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个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内有32条染色体,则洋葱体细胞中来自父方的染色体数和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 ( ) A. 16和16 B. 32和16 C. 8和16 D. 8和8
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这说明 ( )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若一对夫妇已生有1个女孩,那么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子的几率是 ( ) A.0 B.1/2 C.1/4 D.1/8
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 ) A.YR B.Dd C.BV D.AB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绿萝属于半阴生蔓藤植物,喜湿润环境。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育良好的绿萝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分析回答: (1)限制图甲中a-b段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图甲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增加/减少),净光合速率由e点急剧下降到f点的主要原因是叶片气孔关, 吸收减少。 (2)图甲中f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 。 (3)科研人员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绿萝幼苗随机分成四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1组在遮荫条件下培育90天; 第2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90天; 第3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6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30天; 第4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3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60天。 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与第1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相比,第2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出现的明显差异是叶片颜色 (选填“深”或“浅”),主枝条数 (选填“多”或“少”)。 ②若绿萝因较强光照叶片绿色变浅,需适当 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间恢复其绿色。 ③实验数据表明,要得到主枝条数多且叶色正常的绿萝植株,应采用上述第几组的培育方法?
菊花是一种良好的观赏植物,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某些珍稀菊花品种的快速繁殖。 (1)进行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 。配制MS固体培养基的母液时,微量元素应浓缩 倍。 (2)接种前,外植体的消毒一般要用到70%的酒精和 两种药剂。由愈伤组织形成丛芽的过程称为 。 (3)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增殖的影响时,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6-BA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NAA属于生长素类似物)。
①据实验结果分析,6-BA的浓度在 mg/L之间时,丛芽的增殖倍数随之相应增加;当6-BA浓度一定时,NAA浓度越 (低/高),丛芽的增殖效果越明显。 ②若要进一步诱导丛芽生根,新配制的培养基与诱导丛芽增殖的培养基相比,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MS培养基各成分用量 (增加/不变/减半)和NAA含量 (增加/不变/减半)。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 以外,应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 (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 。接种后须将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 (3)接种以前要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 。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 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通常每种稀释液需涂布 个平板,取其平均值。若将最后一个试管中的菌液每次吸取0.1mL涂布培养后获得平均值是C,则1g土壤中含有此菌的菌株数是 。 (4)若要对上述菌株进行纯化,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 ;接种时,在第一区域划线后须将该工具 后再划线,在第二次划线时须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从上一区域获得菌种。 (5)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 是产植酸酶最理想的菌株。
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思路: (1)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2)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 组,分别每天以0h、3h、6h、12h和24h进行水淹处理。 (3)在处理50d后,采集整株植株并测定 含量,其比值如曲线甲所示。 Ⅱ.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 是自变量,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是因变量。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 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 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旺盛。 (3)在实验结束时水淹时间为24h/d的实验组互花米草长势最差,甚至死亡,主要原因是长期水淹导致互花米草进行 呼吸所致。 (4)该实验小组同时测定K+吸收速率与水淹时间的关系,如曲线乙所示。由图可知,互花米草吸收K+的方式是 。
下图甲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之间的运输。图乙是该细胞的细胞膜结构,1,2,3表示膜蛋白。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溶酶体起源于B (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A (填细胞器名称)向B运输“货物”。 (3)图甲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图乙中膜蛋白2为粘连蛋白,则在细胞癌变后,其含量的变化是 (填增加/减少)。 (5)图乙中膜蛋白3为载体蛋白,则其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 。 (6)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做材料,提取时置于 中吸水胀破,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此方法是 。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含水量低于40%,施肥与CO2吸收量无关 B.与C点相比,A点光照强度弱,限制了CO2吸收量 C.与D点相比,限制C点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与B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可能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 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的缘故 C.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少
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 C.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 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
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含有细胞器②的细胞必然含有细胞器① B.细胞器①②都具有双层膜结构,都与能量代谢有关 C.若同一植物细胞在Ⅰ~Ⅳ状态下,Ⅳ中的CO2浓度最低 D.图Ⅰ、图Ⅱ、图Ⅲ、图Ⅳ都是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生理过程
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观察染色体的时期应在bc段 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 D.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段的两倍
在适宜条件下研究小麦的光合作用过程,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分别是ATP和[H])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正确的是( )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浅 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失水越少,则越易复原 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大分子有机物)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正常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 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 C.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 D.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
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蛋白质分子被贴上了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注:AMP的全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A.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 B.AMP可作为RNA的基本结构之一 C.人体能合成的氨基酸有8种,如组氨酸 D.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也可能有必需氨基酸
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升高,细胞核体积减小 C.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对细胞凋亡完成的
某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纸层析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 B.研究碳在代谢中的转化途径时,不能用同位素标记法 C.模型方法就是指借助具体的实物,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 D.发酵液中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若变黄则证明果酒发酵成功
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一定存在于沉淀中 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 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重复洗涤三次 B.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质量分数为O.9%的NaCl溶液透析12小时 C.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 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 B.实验温度为无关变量,要在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 ,搅拌时间可以不相同 D.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