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建设的东南沿海铁路,联系“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是沿海快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东南沿海铁路对沿线港口的影响是(  )

A. 扩大港口腹地范围,窗口作用加强

B. 促进沿线港口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C. 削弱沿线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

D. 提高港口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2.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  )

①缓解用地紧张状况,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增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工程全线总长143千米,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千米,小榄至江门支线长约26千米。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引出,跨西江,经中山市古镇、江门市外海,至新会区。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从江门西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江门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请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材料表明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  )

A. 大型化    B. 高速化

C. 专业化    D. 科技化

2.广珠轻轨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 人口向广州方向迁移    B. 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

C. 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    D. 农业生产不受任何影响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

A. 旅游大客车    B. 公交大客车

C. 集装箱卡车    D. 水产冷藏车

2.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

A. 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 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 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 抵御台风侵袭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城市某种类型连锁店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连锁店,可能是(  )

①大型超市 ②日用品店 ③专卖店 ④快餐店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影响图中连锁店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历史因素 ②行政因素 ③交通因素 ④市场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国家进一步加大鲜活农产品运输通道建设,“五纵二横”建设速度加快。全国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重要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主通道。读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布局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适用于“绿色通道”运输的鲜活农产品有(  )

①新鲜蔬菜 ②鲜活水产品 ③新鲜大米 ④新鲜的肉、蛋、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对“绿色通道”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绿色通道”网络的开通,大幅度提高了鲜活农产品的外销数量,并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②海南省瓜果蔬菜的出岛量比开通前大幅度增加,热带高效农业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 ③“绿色通道”网络的建成,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绿色通道”是为了切实改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境,支持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上海至拉萨的“绿色通道”中,运输的鲜活农产品可能有(  )

A. 水产品    B. 鲜牛奶

C. 芒果、荔枝    D. 苹果

 

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正在顺利建设,兰渝铁路工程桥隧比例为64%,全线隧道总长度为557.462 km,且长大隧道分布密集,部分隧道大段落处于湿陷性黄土,高地应力,岩溶,高瓦斯等不良地质环境下,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最快速的通道(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兰渝铁路主要以桥隧形式穿越,其主要目的是(  )

①符合尽可能少占耕地的原则 ②符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影响的原则 ③符合尽可能减少破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④符合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的原则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关于兰渝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破除“瓶颈”制约,优化铁路网布局,形成西北—西南“黄金通道”

B. 有利于西北、西南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C. 有利于沿线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D. 有利于北煤南运,南磷北运,实现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读“西宁地区简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有(   )

①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北京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③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④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人口性别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__    __。

(3)从资料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4)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

 

下图为“2004~2012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

A. 2005年    B. 2009年

C. 2008年    D. 2012年

2.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 出现逆城市化

C. 产业转移和升级    D. 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  )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数(0~14岁)的相对比值。指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读“2015~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数预测表”,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乡人口老龄化指数增高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B. 乡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乡新一轮生育高峰

C. 2015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乡、镇、市

D. 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2.应对乡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  )

A. 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B. 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C. 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D. 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约增加了7 600万人,其中各年龄段百分比构成变化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述资料表明                                        (  )

A. 近10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5.7%

B. 0~14岁人口数量最少,但数量变化最大

C. 15~59岁人口数量最多,但数量变化最小

D. 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小于0~14岁变化

2.符合我国近期国情的是                        (  )

A. 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肯定在减少

B. 劳动力价格因劳动力增加而下降

C. 老年人口比重低,赡养老人压力小

D. 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老龄化    B. 自然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2.2005~2010年

A.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3.4.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丙、乙、甲    D. 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B. 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a>b>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__________的影响,受此影响各功能分区空间分布大体呈________,对于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________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a、b两条等值线间将成为__________区,该功能分区所占城市面积比例________(大或小)。

(3)P点地租高于B点,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变化的可能原因。

(4)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用“”在适当的位置添加绿化带。

(5)该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1城镇应发展________,2城镇应发展__________,这样布局的理由是什么?

 

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心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___________,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布局的优势。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读下图,图甲为北京市城镇体系布局图,图乙为北京市地形图,图丙为北京市发展战略图,读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甲  北京市城镇体系布局图

乙  北京市地形图

丙  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图

(1)甲图所示北京地区城市体系包括________级。

(2)分析甲图,说出北京市城镇体系布局特点及其主要形成原因。

(3)“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如中心商务区、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其目的主要是什么?

(4)水资源条件是确定北京市城市规划的重要前提。解决北京市水资源不足的措施除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之外,还有(至少答出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进行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形成地域工业新布局,带来的好处有(  )

A.减少资源的消耗量

B.分散了北京市的工业污染源

C.节省劳动力和占地空间

D.充分发挥北京市科技人才的优势

E.减少了北京市区环境污染

 

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确定天津城市性质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津市形成城市的最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水、陆交通便利     D.资源丰富

(2)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地势平坦,土地面积较大 ③土地价格较高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基础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3)在上面右图中的A、B、C、D、E五处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滨海化工区、中心商务区、海港物流区,则正确的布局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影响下图中四座城市兴起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正确的是(  )

A. 城市①——航运    B. 城市②——交通

C. 城市③——军事防御    D. 城市④——资源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a、b、d、c    B. a、b、c、d

C. b、d、a、c    D. d、a、b、c

2.图例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主要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

A. 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

B. 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C. 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

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

A. 中期阶段    B. 加速发展阶段

C. 高级阶段    D. 衰落阶段

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

A. 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 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 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 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列正确的是

A. 城市产业结构—城市职能—城市空间结构

B. 城市职能—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结构

C. 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职能

D.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

2.该城市的主导产业应是

A. 高新技术    B. 现代金融    C. 现代物流    D. 制造业

3.图中所示的城市职能类型主要是

A. 矿业城市    B. 铁路枢纽    C. 行政中心    D. 港口城市

 

安徽省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A. 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B. 地势起伏

C. 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D. 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2.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合肥—巢湖—无为

B. 服务职能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合肥—滁州—蚌埠

C. 小学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六安—巢湖—庐江

D. 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顺序为:合肥—安庆—巢湖

 

读我国1978年、2009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0年间,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B. 30年间,我国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C.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无关

D.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大,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2.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因素是(  )

A. 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变大

B. 工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C. 大规模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

D.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  )

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市场    B. 行人、营业面积

C. 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 人口密度、交通

 

读我国城镇年增长百分点和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素质还不高    B. 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

C. 城市建设经验还不足    D. 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2.改变我国城市的工业布局和城市的人口分布,从根本上要(  )

A.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B.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C. 合理建设小城市    D. 建设新型乡镇

 

读下列图和表,回答问题。

(1)简述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说明2013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影响因素。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 2017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读美国各区域人口历史变化图和美国本土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曲线代表的地区分别为

A. 西部  南部  中北部  东北部    B. 中北部  西部  东北部  南部

C. 南部  西部  中北部  东北部    D. 东北部  中北部  西部  南部

2.影响美国人口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 产业发展    B. 政策、交通    C. 自然条件    D. 战争

3.关于美国人口的正确说法是

A. 美国人口重心继续向东部移动

B. 区域人口分布越来越不平衡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向西部和南部迁移

D. 中央平原的农业开发是中北部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