 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等问题

C. 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    D. 减缓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程

 

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读图请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Ⅰ、Ⅱ、Ⅲ、Ⅳ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的是

A.     B.     C.     D.

2.图中地租次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密度较小    B. 交通通达度高    C. 距市中心远    D. 地形较平坦

 

下图是四个国家城市化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

A. 起步晚,水平高    B. 起步早,水平低

C. 起步晚,水平低    D. 起步早,水平高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过快易产生的环境变化是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城市土地质量提高

C. 地下水水质提高    D. 城市“热岛”现象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塑造三角洲地貌的作用是(   )

A.     B.     C.     D.

2.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树种为( )

A.     B.

C.     D.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P处地质构造是()

A. 陡坡    B. 断层    C. 流水侵蚀    D. 背斜

2.图示主要水循环属于()

A. 海上内循环    B. 陆地大气间水循环

C. 陆地内循环    D. 海陆间水循环

3.图示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 增温减湿    B. 增温增湿    C. 降温减湿    D. 降温增湿

 

不同地貌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四个地方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甲(角峰)        乙(沙丘)     丙(桂林山水)    丁(火山)

1.图中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2.图中地貌图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读下面四幅水体相互补给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反映枯水期河水补给潜水

B. B图反映丰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C. C图反映湖泊水补给河水,河流处于枯水期

D. D图反映河水补给湖泊水,河流处于枯水期

2.关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湖泊对河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 水库被称为人工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C. 无论何种状况,潜水与河水都可相互转化

D. 一般情况下,潜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

 

如图为2016年12月12日8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

未来两天内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A. 乌兰巴托    B. 呼和浩特    C. 太原    D. 上海

 

读图“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受C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

A. 不会形成洪涝灾害    B. 普遍高温多雨

C. 普遍寒冷干燥    D. 多大风天气

 

2015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发射升空,并于同年12月24日首次传回信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悟空”发射到首次传回信息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

A. ④附近    B. ③附近    C. ②附近    D. ①附近

2.发射当日,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上海昼短夜长    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C. 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为O°    D. 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图中四幅图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2: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

材料3:“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图”.

(1)材料1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2、3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阅读下图和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2: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189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猛增到1800 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迭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3: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缝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 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3)简述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如图回答下题.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中,重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

A. 自然灾害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 从东北、西部向中部      B. 从内陆向东部沿海    C. 从东北向东部      D. 从东部向中西部

3.图中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 环境状况的变化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对流入区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流入区原住人口失业率大幅度上升    B. 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 对流入区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D. 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下图为某市2015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A. 人口迁入加快了该市的老龄化进程       B. 该市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

C. 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 迁入人口的性别差异,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美国西部城市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因素    B. 经济因素       C. 行政因素       D. 社会因素

 

(题文)读下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⑦多为自发迁移 ⑧多为短时间迁移

A. 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旅客前往西藏,这种现象属于(     )

A. 国际迁移    B. 国内迁移    C. 人口流动    D. 省际迁移

 

下列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对环境无影响

B. 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削弱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C.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D.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大于对迁出地

 

目前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从城市流向农村

C. 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 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