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渐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产业融合的是

①某地举办国际服装展销会              

②某商业银行推出一款三年期的金融产品

③某县推出“桃花节乡村一日游”活动    

④某市举办“互联网+”博览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让国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政府就必须

①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②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③拓宽旅游形式,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产品    

④加强旅游综合执法,促进旅游服务业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国家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意义在于

①避免重复征税,助推经济转型   

②完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③发展高新产业,增加财政收入  

④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投资柜台业务的全部债券品种和交易品种。该办法首次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柜台直接买卖债券。这一举措有利于

促进债券市场发展            拓宽投资者的理财渠道

规避债市风险               确保居民实际收益增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举措中,旨在从供给端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是

①提高新能源汽车在政府机关新购车辆中的比重    

②降低新能源汽车厂商申请国家财政补贴的门槛

③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    

④对新能源汽车实行不摇号、不限购和不限行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年3月,习近平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重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三个没有变”表明

①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非公有制经济可参与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919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计划于2017年完成后续各项技术验证并正式交付。这将一举打破国外公司对大飞机行业的垄断并使相关航空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研发

①表明我国航天事业降低成本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②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的自信

④表明我国已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受“二孩政策”放开的刺激和民间对生肖猴的喜爱,今年的月嫂市场格外火爆。护理专业90后女孩小张学毕业后就干起了月嫂工作,她用科学的育婴技术赢得年轻妈妈的信任,同时获得了丰厚的报酬。材料表明

A.工资水平决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B.人们的消费观念决定了对月嫂的需求

C.月嫂的高报酬符合按劳分配原则   

D.应根据个人特长与社会需要灵活就业

 

“轻奢消费”通俗地说就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的消费”。轻奢消费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是一种全新生活态度的倡导,而非对具体品牌的青睐和购买。轻奢一族近年在我国不断兴起和壮大。这说明

①轻奢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②轻奢消费符合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会助长攀比消费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

④生产决定收入,轻奢消费反映了轻奢一族从事行业的高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积极稳妥地化解过剩产能是煤炭行业面临的迫切任务。我国目前一边是煤炭业的疯狂大投资,一边是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导致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去产能前煤炭价格变化的是(图中P表示价格,横轴Q表示数量,D表示需求,S表示供给,D1、S1表示变化后的状况)

 

 

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嘚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嘚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疾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嘚“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实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另辟蹊径,创新引入西医炼药技法,改进青蒿素嘚提取方法,成功在青蒿里面发现并提取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谈谈屠呦呦能够成功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的原因。

(2)校团委打算组织一场学习屠呦呦主题活动,请你从人生价值观角度就如何学习屠呦呦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限30个字以内)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形势和人口管理理念发生重大转变,人口政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是近年来我国人口政策调整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时间

内容

1982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并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

20029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双独二胎”政策由此在全国推开

2011

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和浙江为试点,允许夫妻双方只要有一个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第二胎

201311

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胎”政策

2016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有专家指出,这次人口政策的大调整,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少未来的社会风险。与此同时,环境承受能力、财政支出、公共福利体系等宏观层面也将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面临着压力,但总体而言,利远远大于弊。

(1)结合材料,从实践与认识关系角度,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过程。

(2)结合材料中专家观点,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

 

今天,中国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变。这种情况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引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唯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有效避免社会分化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201611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把爱国主义融入各级教育各环节。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性。

 

2016323日是第五十六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早、更涝的未来”,旨在呼吁公众正视气候风险,关注气候安全,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气候监测表明,自188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85°C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常年高出0.76°C,再次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认为,如果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升温达到或超过4°C,气候变化将进一步放大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气候风险并产生各种新的风险,人类社会将置于更加不确定和更加难以控制的气候风险之中。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事关国际安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的重大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主动适应气候的变化。

 

2016年山东省加大财政公共投入资金,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形式,运用“农民田间学校”和“模拟训练课堂”等模式,现场开展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此举是基于

A.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B.劳动是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政府的支持

 

2016年5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指出,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职能提效能。从哲学上看,实施这一举措意在

A.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C. 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社会制度

D. 解决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核心是“人民至上”,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来实现”,这充分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引导者

③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创造者

④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5年,我国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见,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举措,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出台这一举措的哲学依据是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③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 

④改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获得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与现实获得之间的契合,是改革成果公平共享的具体体现。如何才能有获得感,众说纷纭。有说要让低收入者尽快脱贫的,有说要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有说要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化的……材料反映出

①人们对真理的评价标准会因立场而异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人们对获得感的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网络热词为什么会“热”起来?有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网络热词的出现是由于

A.社会观念的变化发展      B.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D.社会心理的变化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之所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是因为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③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决定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

A.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做到“牵牛要牵牛鼻子” 

B.兼顾事物的次要矛盾,做到“高屋建瓴”         

C.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做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D.承认矛盾特殊性,看到“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一个人的成就是平时点滴积累而致,意志、品德、待人,皆需从小处做起,才能成大事。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③个人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减贫与发展国际论坛上,我国国家领导人指出:到2020年中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解决了贫困问题,扶贫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表明

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对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要有思想准备

④事物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这对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发展       

②关键部分决定整体的变化及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推动者事物的发展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某市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街区按照“恢复老街”“修旧如故”的原则进行修复,较好地展现了该市的历史演变、商业发展、传统民俗、市井文化及古建筑风格。该市的这一做法

A.建立了新老街区之间的本质联系          

B.协调了新老街区的系统要素关系         

C.优化了街区各要素间的内部结构              

D.尊重了城市建设的历史文化联系

 

引力波是一种以光传播的时空波动。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2015年9月首次探测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这一事实进一步佐证了

①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目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实践条件制约着人类认识水平 

④实践的需要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类永远也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人类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真理,这是因为

A.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D.真理与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曾经,人们自认为是大自然的奴隶,慑服于自然;后来,人们又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今天,人们才认识到人应做大自然的朋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①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都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指出:“英文著作里关于二战期间中国作用的研究少的可怜。中国在抗击日本侵略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功绩不应该被尘封,这便是我写作《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一书的初衷。”材料观点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