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中,传统戏曲与小提琴共鸣的《梁祝》、中国鼓与大提琴对话的《高山流水》、漫声讴歌的江南小曲《茉莉花》、世界经典的水上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这表明

①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②各国文化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世界共性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不同文化交流和借鉴能够推动文化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习近平在杭州峰会上提出了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倡导各成员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努力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说明“中国方案”

①倡导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为全球治理制定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

③符合各国根本利益,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④将完善“全球治理”,携手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张某有五万美元,他决定将其中的两万美元换成人民币,三万美元换成欧元,根据下表,四家银行提供的当天外汇报价,张某应选择的银行分别是(   )

银行

 

汇率

1美元兑人民币

6.5227

6.5248

6.5257

6.5235

1欧元兑美元

1.4235

1.4258

1.4241

1.4222

 

 

A. 甲和丁    B. 丙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乙

 

资本强势推动、“一个星期出现一个新品牌”、年底用户或达5000万……共享单车成为今年最热门的投资风口之一。但短时间商业模式的“几何式”复制也带来诸多管理难题,停车乱、“潮汐现象”、资金池等制约着共享单车的发展。在行业积极制定标 准、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企业也在“自救”,求解管理难题。

请你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两条方法论建议。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六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着力构建中国与亚欧非等区域的合作大通道,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阐释我国作出“一带一路”决策的正确性。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有许多亮点,其中一个是不设标准答案。以往几版从单一的角度解答,难免给读者标准答案的感觉,新版则汇集了多家观点,使答案更开放、更多元。比如恐龙的灭绝,不仅告诉孩子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行星撞地球之说,还告诉孩子们火山喷发、气温降低等答案。像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为什么”,在新版中至少占了十分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十万个为什么》不是标准答案的合理性。

 

2016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的飞船顺利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11月3日,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回望一甲子,中国弹星箭船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飞行,无不是在挑战中实现跨越,在艰辛中铸就辉煌,航天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中国航天人历经千百次的地面模拟实验,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航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神州一号无人飞行到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我国一步步坚实地迈向太空。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建成了练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探索浩瀚宇宙、发现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为什么能“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3日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习近平在讲话中承诺:“我们将毫不动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为了主动应对气候和产能过剩问题。今后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3%、15%、18%。

材料二 据共同社2016年7月5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日召开了旨在讨论温室气体减排长期措施的专家会议。为了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会议将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领域投资及技术革新的措施。然而在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COP17)上,日本反对《京都议定书》,并不认同新庙宇的减排义务,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批评。各国认为必须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这恰恰需要各国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投入。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哲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至2016年近三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共减少9950万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2388万人,成为世界一致称赞的中国故事。这充分表明(  )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事物总是处在渐进的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指明了2017年我国发展的方向。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

④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量的积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列属于质变的是

A. 水温上升

B. 海平面上升

C. 汽车前行

D. 新中国成立

 

秋季可以说是吃螃蟹的好时节,膏肥蟹黄。适量吃蟹可促进肌体能量平衡,对体内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由于螃蟹属于寒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影响肠胃健康,诱发腹泻等症状。这佐证了

①量变容易诱发质变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质变是不显著的变化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下列四句理财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理财名言

体现的哲理

把握商机的头号敌人便是拖延

 

100%理财资金=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股票有涨有落,信心会直接影响你的判断力和收益

 

积极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③②

 

海洋连接世界各地,是最便利、最经济的公路,是大自然设立的伟大的流

通媒介,这个公路媒介一经充分利用,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天的中国应

当树立这样的意识: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

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有目的有计划的意识活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有意识地建立新的联系

要依据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企业管理者应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这样可以提高企业效率。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 部分功能常常决定着整体功能

B. 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C. 办事情必须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D. 办事情要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

 

"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从上海到云南共11个省市,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上述新格局的构建

①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②看到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③做到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必然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猪肉价格上涨也对城市低收入居民和在校学生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全面二孩的放开,使得人口政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但究竟应该怎么调整、应该在何时调整,各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这表明

①认识有主体差异性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所以真理因为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③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④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因为

①作为真理,它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②作为认识,它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③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它是永远正确,永恒不变的

④作为一个真理,它与谬误相伴而生,其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车在外,就怕停车难。要是能有一套立体的系统,让原有的停车空间能停更多的车,那将大幅提升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停车“神器”,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停车环境。停车“神器”的发明佐证了

①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与认识的结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③认识只有服务于实践才彰显其意义  ④认识有多深刻决定了实践能走多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年11月,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把“神舟十一号”飞船送上太空,并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此次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任务和目标是:准确进入轨道,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二号”精确交会对接,实现组合体稳定运行,并安全撤离返回。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__________特征。

A. 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自觉选择性

 

“科学”流言,就在你身边。比如,自制水果酵素排毒减肥、淡盐水浸泡果蔬可去除农药残留、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车里晒过的矿泉水有害不能喝……等等。科学家用科学事实已经颠覆了网上这些看似真实的无稽之谈。这佐证了

A.流言是现象,真理是本质            

B.真实的东西往往不是真理

C.谬误的叠加就转化为真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某研究所根据水果在不同成熟程度时释放的某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一种能“感知”水果成熟程度的标签。这一研究佐证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意识活动的直接产物 

②意识主动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实践活动可以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④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来自日本的杞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推翻了物理学界几十年来“中微子没有质量”的“常识”。这证明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真理总要被推翻,它与谬误没有严格界限

③科学家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叽叽喳喳争抢洒满阳光的枝头,燕子飞进飞出忙着啄泥搭窝。白居易的诗句以对早莺新燕的喜爱衬托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早莺新燕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 “争”“啄”的运用突现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

C. 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

D. 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2016年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决反对“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乱作为”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不作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不会为”否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否认事物是运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10177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与等候在太空的天官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完成组合体中期驻留任务后,与天宫二号分离,在一天内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神舟十一号任务结束。神舟十一号成功完成任务表明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们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 人们可认识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