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B.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限制酶 SmaⅠ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将含有抗原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D.除图示组成外,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结构
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 pET28b 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B.每个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注:表中Y为C或T,R为A或G)。据表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中间 B.限制酶切割后都形成黏性末端 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 D.一种限制酶可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D.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使其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进行基因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的实验目的与所选择材料或方法配置错误的是( )
我国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经某种处理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过程中( ) ①使用了逆转录酶 ②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质粒作载体 ③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 ④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率。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 B.图中⑤过程利用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培养转基因动物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D.图中①~⑤过程中不是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则一个双链DNA中,A与U之和也占该DNA碱基含量的40%
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不正确的是( )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相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不该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萌发的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已知β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α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 (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 (填“α”或“β”)淀粉酶的活性。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1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进行 检测。
实验小组将某植物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和A、B两种不同浓度的CO2环境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并将其干重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的光照强度比图乙 (填“高”或“低”),图甲中曲线A属于 (填“高”或“低”)CO2环境。 (2)从图示分析,图甲、图乙中限制B曲线干重总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 。 (3)影响图中曲线的无关变量主要是 ,在光合作用适宜范围内适当提高该因素的数值,干重是否一定会增加,并说明原因 。
(1)实验室一般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是 。 细胞在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质壁分离中的原生质层指的是 。 (2)某同学将同一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长为5cm的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KNO3溶液中,30min和4h后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四组实验中,能够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过程的是 组,d组4h后细胞外的KNO3溶液的浓度将 (填“升高”或“降低”)。
(1)下列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①胰岛素 ②呼吸酶 ③激素受体 ④抗体 ⑤血红蛋白 ⑥消化酶 (2)图甲中囊泡Y由 (填名称)经“出芽”形成,到达⑤并与之融合。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可推测结构⑤是 。 (3)图乙所示的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 (4)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 (5)图丙中细胞器a、b、c分别是 。
某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物质变化如图甲所示。将该油料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其中干重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图甲中35d时的种子处理,获得提取液等分为三份(A、B、C),A中加人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B中加入碘液,C中加入苏丹Ⅳ染液,能发生颜色反应的是 ,产生的具体颜色变化为 。 (2)图甲中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 。从图甲中推测该种子成熟期间,三种物质中 合成酶的含量迅速升高。 (3)图乙中,该油料种子从第2d到第7d干重增加,请根据萌发的环境条件判断,干重增加主要与 (填“H2O”“CO2”或“O2”)有关,该时期内种子中的脂肪含量最可能 。
下图表示温度对某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已知曲线Ⅲ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曲线Ⅱ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B.当温度约为20℃时,植物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当温度为3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当温度为35℃时,温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
下列关于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无水乙醇提取到的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 B.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色素带的位置不同 C.研磨绿叶时不加CaCO3,则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变窄的比例相同 D.只画一次滤液细线会导致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宽度变窄
叶肉细胞中,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ATP的合成和水解过程 B.氧气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C.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生成过程 D.【H】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内的光合色素有2种 B.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参与光合作用 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含有镁元素 D.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与植物的颜色也有关系
下表是苹果在有氧条件下,测得O2消耗量和CO2产生量的关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在细胞质中形成 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3 C.氧浓度为c时,细胞呼吸产生酒精的量为0.6mol/min 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发酵
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三支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液淀粉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高温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C.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浑浊程度相同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
图是某动物体细胞呼吸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4、6分别是水和氧气 B.3产生于线粒体基质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D.植物细胞也能进行右图的过程
细胞呼吸原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目的不搭配的是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与释放的气体量相等 B.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 C.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神经元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D.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破坏内环境的pH
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宜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 C.酶的空间结构决定其专一性 D.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