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该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②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④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某市图书馆多年来坚持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由于不拒绝乞丐、拾荒者入内读书,引起了一些读者的投诉。对此,该图书馆的馆长回答说:“我们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离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民有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②公民应该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利

③公民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公民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 行使监督权    B.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选举村委会干部    D.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017410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十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公安机关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关线索,同时检举、揭发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体现了(     )

①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民主和专政的对立

②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职能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参与民主管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上述做法(     )

①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重要体现       ②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③有利于扩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县级政府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托底工作,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提出这一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     )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我国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广场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讲是新时代的产物,即便是在权威的辞书——《辞海》中也难觅它的踪影;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讲,广场文化又有着悠远的历史。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广场文化”与过去已有了很大区别。确切地说,广场文化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演讲、科普、医疗、体育、庆典等活动体现出的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场文化就是专指后者。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们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众娱乐。人们在广场文化中自娱自乐,陶冶情操、净化身心。

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广场文化的认识。

 

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事实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材料二:2015年4月27日,由文化部主办的2015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狐疑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者的基本前提。深入生活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文艺界的优秀传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是做做样子,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安排,把它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式和必修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创作生产,把中国梦主题创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把爱国主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旋律,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把文艺创作作为中心任务,坚持艺术创新,加强实现题材创作,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程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材料二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310)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 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 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公交车上,有的人吸烟,大声喧哗,见到老人不让座,有的中小学生见到老人上车主动让座,公交车成了道德的见证,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有文化的,什么样的人是没文化的,这里的文化是指(

A.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

B.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 

C.人们的形体语言美 

D.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我国二维码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经过十多年艰苦探索,北京龙贝公司首创采用全新的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编码,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矩阵龙贝二维码技术,形成从根本上有别于且性能高于国外其他码制的龙贝码,位列世界领先水平。并且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  )

A. 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

B.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 二维码技术产业是我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

 

河北武强的年画,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兴旺景象,被推崇为中国年画之首。武强的剪纸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如今,武强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房地产行业等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B.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说明   

A.人的文化素养是由特定的文化环境决定的

B.文化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D.文化自然而然地影响个人发展

 

研究人员将大豆种一剂和杀虫种衣剂成功结合,培育了一种能大豆幼根共同生长发育的细菌,它能有效保护早期大豆种苗根系健康生长。研究人员的成果有利于保证大豆的高产稳产,增加农民的收益,这是因为(    )

A.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 文化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C. 文化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    D. 文化是改造世界的重要物质力量

 

我们看电视剧,中间看到夹杂着许多广告。这种入式广告是电视剧收入的要来源。植入式广告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证观众观看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  

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原创2015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公众对读书话题的关注热情逐渐升温。多读那些传递真善美和科学文化的书,生命才会更加充实,世界才会更加丰富。这说明 

A.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科学文化知识越多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在某市创建文明社区的活动中,各街道居委会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市民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组织市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据此回答下面题。

1.为市民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有利于(    )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  ④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根据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市民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    )

A. 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B.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 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    D. 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这句话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 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我国提倡全民学习,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基于(    )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 阅读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文化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强制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518日上午北京召开会议总结表彰第21届全市青少年“走复兴路园中国梦”读书教育活动,研究部署第22届全市青少年“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读书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

体现了文化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有利于增进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

能够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

证明了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文化是软实力,但要由硬实力来支撑。这启示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物质力量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央视节目《身边的感动》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体现当今社会广大群众在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尚与追求,为人们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人们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是报纸和电视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反映了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能为人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自觉主动的

④价值形态的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决定,授予任全来等10户家庭“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荣誉称号。10个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事迹,让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强劲的精神活力。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道德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②传统美德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传统美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④传统美德促进了思想解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表明

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家才有用武之地

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促进社会发展

不同时期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同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席慕容在《乡愁》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梦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语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 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D. 见贤则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  )

A. 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