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在我国,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    )

A. 全社会

B. 公有制经济

C. 多种所有制经济

D. 非公有制经济

 

对财政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 财政具有强制性

C. 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D. 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

 

据统计, 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将明显低于2011年。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太少

A. 不会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B. 不会影响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

C. 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D. 不利于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题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所得的是(  )。

A. 某民营企业技术工人获得了5000元的红包

B. 个体户张女士一个月获得了6000元的利润

C. 王老师在银行领了400元的存款利息

D. 公务员小李发了1500元的工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税收(  )。

A. 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具有用之于民的本质属性

C. 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 可以保证调控政策的实施

 

某公司通过其控制的多家公司虚设贸易环节,逐步虚增二极管等商品的价格,并在此过程中将套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品名由CPU转换为二极管等商品,虚报出口价格。从税法的角度来讲,该公司的这种行为属于

A. 偷税    B. 欠税    C. 骗税    D. 抗税

 

(题文)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

②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③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属于从紧的财政政策

④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属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这次太空授课教学,带上天宫一号的“教具”总重量是2.9公斤,飞天成本达到5.8万美元,即35万元人民币左右,体现了国家对这次太空授课的重视。而我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从“神一”到“神十”,中央财政约投入390亿人民币左右。由此可知(    )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近年来,明星偷税丑闻层出不穷,很多在公众面前吸引无数眼球的明星都曾被公安机关、法院传讯、羁押和依法判刑。这主要体现了税收具有

A. 惩罚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D. 强制性

 

(题文)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撑,因而,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

居民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老龄人口数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公司发出415万元的货物,未记销售收入,少申报缴纳增值税56.6万元.该行为属于:

A. 偷税    B. 欠税    C. 骗税    D. 抗税

 

(题文)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    )

A. 按需分配

B. 平均分配

C. 按劳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农民王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王某将这20亩土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王某收入正确的认识是

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前者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劳分配

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国家预先规定每个税种的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说明税收具有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D. 有偿性

 

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政府应该

①增加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同步富裕

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就业服务

④更新消费观念,提高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收入分配公平: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②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③要求消灭差别

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税收的特征具有

强制性   固定性 随意性 无偿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近年来,湖南郴州市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以发展经济为唯一的目标,而是通过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让民众普遍受惠,这也使郴州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有效支撑,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说明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收入分配必须平均化平等化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习近平强调,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③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下图是2016年部分地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在于

地区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北京

1560

1720

10.3%

上海

1820

2020

11%

内蒙古

1500

1640

9.3%

 

 

A. 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C. 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 实现居民收人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苏州农民顾某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顾某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750元外,我春节前又顿了18%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3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他的分红

A. 属于按劳分配

B. 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C. 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D. 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如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总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盘业”<“公众”时,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实现社会资源台理配置

B. 实施紧缩财政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供给与需求平衡

D. 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三权分置”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即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开,实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三权分置”的实施旨在

A. 调整分配方式,健全按劳动分配制度

B.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C. 明晰土地所有,完善土地分配制度

D. 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生产性收入

 

(题文)读“某家庭年收入构成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家庭收入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国企工资收入

外企工资收入

个体饭馆收入

存款利息收入

股票交易收入

18000元

36000元

12000元

900元

4800元

 

①国企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      

②外企工资收入是按管理要素分配

③个体饭馆收入是按劳分配       

④存款利息收入和股票交易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政府提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下列举措中能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以上

②某科技公司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激励等分配办法

③某市将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400元调整为l650元

④我国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55元提高到70元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压力持续,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2016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十分必要。下列措施中符合该财政政策要求的是

①拓宽财政收入渠道,扩大财政盈余②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负担

③对税负较重的制造业进行普遍性减税④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10,国务院出台《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差别化增收激励政策,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是(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促进社会公平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推动消费升级

使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通过再分配机制激发创收创富内生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小小斑马线可谓汽车社会文明的缩影。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是驾驶人的法定义务。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不减速、不停车.结果造成人车混杂、道路拥堵。而行人乱闯红灯,集体过马路闻红灯,无视交通规则的行为也很普连;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严重的甚至诱发道路交通事故。文明是相互之间的礼让。斑马线上的文明安全,除了机动车的自觉礼让.也离不开行人的自觉维护和配合。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则让出和谐与丈明。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间并不长,砚则意识、丈明意识的养成都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努力。通过建立常态长效的治理机制,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让斑马线上礼让行人逐渐成为每一位司机的共识,人与车都讲“礼”,我们方能迎来汽车文明时代的到来。城市之美,美在有序。司机们集体在斑马线前刹车,并用手示意行人安全通行.同时行

人竖起大姆指给予回报,甚至鞠躬感谢……这样温暖人心的场景,在杭州随意可见。去年,“人人讲文明-做丈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启动后,全右联动.倡导会民践行“礼让斑马线、丈明过马路、排队守袱序、礼仪待宾客”的丈明风尚。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成了杭州金名片,文明出行成社会共识,同时也带动了城市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

(I)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创建“斑马线上的文明”的意义。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原理,说明“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让出和谐与文明”。

(3)某市创建“斑马线上的文明”,请你为交管部门拟两条宜传标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增长的质圣和效率。数字经济担当着引领经济增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角色。

教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健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实施国家大教据战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据测算,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CDP就能增长1406.02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0.02%.内陆省份GDP上升幅度相较于东部沿海省份高1619.48亿元。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不仅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各国。

(1)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数字经济产生发展的条件并分析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大教据不仅是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也将带来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新的治理课题。从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打破信息壁垒、推动信息共享,再到利用大教据平台形成社会治理合力,用好大教据这个利器,将有力提升治理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政府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通过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通过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通过上层建筑的改革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通过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