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区
 

省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1.

A. 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 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 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 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2.

A. 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 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 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势较高      B.降水较少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2.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整治和开发目标:A防洪、B改善水质、C发电、D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E旅游

 

读图,填表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①、②两地的区域差异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已投入75.79亿元人民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9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这包括太阳能 水能 石油 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包括

该河为内流河,向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     

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 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B.汛期长,发电时间长

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2.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影响可信的是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入海水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变大

C.海浪侵蚀相对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       B.        C.Ⅲ、       D.

 

下图是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

A.     B.     C.     D.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列各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来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22千米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

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3.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B.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创新

C.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D.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 b- a-c     D.  c- a-b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问题:

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平坦肥沃的平原         B.山麓和丘陵地带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2.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D.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降水多        B. 风力大     C.日照强      D. 气温高

2.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低矮、屋顶缓、窗小

3.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 渔业   B. 林业   C.种植业  D. 牧业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从东西、从南向北递减

B.地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C.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D.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地形为基础

C.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D.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解析要求/1-434.TIF

(1)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见上图)可供选择,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选择    地宿营最合适,其理由是                                            

(2)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请你找出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    (    )

A.40≤H<120                      B.80≤H<160

C.120≤H<160                    D.160≤H<240

(3)图中两山顶之间的距离约为       米,B.E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4)为保护环境,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图中F、G两处相比,优先退耕还林的是

    处,原因是什么?

(5)图中F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试分析该处修建梯田的条件(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

 

读以下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C     ;D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   半球、   半球;C: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 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____ 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流向______________方。

(5)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水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题。

 

1.假如是等压线,则      (     )

①甲为槽线,乙为脊线 ②甲为脊线,乙为槽线

③甲处天气晴朗④乙处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假如是等温线,甲区域为陆地,乙区域为海洋,则( )

①此图为当地冬季等温线 ②此图为当地夏季等温线

③此时地中海沿岸多雨 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某中学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地形是    (     )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①地比②地 (     )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3.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下图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A. 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0C多

B. 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0C

C. 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0C

D. 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0C

 

2012年国庆节期间一群旅游爱好者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旅游,下图为他们到达北纬30°N附近一个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峰e的最大海拔可能为(   )

A.901米          B.899米        C.799米      D.997米

2.站在海边b处,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   )

A.d         B.c         C.a       D.f

 

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50°E,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读某局部经纬网图(下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读下图所示的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与乙图相等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沿EF常常发育河流                 D.AB处的坡度比EF处大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

A.711米      B.712米     C.713米      D.714米

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