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用水培法栽植的小麦研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时,绘制出了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 (2)若温度升高3℃,B点将向 方移动。 (3)本实验是将植物栽植在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烧杯中: 若不补充培养液,发现一段时间后有些离子浓度会高于最初的浓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断添加此种培养液以保障营养充足。一定时间后仍然出现了缺乏无机盐离子的症状,其原因最可能是 。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①写出该实验的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1为____,2为_____,3为______。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填<、=或>) ①高度比较:H1______H2。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比较:B_____C。 ③水分子扩散速率比较:A扩散到B __________A扩散到C。 ④若整个装置是固定的,往A中加入较大量清水后,达到平衡时B漏斗液面与A清水的高度差为H’,则H1_____H’。
(1)图甲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⑧的功能是 。 (2)若用图乙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_______(填图中标号),在0.3g/ml蔗糖溶液中_______(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3)图丙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乙所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填标号)细胞器中,两种生物膜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在新鲜绿叶中光合色素共有4种,其中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_____________。
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 A.1 B.2 C.3 D.4
下列关于元素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C.需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D.需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下列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在收获时节,大豆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只有在B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D.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温度为20℃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 h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的1h时间内,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 B.光照1h时间,第1、2、3组植物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1h时间,四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8℃至30℃之间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B.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C.任何一个活细胞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到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到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B. V1和V2都是由慢变快 C. V1和V2都是由快变慢 D. 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其体内细胞液浓度最高的细胞是( ) A.根毛区细胞 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 D.根分生区细胞
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其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B.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RNA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转运RNA的功能 C.抗生素能阻断细菌内核糖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内核糖体的功能 D.抗生素能阻断细菌线粒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线粒体的功能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多肽的氧原子比原50肽少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只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
某同学在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可能是( ) A.从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上剪取前端2~3mm 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使用了2%的醋酸溶液 D.观察时间太短,所有细胞都尚未进入分裂期
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中DNA复制的酶一定是从1运进的,与3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B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 C.图C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ous肉瘤病毒属于致癌因子 B.神经递质的释放消耗能量 C.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存在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下列实验与其所用试剂搭配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C.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染色液为健那绿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
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哪项因素变化能使得叶肉细胞内C3减少,C5增加( ) A.突然停止光照 B.突然增加CO2浓度 C.降低环境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
百合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百合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产生CO2 B.图中物质B最可能是葡萄糖 C.PEP、RuBP均能与CO2结合 D.夜间细胞液PH可能会下降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研钵中需加入二氧化硅、醋酸钙、无水乙醇和绿叶 D.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
种植农作物,必须考虑通风的问题,原因是( ) A.需要增加作物叶片吸收光能的面积 B.必须降低作物周围环境的温度才能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C.需要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D.必须降低作物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以减少细胞的有氧呼吸
将500g黄豆生成黄豆芽后,称重为2000g,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变化是( ) A.总量增多 B.总量减少 C.无明显变化 D.无法判断
在奥运会上,假定博尔特冲刺时通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通过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为1:3,那么他所消耗的O2与产生的CO2的比值为( ) A.1:1 B.1:2 C.1:3 D.2:3
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和乙都既产生水又生成水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o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却有区别 C.图乙中Tb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是因为淀粉已完全水解 D.图乙中温度To对应曲线上的的点最可能是A
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浆细胞中发生的是( ) A.氨基酸→白细胞介素-2;ATP→ADP+Pi B.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C.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 D.葡萄糖→丙酮酸→CO2;染色质→染色体
下列关于某人B淋巴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基因、酶以及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和ATP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B、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 C、基因种类相同,酶种类不完全相同 D、与ATP合成有关的酶种类相同
下列物质吸收方式中,不符合下图曲线的是( ) A. 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B. 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C. 人的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葡萄糖 D. 人的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